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藥食補 調更年期不適症

藥食補 調更年期不適症

藥食補 調更年期不適症

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1158萬女性人口中,處於40-54歲更年期前後的女性約有278萬人。更年期如背後靈般潛伏長達10-15年之久,這段期間需要面對的不適包含月經不規則、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肌肉酸痛、眼睛乾澀、脾氣變差等,加上生活中各種壓力如雪片般飛來,心情不美麗一點都不奇怪;林家曲醫師表示說,調整生活作息搭配食補或藥補有幫助。

臨床上多數女性更年期前期約在48-52歲,40歲前出現更年期症狀的女性多半屬於卵遲早衰者。更年期提早報到可分先天及後天因素,先天因素包含特發性卵巢提早衰老、遺傳或家族史、自體免疫疾病等;後天因素則包含化療、環境因素如抽菸、二手菸,甚至壓力太大或動過卵巢手術、過度減重或健身都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讓更年期提早報到。

林家曲醫師表示,最明顯的指標是月經由規律變不規律,其他如面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關節莫名痠痛、記憶力變差、容易疲倦、情緒焦慮或憂慮等,若是症狀持續超過3-6個月,可以抽血檢驗濾泡雌激素(FSH)是否在正常值內,若小於25pg/ml,代表接近更年期,反之,若數值正常但出現前述不適症狀,最好徹底檢查是否有其他病症。

林家曲醫師表示,已經出現更年期前期症狀,可以透過食補或藥補、調整生活習慣及作息等方式延緩更年提早到來,比方多攝取如山藥、豆類食物補充雌激素,中藥部分可以考慮食用高麗蔘、當歸、百合、浮小麥、茯苓、麥冬、五味子等作為調理;也要保持運動習慣、避免熬夜,有失眠困擾的人更要遠離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飲品。

藥補與食補能夠調理更年期前後女性身體,特別是高麗蔘。中醫藥典記載,人蔘可被用於舒緩更年期症狀;2012年研究論文指出,高麗蔘可以提高乳腺細胞內雌激素受體的基因表現,有效使血液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改善更年期不適。

另有文獻指出,每日食用6粒紅蔘錠,為期12週,不只可減少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同時改善受試者的更年期症狀,多項研究都證實高麗蔘有緩解更年期症狀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子。

林家曲醫師建議,易感疲勞、記憶力減退、手腳易冰冷、怕冷有虛汗等症的氣血虛弱型女性適合食用高麗蔘,建議由中醫師確認適合用量。

常作為四物湯、生化湯、補中益氣湯等藥材的當歸,也是補血活血良方,具有安神養神效果的茯苓也有助提升睡眠品質;另外,多補充蔬果中的維他命則能增加抗氧化力,如石榴中的石榴籽油富含抗氧化因子,具有清除人體自由基和延緩衰老的能力,石榴籽油中也含有雌激素。

石榴籽多酚可幫助皮膚抵禦自由基的傷害,減少皺紋產生並且讓皮膚保持光滑及彈性,對於想要內外調和,讓皮膚、氣血到子宮都能受到妥適照顧的美魔女來說,這些中藥成分互相搭配更能發揮多重效;這些成分能與食材結合,做成冬夏皆宜的高麗蔘雞湯、四物湯、當歸雞湯等,食藥同源最天然。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