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科技] 重慶清代舍利塔傾斜百年不倒 傾斜度超比薩斜塔

重慶清代舍利塔傾斜百年不倒 傾斜度超比薩斜塔









榮昌斜塔百年不倒



  


斜塔局部特寫




  


石塔每一層的連接處用米燒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漿,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非常堅固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從何時開始傾斜至今,其約30度的傾斜程度遠遠超過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高55米,目前傾斜約5.5度)。
  在當地人注視下,斜塔經曆百年來的地震、山洪和風吹雨打仍屹立不倒,個中緣由究竟是為什麼?有人說這座塔塔底埋藏的舍利子有神力,可保塔身永遠斜而不倒;也有人說工匠在建造斜塔時精確計算了角度,故意修成傾斜的姿態……
  奇!塔身搖晃竟然不倒
  這座神奇的石塔位于榮昌縣河包鎮經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鎮政府0.5公里。
  日前,在該鎮文化站站長廖和林的帶領下,記者前往探秘。沿著一條山間小路而上,穿過一片片田地后,路旁的雜草漸多,小路愈發狹窄,不得不動用木棍撥開草叢開路。“到了!”約莫向山上爬了不到5分鍾,廖和林在一片紅薯地旁停下腳步。
  記者抬頭一望,在一簇簇半人高的雜草叢中,掩映著一座青色石塔。令人稱奇的是,石塔塔身傾斜,與地面垂直線呈約30度角。
  廖站長介紹,整座石塔高約9.5米,基座為2.2米,為11層樓閣八角石塔,每層都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塔體分地宮、塔座、塔身、塔簷、塔刹五大部分。該塔為舍利塔,地宮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在。塔座為八角菱形須彌座,仰式云紋覆盆上為仿木結構重簷八角亭,每面設蓮台佛龕,內坐佛一尊,共八面坐佛。
  走近一看,記者發現石塔八面雕刻著形態各異的佛像,並伴有蓮座、祥云等浮雕。而石塔的底層大部分掩埋在泥土之中,因塔身整體傾斜,底層與基座間有著巨大的縫隙。
  為了證明石塔堅固不倒,記者二人合力推動石塔底部,令人稱奇的是,塔尖輕微搖晃幾十秒后又恢複平靜。“這個塔自我出生時就是傾斜著的,至少上百年了,不管風吹雨打,還是有人去推動,它都一直保持這個樣子,不會倒塌。”86歲的鎮上居民廖桂鮮說。
  怪!斜塔處處蘊含神奇
  據史料記載,河包鎮,唐代設臨時行州,宋置瀨州鎮,因其群山環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譽為“有武桃園風度”之勝概。
  這座河包斜塔為埋藏白塔山報恩寺高僧骨灰之所。當地相傳,宋代一皇帝巡視南方時因饑餓得到河包當地百姓的幫助,皇帝為報恩便在河包鎮修建寺廟及白塔(始建于公元1132年),后人稱寺為報恩寺(大部分毀于文革時期)、塔為報恩塔(至今仍聳立鎮郊)。至清代中期,該寺一高僧修成正果圓寂后,將其骨骸葬于舍利塔,也就是眼前這座斜塔之下。
  百多年來,這座默默聳立山腰的斜塔是小鎮居民茶餘飯后的最大談資。得知記者前來探秘,鎮上居民紛紛上前訴說斜塔的神奇。廖桂鮮回憶,在解放前,這座孤獨聳立的斜塔更是被當地人視為擁有神奇力量的寶塔,是聖物,常年香火不斷,十里八鄉的村民都來此朝聖、祈福,香客比附近很多寺廟都多。
  也有居民稱,河包當地曾多次發生小地震,但從未對斜塔造成影響。64歲的經堂村老支書雷錫君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白塔山上還曾暴發過一次百年罕見的山洪,洪水夾帶著沙石衝下來,山上的房屋因此被衝垮過半,村民們以為斜塔挺不住了,沒想到山洪過后它依然屹立。
  “在上世紀50年代,斜塔周圍生長著各種不知名帶刺植物,讓人不敢隨意靠近,與周圍環境大相徑庭。”居民劉世國稱,在他們小時候,若誰能披荊斬棘走到斜塔旁便是最勇敢的人。
  而對于這座傾斜的舍利塔,在居民中更是流傳著一個淒慘的傳說:清代時,白塔山上的一名村姑長期受到報恩寺主持幫助。后村姑帶孕嫁人,其子長大成人后任縣官,他在母親去世前得知自己身世,遂憤怒地找上報恩寺,卻得知主持已死,葬于塔下。于是他命人用粗繩拉倒石塔,眼見塔即將倒塌,天空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縣官見狀只能作罷,而石塔從此保持傾斜,永不傾倒……
  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那麼斜塔到底傾斜了多少年呢?面對這一問題,身為當地人的文化站廖站長也表示“由于沒有史料記載,不好說”,但鎮上90多歲的老人打小就知道斜塔,可以推算舍利塔至少傾斜了百年以上。
  專家實地勘察解謎團
  斜塔不倒源于建築米漿
  關于斜塔的各種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但斜塔為何傾斜?又為何斜而不倒一直是未解之謎,居民們對此眾說紛紜。有人稱舍利塔下埋藏的佛舍利是鎮塔之寶,可保石塔傾斜卻不倒塌;也有知曉力學的人聲稱斜塔應是工匠在建造時故意修成傾斜的,因其傾斜角度並未到達傾覆的臨界狀態,所以屹立至今。
  對此,文化站站長廖和林給出了權威解釋,5年前有一批市博物館的專家來石塔實地考證,得出的結論是,傾斜是由于基座傾斜下沉引起的——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石塔漸漸下沉,由于塔下地基土質有差異,一邊疏松,一邊堅硬,導致石塔向一邊傾斜,形成斜塔姿態。
  按理說,比薩斜塔很容易倒塌,但從一開始建造時,就采取了各種保護措施,因此一直到現在保持斜而不倒,但河包斜塔的傾斜角度要比比薩斜塔大很多,而且從未進行過任何保護措施,那麼其不倒的原因是什麼呢?
  對于這一點,據榮昌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甘勇經勘察后分析,應該和塔使用的建築材料有很大關系。古代建築石塔時用米燒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漿,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這種古代粘接材料很堅固,其韌性接近于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因此成為斜塔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小貼士
  河包斜塔位于榮昌河包鎮,距鎮政府約0.5公里。河包鎮位于榮昌北部,安岳—大足—榮昌公路橫穿境內,距縣城22公里,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24公里,榮昌縣城有客車直達河包鎮,車程約45分鍾,票價5元。河包盛產粉條、幹鮮蔬菜、肉兔、生豬、白鵝、山羊等,是遠近馳名的著名的“粉條之鄉”。
  參觀完斜塔后,可步行遊覽著名的河包宋代白塔(又稱報恩塔)。接著到隔山相望的鎮郊,一睹真原堂的風采,這座始建于上世紀初的天主教堂,是重慶市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磚木結構的雙鍾樓哥特式建築。
  返回榮昌,還可以到距縣城城東13公里的路孔古鎮追尋曆史的足跡,古鎮街巷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木制結構的店房緊緊相連,原始而古樸。鎮內還有建于清代的石橋7座,古拙簡樸的祠堂,古樸雅致的古寺,岩間盤根錯節的古樹,人行馬踏后形成的古道石階深槽……漫步其中定讓人流連忘返。
  此外,位于榮昌縣南部的嵐峰森林公園,縣城西北的螺罐山風景區,以及銅鼓山摩岩造像等景點都值得一去。其間若抽空品嘗遠近馳名的榮昌鹵鵝、黃涼粉、鋪蓋面等美食,豈不快哉!









[ 本帖最後由 AADDCCYY 於 2009-9-7 15:40 編輯 ]

TOP

今天有看到這篇報導,實在很令人驚訝...

但是看到照片後才知道...

這麼矮啊~~~    orz...

TOP

回復 2# windman1970 的帖子

這只是很普通的不均勻沉陷呀,

這很常見的東西,還有新聞

TOP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TOP

蠻神奇的但是看到圖
原來那麼小一個

TOP

回復 1# AADDCCYY 的帖子

雖然沒有比薩斜塔那麼大
不過也滿神奇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