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南唐為什麼是五代十國裡最強﹖

南唐為什麼是五代十國裡最強﹖

  五代十國的南唐和宋朝一樣﹐都是「借雞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別人打天下﹐他們投機取巧坐天下。南唐「開國」皇帝李忭﹐原名徐知誥﹐是楊吳權臣徐溫的養子。徐溫雖然有好幾個親兒子﹐但沒一個比得過徐知誥。最終徐知誥奪位成功﹐於公元937年建立了齊朝。兩年後﹐徐知誥亂認祖宗﹐自稱唐朝之後﹐改名李昇﹐國名易齊為唐﹐定都金陵。
  南唐初的疆域和楊吳最強盛時沒有變化。楊吳是五代十國前期﹐對中原王朝最具威脅的勢力之一﹐另一為李存勖的晉國(後唐前身)。楊吳地盤北以淮河為界﹐但淮河以北的泗州(今江蘇盱眙)、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皆為楊吳控制。西邊最遠處﹐控制了鄂州(今湖北武漢)西﹐然後沿著現在的湖南與江西兩省的邊界往南劃到底。換言之﹐現在江西省的西、南、東三線邊界﹐就是當時楊吳的南方邊界線。然後就是安徽省的皖南部分﹐以及蘇南(不含蘇州)。
  這些地盤都是楊吳太祖楊行密打下來的。可惜楊行密的兒子不爭氣﹐權力被徐溫奪走。沒想到徐溫也是個「二傳手」﹐弄到手的權力﹐在自己手上是捂熱了﹐最終被和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養子李忭給劃走了﹐自己辛苦一世﹐白忙一場。李忭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以他的能力﹐在亂世中只能自守﹐不敢進取。大臣馮延巳諷刺他是個不思進取的土老頭﹐他卻微笑著說﹕「能守住這巴掌大的地方﹐傳之子孫﹐我就知足了。」。
  在李忭當皇帝的七年時間裡﹐南唐毫無進取之心﹐誰都不打。即使是吳越國發生大火災﹐李忭都沒有趁火打劫反而給吳越送大量財物。南唐疆域的巨大變化﹐出現於南唐中主李璟時期﹐即李忭長子。李璟繼承的是楊行密、徐溫、李忭三代人打造的無敵江南﹐實力足以爭雄天下。《舊五代史》記載﹐南唐的地盤東及衢婺﹐南及五嶺﹐西及湖湘﹐北及長淮﹐割據三十多個州﹐廣闊數千里﹐盡為其所有﹐近代僣竊之地﹐最為強盛。
  李璟對外擴張的第一戰﹐選擇了福建﹐也就是閩國。閩國的地盤包括福建全省﹐因王氏兄弟自相殘殺﹐國勢危如累卵。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南唐大軍進入福建。閩王王延政不是南唐的對手﹐沒撐多久就在建州(福建建甌)投降了。但由於李璟用兵不當﹐閩國國都福州始終沒有打下來﹐最終落到死敵吳越的手上。福建五州﹐南唐最後只得到了建州、汀州﹐泉州和漳州建立了清源軍。南唐雖然沒有拿下全福建﹐也沒有得到出海口﹐但地盤確實擴大了﹐拿下閩西地區。
  李璟是典型的虎頭蛇尾﹐第二次洋相緊接著又出現了。南唐江西部分西邊的楚國又發生兄弟內亂﹐公元951年﹐南唐大軍進入湖南。形勢不錯﹐很快拿下長沙﹐如果李璟不糊塗﹐南唐的地盤將伸到貴州。可李璟搜刮湖南全境﹐人稱邊菩薩的南唐軍頭邊鎬又在長沙胡鬧﹐最終把湘人都得罪了。楚國舊將劉言、周行逢﹐把南唐軍全部亂棍打出。李璟折騰一圈﹐湖南的地盤﹐一寸也沒拿下。
  但即使如此﹐南唐依然保持著大國骨架﹐有能力威脅到中原王朝。可是中原王此時已換人了﹐就是宋朝真正的建立者周世宗柴榮。柴榮要征服天下﹐必須拿實力最強的南唐開刀﹐不用李璟出門﹐柴榮就扛著大砍馬找上門了。後周和南唐的戰場在淮南十四州(含泗、海二州)﹐這是中原軍隊進入江南的必經之地。經過三年苦戰﹐公元958年﹐李璟被柴榮徹底打服﹐甚至在文件上稱比自己還小5歲的柴榮為父。李璟把江北十四州全部割讓給了柴榮﹐後周的疆域從淮河北岸推進到長江北岸﹐為北宋滅南唐打下基礎。而南唐的北線則從淮河北岸退到長江北岸﹐防線徹底崩潰。此時的南唐﹐只剩下蘇南(不含蘇州)、皖南、江西、閩東﹐比吳越大不了多少。從此﹐傷筋動骨的南唐再無爭奪天下的可能﹐只能混吃混喝﹐等著最後那一刀。
  公元961年﹐李璟在南都(江西南昌)含恨而死﹐詞帝李煜即位。如果換了個有作為的皇帝﹐也許南唐還能撐下來﹐可李煜是文藝天才﹐政治昏君﹐不停的自毀根基。直到公元975年﹐一切都結束了﹐作為俘虜的李煜「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