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失智患者 常頭痛暈眩

失智患者 常頭痛暈眩

失智患者 常頭痛暈眩

失智症與一般人的健忘不同,是一種腦部退化的疾病,在現今的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執業中醫師楊謦伊建議若家中有失智症的患者,家中成員可以幫忙做些穴道按摩來幫助緩解患者的頭痛暈眩等不適感。

楊謦伊指出,失智症患者大腦逐漸萎縮和變性,初期短期記憶喪失,只記得過去的事而忘記現今的事,而且精神方面則有妄想、多疑、幻視、幻聽、失眠、憂鬱、躁鬱傾向,在中醫屬於「癡呆」、「健忘」、「癲狂」、「鬱證」範疇。

通常失智症為虛、痰、瘀三者互為影響,因此失智症在中醫證候特徵為本虛標實,臨床大多見屬虛實夾雜證。

通常虛證患者若長期積極接受治療,部分精神症狀可有明顯改善,但不易根治;實證患者及時有效治療,祛散實邪,部分患者可獲痊癒;虛中夾實者,病情往往纏綿,更需辨證施治,經合格中醫師以補腎健腦、益氣養血、清熱滌痰、活血通竅等個別化臨證調理

中醫除了施與中藥之外,也建議民眾可以幫助失智症的患者做穴道按摩來改善患者的不適,因為失智的記憶力減退常伴隨頭痛暈眩,民眾可以按摩風池穴,若伴隨失眠,則可選擇神門穴與內關穴,這對睡眠障礙也有幫助。

通常有睡眠障礙與自律神經失調的民眾,罹患失智症風險性較高;因此預防失智症,配合陰陽律動,最晚11點上床睡覺,睡眠充足,搭配健康飲食方式,避開使胃腸冰冷的飲食或烹調方式,來避免產生中醫所謂的痰瘀體質,配合適當的運動及社交,將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