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溢淚眼汪汪 嚴重恐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溢淚眼汪汪 嚴重恐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溢淚眼汪汪 嚴重恐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常常不自覺流眼淚,即使沒有打呵欠也總是淚眼汪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眼科部林佩璇醫師表示,淚液由眼窩外上方的淚腺分泌,提供眼睛表面的滋潤與養分,並且清潔眼睛表面的異物。多餘的淚水則會流入眼睛內側的排水通道,最後從鼻腔排出。若通道發生阻塞,淚水無法從鼻腔排出,積聚眼眶,便會產生溢淚,即淚眼汪汪、流目油的現象。而排水通道最常發生阻塞的位置在鼻淚管。若未妥善處理,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因細菌感染造成急性淚囊炎;甚至併發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發表新式的內視鏡淚囊鼻腔吻合術,針對嚴重的鼻淚管阻塞結合內視鏡,直接從鼻腔進行淚囊鼻腔吻合術,成功率高達九成,沒有皮膚的傷口,恢復較快,不會影響外觀。林佩璇醫師表示,鼻淚管阻塞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鼻淚管在鼻腔出口有一個瓣膜(Hasner Valve),通常在出生後會打開暢通,但是有二%~六%的嬰兒在出生時,此瓣膜未完全暢通,造成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因此總是淚眼汪汪的。而這其中九十五%的嬰兒,瓣膜在一歲前會自行打開,不需治療。至於後天阻塞原因則以老化、結膜炎、感染造成沾黏或是外傷最常見,其他像是一些鼻腔疾病、化學治療、放射療法或是腫瘤也可能造成鼻淚管阻塞。

大部分成年人的鼻淚管阻塞需藉由手術來處理。醫師會依患者溢淚的嚴重度與鼻淚管阻塞的程度,提供不同的治療方式。當鼻淚管只有部份阻塞時,可使用氣球擴張術治療。將一扁平的氣球通條置入鼻淚管,再予以充氣膨脹,撐開狹窄的淚管,最後再放置一淚管支架於管路內,使之保持暢通。若是阻塞太過嚴重,則需要製造一個新的人工排水通道,連接淚囊和鼻腔。傳統的方式是外開式,在眼內眥附近劃一個一點五至兩公分的切口,將器械深入鼻腔,縫合鼻腔瓣膜與淚囊瓣膜,建立通道。因為從皮膚劃刀,傷口較大,容易留疤。而新式的內視鏡淚囊鼻腔吻合術結合內視鏡,直接從鼻腔進行淚囊鼻腔吻合術,成功率高達九成,沒有皮膚的傷口,恢復較快,不會影響外觀。林佩璇醫師提醒,新式手術適用於阻塞嚴重或急性淚囊炎反覆發作的病人,手術前需仔細檢查鼻腔結構,若是有嚴重鼻中膈彎曲或是鼻腔疾病的病人,建議先至耳鼻喉科評估。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