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千杯不醉小心肝 肝臟強健酒量好

千杯不醉小心肝 肝臟強健酒量好

千杯不醉小心肝 肝臟強健酒量好

有些人號稱「千杯不醉」,其實多半是腦神經細胞對於酒精刺激的生理適應,看似「喝不醉」,但肝臟可能早已損害嚴重。郭東恩醫師表示,酒精會阻礙脂肪代謝,加劇內臟脂肪囤積,繼而容易形成脂肪肝及併發代謝症候群。

美國史丹佛大學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辦「酒精代謝酵素ALDH基因與人類疾病研討會」研究發現,台灣人有高達47%基因中缺乏脫氫(酉每)(ALDH),如人體沒有脫氫(酉每)將一級致癌物「乙醛」代謝成醋酸,該物質長期累積在體內,罹患癌症高出一般人50%,依據陳與國博士團隊以位於花蓮壽豐立川漁場的黃金蜆萃取物為研究樣本,經動物實驗發現,黃金蜆可提高代謝酒精的酵素活性,並降低肝臟的發炎指標,本研究對於飲酒導致肝病的患者或重視養生的民眾,可算一大福音,更是護肝保健研究成果重大突破。陳博士表示,黃金蜆萃取物適合在飲酒後立刻服用,對於本研究成果,有計畫投稿學術期刊,後續如有機會,也會持續進行黃金蜆萃取物和人體與酒精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郭東恩醫師表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從日常飲食到藥物攝取都需經由肝臟代謝,其中對肝的工作負擔最顯著的莫過於飲酒了,飲用300cc的啤酒,正常機能的肝臟大約需要2至3小時才能代謝完畢,而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經胃、小腸吸收後,由腸肝門脈循環進到肝臟,會接受一連串生化代謝,首先經酵素脫氫氧化變成乙醛(一級致癌物),再進一步經相關酵素(ALDH)脫氫氧化形成醋酸,最後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

過往研究發現約48%國人缺乏上述酵素(ALDH),因此容易造成乙醛代謝出現障礙,積聚的乙醛會影響細胞的DNA表現,同時阻礙肝臟執行各種重要生化合成及有害物質代謝的生理機能常見症狀便是以容易酒醉、臉紅來表現,所以酒精代謝順利才算的上是肝臟強健,也才是真正的「酒量好」。

郭東恩醫師建議民眾,護肝之道在於減少酒精飲用,同時也要盡量避免食用含有化學合成添加物的食品,例如代糖、色素、香料、奶精等,因上述物質均需要經由肝臟代謝,另外還需減少攝取反式脂肪,以避免脂肪肝形成,而蔬果穀物種植使用的農藥、催化賀爾蒙,禽畜飼養施打的生長激素,長期食用也會造成肝臟生理負擔,因此挑選食材時不可不慎,同時也提醒民眾,體檢時肝功能(GOT、GPT)正常,並非代表肝臟絕對健康,仍需輔以相關醫學影像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掃瞄,排除結構性肝病變,平時的保養則可多攝取富含肝醣、必須胺基酸以及可增加製造代謝酵素(例如:ALDH)的食品及有護肝功效認證的保健品。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