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不願打疫苗 一成怕打針

不願打疫苗 一成怕打針

不願打疫苗 一成怕打針

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約有一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討厭針頭、懼怕打針。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與其說是暈針,不如說是怕打針,也叫做針頭恐懼症(needle phobi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ISRR),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

壓力引起複雜的身心症狀。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一般來說,心理緊張不安,致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戰」或「逃」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因為心跳變慢、血壓急速下降,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失去意識,出現暈針的情形。

有的暈針還伴隨發生前驅症狀,例如噁心、冒汗或臉色蒼白。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出現疑似暈針情形,應盡可能避免倒下時造成外傷,可嘗試坐下或平躺休息,設法緩解緊張,若症狀持續,應儘快送醫。

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後瞬間失去意識,也可能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發作。過敏性休克多半是藥物或食物引起,多半在給藥或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而暈針通常是打針完五分鐘內發作。此外,九成過敏性休克會伴隨皮膚癢疹、面部水腫或是舌頭、咽喉腫脹等,症狀還包括心跳加速、血壓急遽下降。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送醫,否則會危及生命。

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疫苗接種後,應在觀察區休息至少十五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十五分鐘。如果曾經發生疫苗過敏的人,由於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則建議至少觀察三十分鐘再離開。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