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兒童構音異常 把握黃金期治療

兒童構音異常 把握黃金期治療

兒童構音異常 把握黃金期治療

兒童構音異常俗稱臭乳呆,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種。國泰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王亦群表示,構音異常原因可能是構音器官放錯位置,如舌頭頂錯位置,孩子會把兔子說成褲子,即ㄊ的音發成ㄎ的音,但是也有相反的情況,如發ㄊ的音,舌頭需放在門牙後面,舌尖要用力;發ㄎ的音,舌頭需要放下來,舌根的地方要用力些,構音異常兒童明顯會把舌頭放錯地方。

王亦群指出,發音方式錯誤也是常見原因,如孩子會把草莓說成討莓,亦即ㄘ的音發成ㄊ的音,這是因為孩子送氣的方式錯誤所造成;另外,聽力問題也會造成構音異常,這類型孩子比較難聽到高頻音,常把西瓜說成雞瓜,ㄒ的音發成ㄐ的音,紅色說成紅仄,ㄙ的音發成ㄗ的音。

環境問題也很常見,比如構音異常兒童受到老人家、手足、外籍配偶等家人影響,以致出現發音錯誤。語言治療師王亦群指出,其他原因像口腔靈活度、協調性,比如舌頭不靈活、智力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發音,這些類型較沒有特定發音錯誤。

實務上常有阿嬤帶小孩生活,阿嬤把飛機說成灰機,把水果說成水狗,通常小朋友都會跟著唸,前者是ㄈ的音變成ㄏ的音,後者是ㄨㄛ的音變成ㄡ的音。最後一種情況是舌繫帶問題,因為舌繫帶太短或太緊,導致舌頭常會往後拉,結果捲舌音或舌尖音發音錯誤,出現ㄉㄊㄌㄓㄔㄗㄘ發音不正確,比如桌子說成鍋子,ㄓ的音變成ㄍ的音

兒童構音異常需把握黃金治療期,王亦群表示,通常針對構音異常原因選擇治療方式,治療前應先確定語言發展有無問題及聽力是否正常,接著才能進行發音矯正,兒童四歲半至五歲為黃金治療期,也就是幼兒園中班到大班,家長必須把握這段重要的治療階段。

王亦群治療師指出,倘若是舌頭放錯位置、舌頭不太靈活,只要接受訓練即可矯正,比如上語言治療課、語音矯正課;倘若是聽力問題,此時需要接受聽能訓練,甚至配戴助聽器、電子耳等;倘若是智力因素,要看兒童是否能與外人溝通,可以溝通才能治療。

若是環境問題造成構音異常,這時要看情況而定,舉例來說,哥哥讓弟弟發音錯誤,那麼哥哥、弟弟可以一起治療,通常效果還不錯;若是阿嬤讓小朋友發音錯誤,可以能等到兒童四歲以後,經過評估再提供訓練課程;倘若是受到舌繫帶所影響,通常會先提供訓練課程,再評估是否轉介耳鼻喉科手術治療。建議家長把握黃金治療期,如有異常可帶孩子接受聽力篩檢,早期發現早期矯正治療,就不會一輩子都是臭乳呆。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