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更年期年輕化 與環境荷爾蒙、生活型態正相關

更年期年輕化 與環境荷爾蒙、生活型態正相關

更年期年輕化 與環境荷爾蒙、生活型態正相關

近年來更年期年輕化趨勢是熱門議題。一般女性在40歲卵巢便會逐漸退休,雌激素分泌快速下降;50歲前後就會完全停經。而代表男性雄風的睪固酮分泌在30歲達到高峰,之後逐年減少,速率則因人而異,更年期為何提早報到呢?目前有眾多研究認為與環境荷爾蒙、生活形態正相關。

康健雜誌報導指出,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曾針對3萬名婦女,進行長達9年的追蹤研究。抽驗她們血液、尿液裡的化學物質,包括PCB類工業產品、農藥和戴奧辛,以及塑化劑成分;結果發現,環境荷爾蒙容易造成婦女提早停經,最多可能提前2∼4年,參與這項研究的婦女,平均停經年齡是45.5歲。

高雄醫大附醫婦產部主治醫師林錦鴻指出,美國研究顯示體內化學物質殘留濃度較高的婦女,卵巢會提前衰老,更年期提早。「台灣塑膠製品氾濫嚴重,化學添加劑非法使用,黑心食品、食安風暴頻傳,所以婦女更年期可能比國外還更提前,可惜目前沒有大規模本土研究長期追蹤。」

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教授李俊璋團隊,則針對「塑化劑與男性不孕症」進行為期3年研究,證實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研究成果2015年發表在《國際人類生殖期刊》。

全球醫學研究指證歷歷,促使美國內分泌醫學會在2015年發表聲明,希望立法、政策制定者也能負責任的因應環境荷爾蒙對人體的危害。康健雜誌呼籲,除了落實、加強管理之外,也極待建立本土研究了解它們與疾病的關聯,引導政策管理相關食品添加物、生活用品成分。凡此種種,都需要社會大眾關注,運用公民力量加強監督。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