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正確洗手好習慣 包含5順序

正確洗手好習慣 包含5順序

正確洗手好習慣 包含5順序

養成正確洗手習慣,有助預防許多疾病。感控室感控師黃意晴表示,正確洗手習慣包含五個順序,第一,水龍頭下把手淋溼,包含手腕、手掌、手指均要充分淋溼;第二,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二十秒。

第三,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第四,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指已經污染水龍頭,最好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或用擦手紙包著水龍頭進行關閉;第五,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此外,倘若民眾在醫院裡面,除了用水、肥皂液、消毒液清潔之外,隨處可見酒精乾洗手液可讓民眾保持手部衛生。

洗手時有些事情必須注意,最好避免使用熱水,因為反覆接觸熱水可能增加皮膚炎危險性;洗手時去除手上飾物,比如手上戴戒指,會使局部形成藏污納垢特區,以致難以完全洗淨;使用肥皂或消毒液,效果相較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搓揉時間至少二十秒,才能達到有效清潔。

在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必須保持向下姿勢,避免水逆流回未洗手肘部位;洗手之後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為毛巾容易潛藏細菌,容易將洗淨雙手沾上細菌,可以使用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剛洗淨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以致沾染細菌或病毒。

洗手不能忽視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及指關節等,指甲縫必須隨時保持清潔;使用普通肥皂或清水洗手時,肥皂架要有排水設計,以便促使肥皂瀝乾。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