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失眠須調臟腑 營造舒適睡眠環境

失眠須調臟腑 營造舒適睡眠環境

失眠須調臟腑 營造舒適睡眠環境

引起失眠原因有很多,如壓力、病痛、藥物、精神問題、自律神經失調等,甚至有些人找不出任何原因。執業中醫師彭憶雯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輕微失眠的人,往往眠而不深或不穩,嚴重失眠的人就可能經常無法順利入眠。失眠常有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愛發脾氣、心悸、忘東忘西等症狀,這跟心、肝、脾、胃、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簡單來說,中醫認為,這種症狀跟臟腑有關聯性。

彭醫師指出,很多患者經常不易入睡,上床超過三十分鐘後才能入睡,或是睡眠維持有困難,常睡的淺、容易醒過來,或是早上起床太早,或是醒來後覺得精神沒有恢復,進而促使白天一整天容易感到精神疲倦或注意力不集中。

雖然失眠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也常讓患者出現各種兼症,但是仍需找出潛在病因加以治療,而不應只有治療失眠症狀,如此才能徹底解決失眠患者的困擾,進而改善不眠的問題;中醫辨證治療分為七種類型,三個小撇步可以幫助改善失眠狀態。

中醫療法──陰虛火旺:心煩不眠、口乾津少、頭暈頭痛、煩躁、容易發怒、腰膝痠軟、手足心熱、盜汗,治宜滋陰降火,潤燥除煩。肝鬱血虛:不易入睡,多夢易醒,伴隨胸脅脹滿、急躁、容易發怒,治宜養血安神。

心脾兩虛:思慮較多、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身體倦怠、精神疲勞、胃口差,治宜補養心脾。心膽氣虛:經常做夢、容易驚醒、心慌善驚,治宜益氣鎮驚。痰熱擾心:沒有辦法睡覺、胸悶心煩、頭重目眩,治宜清熱化痰。

胃中不和:脘悶、打飽嗝、腹部脹滿不舒服,治宜消食導滯,和胃健脾。瘀血內阻:煩躁不安,伴有心悸、頭痛、精神緊張或多夢,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改善撇步──布置舒適睡眠環境,光線稍微暗一點比較好;禁止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具有興奮作用,常會使人保持清醒狀態;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下午進行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深度。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