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慈禧太后利用皇族兄弟相互猜忌上位

慈禧太后利用皇族兄弟相互猜忌上位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西暖閣。此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咸豐既定的八大臣輔政制度被徹底推翻。辛酉政變後慈禧迅速登上了清廷的權力頂峰﹐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與李唐武後和漢代呂后所不同的是慈禧並沒有更改國號﹐打擊壓制愛新覺羅家族皇室成員﹐將政治天平向自家傾斜。而是選擇了「垂簾聽政」﹐由始至終都是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政治姿態。甚至絲毫沒有取而代之的傾向﹐她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其強烈的權力慾望而已。
  一個年僅27歲的女人﹐能夠登上歷史舞台﹐把持清廷最高權力長達47年。其中有很多的原因﹐而咸豐皇帝臨終前自以為很聰明的安排卻是最主要的因素。
  咸豐帝對各方都持一種不信任的態度。為了防止大臣專權﹐他為自己的後繼之君選擇了八位輔政大臣﹐數量之多史無前例。在留給八大臣的遺命詔書中明確指出他們的職責是「贊襄」政務﹐意思是告誡他們只可盡心輔佐幼主不可專權獨斷。同時又賜予小皇帝和慈安各一枚印記﹐分別刻有「御賞」和「同道堂」字樣並發佈諭旨所有聖旨必須加蓋這兩枚印記方能生效。以防有人假傳聖旨。
  而咸豐皇帝將自己的親弟弟奕訢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不外乎有四點原因﹕
  一、咸豐皇帝有心理陰影。道光皇帝曾有意立奕訢為帝﹐後來改變主意改立奕詝。雖然兄弟之間並未為此反目但咸豐帝對此一直諱莫如深。
  二、恭親王奕訢和咸豐皇帝之間早有芥蒂。奕訢生母在世時一直有「封后」的夙願﹐但咸豐帝一直未予恩准。皇太妃臨終時咸豐帝親去侍疾探望。奕訢情激難抑﹐痛哭道﹕「我母素有封后的夙願﹐未償如願﹐心存遺憾!」咸豐聽後不置可否地說了聲「哦﹐哦」。不知是奕訢真的誤解了咸豐皇帝的意思﹐還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為了幫助母親完成夙願真的豁出去了﹐竟然跑到軍機處傳旨籌備冊封其母為太后的大典。木已成舟﹐咸豐帝雖沒說什麼﹐但內心卻有一股無名火起。找借口狠狠訓斥了奕訢一頓後讓其面壁思過﹐兄弟之間頓生隔閡。
  三、奕訢在北京議和成功在軍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望﹐和咸豐帝北逃熱河形成一定對比﹐大有功高震主之勢。其身邊聚集了一批朝廷重臣﹐形成了自己的「北京勢力」。
  四、奕訢是皇室宗親即便是「造反」承受的輿論壓力也要比外姓人小得多。議和成功之後奕訢和國外的關係拉近了不少﹐贏得了各國的好感﹐甚至會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
  至於慈禧﹐咸豐皇帝談不上絲毫的信任﹐甚至幾次欲行「勾弋之事」。若不是奕訢求情恐怕她早就身首異處了。為了防止慈禧「後宮干政」﹐咸豐皇帝臨終時曾留給慈安一道密詔﹐如果慈禧膽敢染指朝政即可取出密詔將其賜死。正是道光皇帝對各方的不信任為政變預留了成功的可能。而八大臣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所犯的一系列錯誤更是給了兩宮太后和奕訢可乘之機。
  其實咸豐帝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各派之間相互牽制防止大權旁落。然而卻促成了「皇權」和「相權」的大碰撞。在當時「忠君」思想還很濃厚的封建社會裡清朝的官員還算忠心﹐這樣一來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的敗北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而在「皇派」內部中慈安性格嬴弱﹐遇事沒有主見也無意政治﹐而奕訢一直被排斥在權力中心之外﹐在兩宮太后面前也只不過是一介臣子。
  由此﹐大權落入慈禧手中就絕非偶然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