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中秋烤肉 生熟食分開處理 向病毒說NO

中秋烤肉 生熟食分開處理 向病毒說NO

中秋烤肉 生熟食分開處理 向病毒說NO

中秋「烤」滿分,這樣吃才衛生,細菌病毒毋湯來!中秋節適逢連續假期,近期國內腹瀉疫情上升,苗栗縣衛生局提醒鄉親民眾與親友中秋烤肉、聚餐,注意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應將生熟食分開處理,澈底烤熟或煮熟後再食用,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以降低腸道傳染病感染或傳播的風險。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九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十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一人次,近幾週呈上升趨勢;全國近四週共接獲五十八起腹瀉群聚通報,以餐飲旅宿業十起及校園群聚八起為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食九起。

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一至十天。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衛生局表示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澈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70℃再食用,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另由於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特性,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容易感染到多種致病原,如:諾羅病毒、腸炎弧菌、霍亂弧菌等而造成腹瀉。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長張蕊仙呼籲民眾歡度中秋佳節,不論聚餐或烤肉,應確保食材新鮮、生熟食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此外,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避免處理食材(尤其是食品從業人員),儘速就醫及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四十八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者,應佩戴口罩,並做好手部衛生,避免傳染給他人。民眾若有相關疑問可洽詢衛生局防疫專線:037-722620或在地衛生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