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青少年吸毒高中職居多 K他命、咖啡包最常見

青少年吸毒高中職居多 K他命、咖啡包最常見

青少年吸毒高中職居多 K他命、咖啡包最常見

毒品引起成癮性及濫用性,不僅對社會造成危害,也會改變個人精神行為狀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新興毒品大多是口服,常被包裝成無害的外觀,比如咖啡包、茶包、糖果、果凍、巧克力等,搭配各種巧妙話術,降低年輕人戒心進而使用,像是「只是會high的咖啡茶飲」、「是流行不是吸毒」、「一次不會上癮」、「驗尿驗不出來」等說法。

根據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定義,新興毒品為「一種或是數種混合型的物質,它們不屬聯合國一九六一年及一九七一年麻醉藥品和精神作用物質管制公約中的物質,並且會造成公共衛生威脅」,這些新出現的濫用藥物不同於傳統毒品使用靜脈注射或鼻腔吸入,新興毒品大多是口服。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周奎伯指出,目前台灣學生濫用藥物案件中,以高中職最多、國中次之,但近年來大專院校學生案件數也有上升傾向。根據二○一八年衛福部統計資料,十九歲以下施用毒品種類,以K他命為最大宗。吸食K他命除了成癮、產生幻覺、使人注意力不集中,還會傷害膀胱黏膜,導致K他命膀胱炎,常會出現排尿不順、下腹痛、血尿等症狀。

反覆膀胱發炎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促使膀胱喪失彈性,導致容量變小,最後造成頻尿,嚴重情況下不到半小時就要上廁所。

北市聯醫指出,青少年毒品成癮第二名為包裝成咖啡包或糖果的混和型毒品,藉由可愛、新潮外包裝圖案創造流行感,配上便宜價格更易吸引青少年使用。這類型毒品經常混和多種三、四級新興毒品,有時也摻雜二級毒品,甚至加入藥性相反毒品,比如中樞神經興奮劑和抑制劑混合,如此往往增加危險性。

藥師周奎伯指出,毒品對青少年的影響除了短期危險,還有可能持續到成年之後。青少年時期大腦尚未發育成熟,主管判斷能力和自制力的部位功能不完全,因此,對毒品的抵抗力也較差,倘若青少年此時接觸成癮物質,將會阻礙腦部發展,進而影響成年後行為模式。研究發現,這群人成年之後,較難適應社會和承受壓力,對其他物質成癮機會增加,並且收入比較低,失業問題也比較多。

值得一提的是,毒品成癮性顯現在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生理上會使人產生依賴,停止使用會出現令人不適的戒斷症狀。另外,使用毒品時短暫欣快感,則會讓人心理上癮,長時間使用毒品會加強成癮性,形成負向循環,使人更難擺脫毒品,成癮者可能為了取得毒品,以偷竊、搶劫、暴力等方式獲取金錢。倘若不慎接觸毒品立即電洽廿四小時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