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高齡飲食質地新觀念 3好1巧

高齡飲食質地新觀念 3好1巧

高齡飲食質地新觀念 3好1巧

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情形發生。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希望透過食材的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天天「吃得下」,營養跟著來。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根據一○四至一○五年調查,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缺牙率達九成,平均缺牙顆數達十五顆;全口無牙率為四•四%。二○一六年調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在營養攝取上,蛋白質、蔬果普遍攝取不足。

製備小撇步,軟化食材質地;一般人認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透過小技巧就可以改變軟硬度。像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如果能把國產新鮮鳳梨打成汁加入醃製,就可大幅嫩化肉類質地;一些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好先冷凍一至三天,拿出直接烹,質地不但變柔軟且不影響色澤。長庚科技大學樓迎統校長表示,只要利用家中常用的筷子、湯匙和叉子等餐具,就可以輕鬆瞭解食物軟硬度是不是有符合長者需求。

王英偉署長關切的叮嚀,高齡者的「呷飽沒?」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用食物好好照顧我們所愛的長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