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軍] 巴西海軍“巴羅索”級(Barroso Class)輕型護衛艦

巴西海軍“巴羅索”級(Barroso Class)輕型護衛艦

巴西海軍“巴羅索”級(Barroso Class)輕型護衛艦

在小弟的印象裡頭,似乎還不曾介紹過有關於巴西海軍的船艦文資。藉著這颱風天,再度與諸位大共享研這篇帖子!
讓各位對這足球運動熱門的國度,也有另一面角度的淺解。


文資來自war.news.163.com 圖片來源war.news.163.com、 naval.com.br
※以下文圖若有引用錯漏失虞,還望有專精大大、版大給予補充指正!


                               巴西海軍的“巴羅索”號輕型護衛艦。

                                 英國海軍21型護衛艦是巴西海軍早期發展的藍本

2004年,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組成“四國聯盟”,並藉安理會改革的機會正式提出了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動議。雖然四國聯盟的提案最終因多國反對而胎死腹中,但卻讓巴西這個大多數人眼中簡單的“足球王國”第一次以競技體育以外的新聞引起我們的關注。

事實上,作為拉美地區傳統“ABC”(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強之一,巴西自立國以來便將建設一個“偉大的巴西”作為自己的基本國策。為此,除大力發展經濟外,包括航天和核工業在內的軍工產業也成為了巴西重點投入的領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擁有7400多公里長海岸線的海洋大國,海軍和造船工業自然同樣成為了巴西重點關注的領域。從上世紀60年代起,巴西便將海軍主戰艦艇的國產化列為了軍隊建設的基本目標之一,而其最新成果便是2002年12月20日下水的“巴羅索”號輕型護衛艦。然而,和之前巴西進行的其他自製艦艇計劃一樣,“巴羅索”級自計劃啟動之初便飽受技術基礎薄弱、經費不足乃至國策變動等種種因素困擾,並正逐步淪為一款讓巴西海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源起“尼泰羅伊”

作為和阿根廷、智利並列的拉美地區傳統海軍強國,巴西海軍獨立研發現代驅護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近半個世紀之前的1963年。進入上世紀60年代,巴西逐漸感到二戰以來作為國防基石的美、巴軍事同盟與其獨立的國防戰略之間已是漸行漸遠。與之相伴而來的,則是美國對巴西的軍援逐漸無法滿足巴西軍方的實際需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巴西海軍開始嘗試通過引進消化國外技術來實現海軍主戰艦艇的國產化。 1963年,巴西海軍軍事學院在馬托斯海軍上將主持下,正式啟動了巴西海軍下一代主戰艦艇的需求研究。海軍軍事學院的研究團隊在進行了大量數據分析和推演後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巴西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和國家存亡休戚相關的主要海上航線”,即保護對國家發展而言性命攸關的南大西洋海運線;其次,巴西海軍未來的主要假想敵將是承擔南大西洋破交作戰的敵國潛艇,因此其最主要作戰模式是遠洋反潛;第三,根據南大西洋航線的總里程和維繫國家生存的海運量數據判斷,巴西海軍要維護海上生命線的安全,至少要維持一支30艘規模的反潛護衛艦隊。而當時巴西海軍水面艦隊的主力還只是14艘按照反潛作戰要求進行部分改造的二戰美製驅逐艦,無論是性能還是規模均無法滿足海軍的實際需求,為此應盡快發展獨立建造中型水面艦艇的能力。

但上世紀60年代的巴西造船工業,已不是二戰前夕那個可以自主建造驅護艦的軍工產業了,因此,按照海軍軍事學院的預案,引進外援就成了巴西海軍和造船工業順理成章的選擇。在反复遴選後,巴西海軍最終從爭奪這份預算總額高達2.5億克魯賽羅的多家外國船廠的設計案中,選擇了英國沃斯珀·桑尼克羅夫特船廠以21型“女將”級護衛艦為基型發展的MK10A型護衛艦方案,並最終演化為至今仍是巴西海軍護衛艦隊基幹力量的“尼泰羅伊”級護衛艦。 1976年11月20日,該級首艦“尼泰羅伊”號正式進入巴西海軍服役。

“尼泰羅伊”級的引進對於巴西海軍的意義是多重的:巴西海軍不但得以第一次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反潛護衛艦,還首次接觸到了包括新型燃氣輪機、減震浮筏技術以及應用數字計算機系統的作戰指揮中心概念。更為重要的是,產能不足的沃斯珀為保證足夠的船台利用率,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將2艘“尼泰羅伊”級的建造合同轉給了巴西國內的海軍造船廠,從而使其達成了最為關鍵的引進技術的目的——事實上,巴西在其後獨立發展的兩型護衛艦都帶有鮮明的“尼泰羅伊”基因。雖然巴西海軍為此付出了每艘艦造價激增50%的代價,但仍說的上是物超所值。最後,“尼泰羅伊”級的引進也為巴西海軍的兵力結構調整和裝備國產化提供了契機——在“尼泰羅伊”級入役後,巴西海軍正式啟動了新一代輕型護衛艦的建造計劃。根據巴西海軍的設想,這種排水量在2000噸左右的輕型艦艇將和噸位更大、續航力更強的“尼泰羅伊”級搭配,分別承擔近海護航和南大西洋遠洋反潛的任務。這便是戰後巴西海軍第一型真正意義上自主研製的中型戰艦——“伊尼亞烏馬”級輕型護衛艦,該艦也正是“巴羅索”的前身。



繼承“伊尼亞烏馬”

“伊尼亞烏馬”級的建造計劃於1981年10月1日提出,首艦和2號艦在1982年2月15日正式訂購,而3、4號艦的合同則於1986年1月9日簽訂。因受到多種因素困擾,此後再無後續艦計劃。由於之前的技術積累幾近於無,因此巴西國內船廠在設計“伊尼亞烏馬”級時,選擇德國海洋技術集團來提供必要的技術諮詢,並最大程度地應用其在引進建造“尼泰羅伊”級過程中取得的一切技術、經驗和部分子系統。由此而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伊尼亞烏馬”級在技術特徵上有鮮明的“英德混血”特色。

“伊尼亞烏馬”級的基礎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德國霍瓦茲船廠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建造的FS1500型輕型護衛艦,採用與之相同的中長橋樓船型,橋樓前後艦體乾舷很低,艦長95.8米,型寬11.4米,吃水3.7米(包括聲吶5.3米),標準排水量1600噸,滿載排水量1970噸。但和採用全柴動力機組的FS1500不同,“伊尼亞烏馬”級動力方式採用典型英式風格的柴燃交替方式,主機為1台27500馬力(約20212千瓦)的LM2500燃氣輪機,副機為兩台MTU16V396TB94柴油機,持續功率5800馬力(4263千瓦),傳動方式採用德國倫克公司的技術,雙軸推進,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15節/4000海裡。

“伊尼亞烏馬”級的上層建築分為前後兩部分,分別是艦橋加前主桅和其後的煙囪/直升機庫一體化建築。其前主桅杆採用半封閉半格子桅結構,最頂端上是IPqM SLQ-1/Racal-Decca Cygnus B1電子支援系統、普萊西AWS-4水面搜索雷達,之前還有凱爾文·休斯1007導航雷達。指揮室頂端為RTN-10X火力控制雷達。雷達裝置之前為光學指揮系統,煙囪之後還有一部,同時還裝備了薩伯EOS-400火力控制系統(用於40毫米火砲),聲吶為STN 阿特拉斯ASO 84-2船殼聲吶。作戰數據系統是CAAIS 450戰術圖像處理系統、WSA421武器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另外,還有英國製造的普萊西Shield戰術誘餌系統、卡特拉斯B1電子支援系統。在武器裝備上,“伊尼亞烏馬”級所採用的MK-8型114毫米主砲和“飛魚”MM-40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超山貓”多用途直升機等,均帶有鮮明的英式風格。其中,主砲佈置於艦艏A砲位,在後部上層建築兩面各有一門40毫米/70倍口徑“博福斯”MK-2型速射砲,2部“飛魚”MM-40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系統則佈置在前後上層建築之間,另在煙囪兩邊安裝了2部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艦體後部的大型機庫內部可以容納1架“超山貓”多用途直升機。

作為巴西海軍自製主戰艦艇計劃中劃時代的第一步,“伊尼亞烏馬”級在體現出進步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幾乎所有借助技術引進實現國防自主化的國家在這條道路上共同遭遇的水土不服的桎梏。首先,德國海洋技術集團為“伊尼亞烏馬”所選擇的中央橋樓船型和隨之而來的前後甲板乾舷高度不足的問題,直接限制了該艦的適航性。和主要作戰海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德國不同,在海況較高的大洋上,“伊尼亞烏馬”級的抑波性明顯不足,其前甲板上浪問題突出,導致嚴重的埋首,直接損害艦艇的遠航能力,也極大地限制了其使用靈活性——雖然巴西海軍將其定位為負責近海巡航的輕型護衛艦,卻也有讓其在必要時臨時加入遠洋護航的初衷,但其糟糕的遠洋航海能力卻使得這一切都成了鏡花水月。

其次,在整個輕型護衛艦計劃中,糟糕的工業基礎和不斷超支的預算一直制約著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經驗匱乏的巴西造船廠在管理和技術上的不足,不斷拖延著工程進度,就是這樣一型排水量不足2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巴西造船廠所需要的工期竟達到了驚人的33個月和36個月。而進度的拖延和大量採用進口零部件,又使得預算進一步超支。總體設計上的先天不足、預算上的惡性膨脹和工期的拖延,使得巴西海軍不得不放棄最初建造16艘“伊尼亞烏馬”級的計劃。在完成了1~4號艦後,巴西海軍終止了“伊尼亞烏馬”級的後續艦計劃。但巴西海軍實現主戰艦艇自主建造的腳步卻並未因此而停止,在“伊尼亞烏馬”級的建造計劃終止後不久,一型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大量針對性改造的新型護衛艦— —“巴羅索”級的研製計劃即宣告啟動。





“巴羅索”素描

作為“伊尼亞烏馬”級的改進版,“巴羅索”級首先將改進重點放在了前者問題最大的適航性上。 “巴羅索”級在“伊尼亞烏馬”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了艦體尺寸,在艦寬(11.4米)和吃水(5.3米)都與前者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巴羅索”級將艦長由“伊尼亞烏馬”級的95.77米增加到103.4米,標準/滿載排水量也相應地由“伊尼亞烏馬”級的1670/1970噸增大到1785/2350噸。

針對“伊尼亞烏馬”級原有的艦體設計遠洋航海能力不佳的弱點,“巴羅索”級對軍艦的艦型進行了大幅度修改:原有的中央橋樓型設計得到保留,但艦體前部改用大飛剪艏設計,且前甲板明顯上揚,有效改善了軍艦的耐波性和遠航性能。此外,“巴羅索”級在延續了與“伊尼亞烏馬”級相同的上層建築佈局的同時,更加強調了艦體隱身的特點——該艦上的上層建築各個側壁均向內傾斜,各斜面結合處則圓滑過渡,副砲也採用隱身砲塔設計。雖然不能和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那樣採用全隱身設計的艦艇相比,但體現了巴西造船工業努力追趕世界軍艦發展潮流的努力。動力系統方面,“巴羅索”級基本沿襲了“伊尼亞烏馬”級的配置,即1台LM2500燃氣輪機和2台MTU柴油機,雙軸推進,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15節/4000海裡。

在艦載武備方面,“巴羅索”級基本沿襲了巴西海軍自“尼泰羅伊”級以來的英式配置傳統,即艦艏A砲位佈置1門MK-8型114毫米艦炮,副砲則減為1門“博福斯”40毫米速射砲,安裝在機庫正上方,煙囪左右兩側各有1具MK-32型三聯裝324毫米輕型魚雷發射管,反艦導彈還是“飛魚”系列中的MM-40型——在23型護衛艦裝備“捕鯨叉”反艦導彈之前,“飛魚”一直是英國海軍水面艦艇的標準配置。電子設備方面,“巴羅索”將裝備1部阿萊尼亞RAN-20S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1部特瑪·導航雷達、1部“獵戶座” RTN-30X火控雷達及1部薩伯EOS-400/10B光電跟踪系統。電子戰方面則是ET/SLQ-1A電子對抗系統和2座EDO-997干擾發射裝置的組合。

和原型“伊尼亞烏馬”級相比,“巴羅索”級有效改善了前者倍遭詬病的遠洋航海性能,並保持了其火力相對強大的特點,同時也注意了在能力範圍內對全艦隱身等技術的採用。然而,和“伊尼亞烏馬”一樣,“巴羅索”級自計劃啟動之日同樣也飽受國內船廠積累不足和經費匱乏之苦。該艦於2002年12月下水後,所耗費的工期竟達到了驚人的60多個月且還未能服役,這對於一直致力於主戰艦艇國產化的巴西海軍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諷刺與重挫。






冷戰結束後的巴西海軍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都對自己的總體戰略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原本立足於南大西洋保交作戰的建軍路線,逐漸開始讓位於極富後冷戰時代特徵的“常規威懾”理念,即在保持一支以航母為核心的機動艦隊的同時,將建軍的重點放在用於保護本國海洋經濟區和針對非傳統威協(如海盜、販毒、走私等)的沿海巡邏艦(OPV)上。在這一新建軍體系下,“巴羅索”級顯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用於航母護航顯得能力不足,用於近海巡邏則火力過強且使用維護費用偏高。如果能早誕生10年,那“巴羅索”級無疑將成為巴西海軍的寵兒。但拖沓的進度和隨之而來的定位模糊,使得“巴羅索”級最終成為了一塊讓巴西海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命運多舛至此,只能讓人慨嘆一句:生不逢時……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迴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TOP

定位 跟我國光華六號生產的 錦江級 近岸巡邏艦有點雷同 外型也有點像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