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壓力、失眠引肩頸痠痛 勤做頸部操減症狀

壓力、失眠引肩頸痠痛 勤做頸部操減症狀

壓力、失眠引肩頸痠痛 勤做頸部操減症狀

肩頸痠痛很常見,甚至有些人受到長期痠痛所困擾。新竹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鄭阿乾表示,肩頸痠痛起因於姿勢不良、重覆動作,久而久之就導致肩頸肌肉發炎,常見頸部、肩膀、肩胛骨等處肌肉僵硬或痠痛,建議除了接受治療之外,勤做六招頸部操,有助減輕肩頸痠痛。

除了姿勢不良、重覆動作,鄭醫師指出,長期壓力或失眠引起免疫低下、過度勞累、風寒侵襲等因素,也可能造成肩頸痠痛,病患除了治療,減輕痠痛之道就是勤做頸部操,總計共有六招,第一招,兩手先插腰,然後讓頸部前後左右轉動幾遍;第二招,用手刮頸部三條線,也就是用手搓揉頸部上的三條路線。鄭醫師指出,第一條路線是從風府穴到大椎穴(人的頸部中間),第二條、第三條路線是從風池穴至肩井穴(人的頸部兩側)。

風府穴位於人的後頸部,在後髮際正中直上一寸的地方;大椎穴位於人的頸部下方,也就是在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風池穴位在後頸部,兩條大筋外緣凹陷處,大約與耳垂齊平;肩井穴位在位在人的脖子兩側與肩峰的中點。

第三招,雙手反向轉動增進血液循環;第四招,利用壓肘拉筋預防手麻、防治肩頸痠痛;第五招,透過壓背挺胸預防胸悶、駝背;第六招,按壓手掌、手腕後再進行拍手運動,可以幫助改善末梢神經的功能。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