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英法百年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

簡介:
     
    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領地,12∼13世紀,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佔領的土地。14世紀初,英國仍佔據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成為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雙方還爭奪富庶的佛蘭德地區。佛蘭德毛紡業主要依賴英國的原料,英國則從羊毛貿易中獲取巨利。
1328年,法國佔領佛蘭德,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因失去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百年戰爭中戰場上的法軍反法政策。戰爭的導火線主要是王位繼承問題。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瓦盧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資格,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觸發戰爭。
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戰爭開始。
1340年,英法兩國發生海戰,法軍戰敗。英國控制了英吉利海峽。
1346年8月,雙方在克雷西會戰,英軍大捷,乘勝進入諾曼底。
1347年攻佔法國的加萊。
1356年9月,普瓦提埃之戰,法軍大敗,法王約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眾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國索取巨額贖金。
1360年法國王子查理被迫簽訂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約》,把加來及法國西南部大片領土割讓給英國。
1364年,王子查理繼位,稱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為了奪回失地,改編軍隊,整頓稅制,緊張備戰。
1369年起連續發動攻勢,幾乎收復全部失地,1396年雙方締結二十年停戰協定。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後法國統治階級發生內訌之機,領兵進攻法國,10月佔領法國北部。
1420年,雙方簽訂《特魯瓦條約》,條約規定法國王太子的王位繼承權轉歸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之女結婚。這項條約實際上將法國分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國王太子查理分別統轄的三個部分。
1422年 法王查理六世與英王亨利五世先後去世,英方宣佈由未滿週歲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兼領法國國王。
1428年10月,英軍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要塞奧爾良城,形勢危急。法國人民組成抗英游擊隊,襲擊敵人。
1429年,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軍擊退英軍,解奧爾良城之圍。此後,法國人民抗英運動繼續高漲,英軍節節敗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蘭斯加冕,稱查理七世。
1435年 勃艮第公爵臣服於法王。
1453年10月,駐波爾多英軍投降,除加來外,法國領土全部收復。
至此,百年戰爭以法國的勝利而結束。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戰爭起因: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地公國。
       1066年諾曼地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英國從此在150年內宮廷裡全是說法語的盎格魯—諾曼貴族。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地。
       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地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仍然控制著法國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些地區。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兼諾曼地公爵、阿基坦公爵)因母親血緣關係,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著十分罕見的雙重角色:一方面他是英格蘭的國王,英國君主;另一方面,作為法蘭西的安茹伯爵、兼諾曼地公爵、兼阿基坦公爵,亨利二世無可否認是一個法國人,是法蘭西國王無可非議的臣子。作為國王,他是英國的統治者;作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願放棄法國國籍、放棄在法國的一切權利,否則他作為一個法國公民理所當然必須對法蘭西國王唯命是從。如果他那樣做就意味著:他必須向法國國王交還他作為法國貴族時所繼承的,比整個英格蘭還要富庶的大片法國領土——安茹、諾曼地和阿基坦等等。
亨利二世採取的是『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貴族,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嚴和權利慾的封建君主一樣,把亨利視為威脅,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戰勝亨利,奪回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
英法之間利害關係糾纏不清的混亂局面,在雙方的後代之間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百年戰爭的來臨。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歷代金雀花王朝的英國君主,理論上都是法國臣民,理應為法蘭西國王效勞。不僅如此,無論作為與法國王室歷代通婚的姻親之家,還是作為法國最強大的封建領主,一旦法蘭西王位出現空缺——老國王沒有兒子,或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合法的王位繼承人——法蘭西大大小小的貴族們為爭奪王位而明爭暗鬥的時候,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毫無疑問地擁有參與遊戲的資格!英國國王身兼法國貴族,同時還要是法國國王的姻親,參與法國王位的競爭可以說是既合理又合法!
於是在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   
在14世紀時,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地、曼恩、安茹等。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係,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衝突加深。因為佛蘭德斯表面上屬於法國,但實際上卻獨自行政,並經常與英國進行羊毛貿易。而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係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而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當時是僱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兵組成,統一由國王親自指揮,而法軍則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百年戰爭依局勢的轉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戰爭經過:

     關於這點..各大網站跟百科網站..其實都大同小異..我也想過是否要陳述出來..不過既然有弄到戰爭的時間點..就一並放上來~..(((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1337年-1360年)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首先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
然後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取得陸地上的優勢,並在圍攻11個月後成功佔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英國挾著勝利的餘威,在內維爾十字戰役當中,打敗蘇格蘭的入侵,並且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此役也大大地減少蘇格蘭對英格蘭的威脅。
1348年鼠疫((瘟疫))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直到1356年英國再度開戰,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隨即又在普瓦捷戰役利用相同的戰術再次擊潰法軍。而因為英軍的橫徵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結果法國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被迫於1360年於佈雷蒂尼簽訂極為不平等的和約——《布勒丁尼和約》,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1360年-1400年)是因為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佔的地區而發生的。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僱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在內政方面亦作出較大的改革,並整頓了稅制,以安撫民心。時機成熟後,他任命迪蓋克蘭為軍隊總司令,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英王為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佈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接地區。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1415年-1429年)是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啟戰端。在1415年,英軍於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佔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於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將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隨即宣佈自己為法國的攝政王,並有權於查理六世死後承繼法國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於這年死去。結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為爭奪法國王位,再啟戰端,百年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1429年-1453年),法國人民因為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游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游擊隊經常設置埋伏,捉拿英國的徵稅者,消滅英軍的部隊,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雖然於1428年10月,英軍與勃艮地派進逼至奧爾良,並包圍了此城,使得法軍形勢大為不利,但此時法國出現了一位千古傳頌的救星——聖女貞德,在她的指揮下法軍於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雖然貞德於不久後便英軍所捉拿,並以女巫罪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  
((其實對於聖女貞德..我是有滿多疑問處的..改天再另行發表..)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
於1441年收復香檳,
於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地,
後又於1453年奪回吉耶訥。
最後於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復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影響:
   
    百年戰爭,不論對英國或法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當時又是鼠疫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曾有一位西方歷史學家指出:「百年戰爭是一場持續百年的屠殺遊戲。當兩國的皇族及貴族為了自己所奪得的利益而慶祝的時候,那些痛失家園及親人的無辜平民卻只能在無聲地痛哭。戰爭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這種說法可謂一針見血,一語道破了這場戰爭的殘酷。因為這場戰爭是在法國的土地上進行的,法國變得滿目瘡痍,很多人民無家可歸,但法國最後亦因為這場戰爭完成了民族的統一大業,為其日後在歐洲大陸的擴張打下基礎。英國在百年戰爭後不但一無所獲,還喪失了幾乎所有在法國的領地,結果迫使其放棄陸上稱霸的企圖,轉而向海上發展,從而走上了海上帝國的道路……戰爭的結果:把英國人趕出法國,對兩個國家都是好事:若繼續留在法國,那麼法國人在領土和財富上所佔的優勢必然會阻礙分離的英國民族的發展;而法國民族被外國勢力佔領了眾多的領土,發展更是長期受阻。
   

地位:

  百年戰爭從中世紀中葉延續到十五世紀,其結束之年也被認為是中世紀結束的標誌之一。在戰爭過程中,雙方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都經歷了緩慢而深刻的轉變,戰爭的過程也促使交戰雙方的戰爭體制調整。
14世紀戰爭開始時,雙方主要採取中世紀西歐化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部隊。而作為遠征的英國一方,由於這種傳統兵役制限制了領主們對國王的效忠義務時間,在戰爭中開始採取更多的來自下層國民的僱傭兵以及相對應的長弓兵戰術,同樣對法國來說,持續而大規模的戰爭逼迫統治階層集結權力應付外敵,促使王室更重視自身的權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給下面的領主,因此當戰爭最終結束後,交戰雙方均先後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
在戰爭中英國的數次勝利,也被認為嚴重挑戰和打破了貴族騎兵在西歐占軍事壟斷地位的特點,自此之後,雖然在勝利國法國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戰勝騎兵的意識已經被全面普及,影響和促進了此後於15-16世紀步兵地位的進一步重大轉變。在初期的大規模會戰中,法國人堅持使用重騎兵正面衝擊,而到15世紀的阿金庫爾戰役中,他們也部分接受了對手的思想開始令騎兵下馬徒步戰鬥,可說明對騎兵和步兵地位在戰爭中經歷的微妙變化。百年戰爭中,代表著騎士貴族的法國軍隊在大規模會戰中屢屢失敗,最後由出身平民的聖女貞德鼓舞起士氣才取得最終勝利,也就標識著貴族騎士風範的退卻和民族戰爭意識的興起。((還是對聖女貞德這人進入英法戰爭的問題..感到疑惑..))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百年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為鎖鏈甲,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這種新裝備相對前者,事實上最顯著的價值即是針對射擊和刺殺為主的防禦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認為是英國大規模應用的長弓戰術所帶來的必然後果。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藥及火炮作為武器而取得勝利,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hsuzr整理分享於PLUS論壇)))



  相關網址:         
Hundred Years' War
eHistory     
Hundred Years' War((描述中古世紀戰爭))     
The Hundred Years War     
BBC歷史深度探討      
--------------------



其實相關的網站跟訊息滿多的..不過..基本上..我都附上外國的..雖然看的很累..但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坦白講..還滿喜歡eHistoryBBC這兩個介紹的內容
不過..對於戰爭史很弱的我來講..其實對其中有滿多困惑的..就如同出現的聖女貞德..和他後期的發展與軍事的延伸
..
更何況..內中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戰事..目前就先以主體來講..倘若以後有補充..會持續在底下發表
..
基本上..還是得慢慢的細看..若各位有任何意見或是建議..請多多指教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和平才是對的
戰爭一定是錯的
但是 在歷史上 看到很多的實際案例
有時戰爭是必要之惡
英法二國是愈戰愈強
雖然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但是 代價的背後  就是促成了國家的統一
如果沒有戰爭  法國統一就不可能完成
整個歷史的演進  可能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TOP

比中指的起源....

在英法百年戰爭末期,本來快戰敗的英軍,因為獲得了新的祕密武器一用紫杉(Yew)作成的長弓,而在英王亨利五世領導下,於阿金庫爾戰役中扭轉了劣勢。因長弓而損失了大量兵員的法軍,對英軍下了絕殺令,只要捕捉到了英國的弓箭手,法軍會將他們用來拉弓的右手中指斬斷,再將他們弔死。然而,法軍的宣誓並未嚇阻英軍的反撲。最後,法軍挫敗;據說,在法軍撤退的時候,所有的英國弓箭手將右手舉起,炫耀他們依然存在的中指,並大聲喊道:"See, we can still plug the yew! Plug yew!" (看哪!我們還可以拉紫杉長弓!拉弓!)據說,經過了久遠的口語流傳,逐漸轉變成為今天的比中指手勢與「操你」的罵人話。
-35.我也很對您hsuzr比一下!!並對您的專業有點懷疑!!懂不懂呀!

[ 本帖最後由 bobo710626 於 2011-4-6 05:21 編輯 ]

TOP

我是覺的戰爭導火線是出現在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後
英王愛德華三世企圖以近親身分繼承王位,但最後由腓力六世奪冠。
愛德華三世於是宣戰,要搶回其王位。
而英格蘭受到弗蘭德爾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的支持,軍隊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雇傭騎兵組成,國王親自指揮。
蘇格蘭和羅馬教宗則支持法國,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


另人玩味的是...原本是英法戰爭 卻又加入了其他莫名其妙的參戰國家

但英國在跟法國打百年戰爭時期也在跟蘇格蘭打第二次獨立戰爭...
只是沒想到蘇格蘭在這場百年戰爭之後約300年就跟英國合併了
而百年戰爭開打前期 英法是同盟狀態 而蘇格蘭跟英國還在打第一次獨立戰爭
一直到法國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繼承權的問題才開始影發百年戰爭     
而這場百年戰爭出現了許多新式武器以及新的戰術

至於戰爭後期的聖女貞德
貞德原本是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她聲稱在十六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嘉烈和聖凱瑟琳,
從而得到「神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佔領的法國失地。
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於1429年解奧爾良之圍,成為了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後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
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於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而貞德因為戰敗回城被自己人出賣導致被勃艮第人俘虜
當時有關俘虜的慣例是..只要俘虜的家人能付出贖金便能將他贖回俘
但法王.查理七世卻沒有努力進行援救  導致她被賣給英國
最終被以異端學說的巫女等罪名被燒死....
但也因為貞德的死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 助使法軍作出大反攻
在她死後的20多年    法軍大勝    百年戰爭結束。


PS.
B大所說的 中指得起源有很多種故事的說法  百年戰爭也是其中之一

TOP

回復 3# bobo710626 的帖子

一.首先感謝你對我的指教..戰爭史的東西..我確實是新手..我也已經說過..請看我的心得..
二.在你回覆文章時候..可否有看到置頂的版規..違反第三項..因此被扣金..
三.另註冊滿一年加倍扣金..
引用:
『歷史討論園地』 版規:


1.嚴禁張貼超連結及以任何形式宣傳/張貼其他論壇名稱,違者一律-100金移帖


2.發言嚴禁牽涉當代政治議題(包括當代政治人、事、物),違者一律屏蔽+警告並-100金


3.違規灌水-包含回覆不足10字、注音文、制式回覆帖子及複製他人回覆,一律-35金 (違規灌水定義請參照PLus論壇教學及規則)


4.不得有人身攻擊,口出穢言以及惡意批評,違者一律-50金


5.不開放上傳任何圖片附件,違者一律-25金並移帖


6.發帖時請勿點選圖標,違者一律-20金並移帖


7.嚴禁洗版;每24小時不可回覆超過10帖,違者以灌水論


8.請一律以正體中文(繁體)回帖,違者-20金


9.P1及註冊1年以上加倍扣金


另至於你對我比中指..我已經呈報上面管理者處理..基本上..你PM告知修改文章後..會撤銷扣金..不過你既然送我大禮了.
那我請管理者處理.也已拍照存檔..保留證據..以上~謝謝
引用:
Mayday:會員bobo710626 因出言污辱版務人員,現禁言3日予以警告,再犯即永久禁訪。(2011/04/07)
[ 本帖最後由 Mayday 於 2011-4-7 02:21 編輯 ]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引用:
原帖由 jojo1010 於 2011-5-20 13:06 發表
說的太好了!比了那麼多年的中指.終於知道是為何了!感恩!
這個比知道百年戰個鳥有用多了!
PS.bobo大你挺正的...
若是不想了解英法百年戰爭史 麻煩請不要回這種令人看不太下去的文
把妹..麻煩您請到型男索女等交友區塊...
若是研讀歷史 麻煩請說出感言.....
賺積分 麻煩請到各大版區參與活動
這裡是歷史區.....不是交友區
若您對歷史有疑問或是有意見 請回文或PO文  
我想這個版區 會有很多歷史高手會很樂意的回答您

況且 比中指的傳說有許多   
百年戰爭英國弓箭手的傳說也只是當中的一種說法
說法一:
英法戰爭時,英國的長弓兵相當的強悍,讓法軍相當頭痛,因此法國君主向軍中弟兄說,如果打敗英軍,要將所有的英軍長弓兵的中指砍下來,
但到了最後,法軍還是輸了,此時英軍全數舉起他們的右手,並比起中指來炫耀他們的勝利並羞辱法軍,此後比中指就被當成羞辱別人的象徵!
PS.(英法百年戰爭時,每一場戰爭都有貴族在現場紀錄,卻沒有任何的紀錄支持這個傳說)
說法二:
 源自美國手語
 手語對人比中指 = I hate you.

說法三:
根據古羅馬文獻記載,比中指被視為侮辱人的手勢。此手勢很像erect penis,
古羅馬視erect penis的image為對抗邪惡法術的護符。
因此,向他人比中指在當時並無sexual insult的意思,而是取笑以大欺小或無力面對公平競爭的人。

而在手語中舉起中指代表哥哥,取其將會成為家庭支柱之意。

另外一個跟中指雷同的傳說...著名的V字勝利手勢,據傳也是百年戰爭時期的阿金庫爾戰役戰鬥開始。
由於法國人鄙視英國弓箭手的低微,戰前宣稱說一旦抓住俘虜會剁去其兩個手指讓他們一輩子不能再射箭。
而戰鬥結束後,英國弓箭手紛紛叉開雙指向對方炫耀自己仍然完好,從此也就成了表示勝利的手勢。

TOP

引用:
原帖由 bobo710626 於 2011-4-4 16:13 發表
比中指的起源....

在英法百年戰爭末期,本來快戰敗的英軍,因為獲得了新的祕密武器一用紫杉(Yew)作成的長弓,而在英王亨利五世領導下,於 ...
其實 英國的長弓兵 並無法真正的對法國騎士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長弓射程雖遠 但是英軍的箭矢太爛了(不是鐵箭頭) 根本無法穿透重裝騎兵的裝甲(板甲 厚達2公分)
不然 英軍絕不會有阿金庫爾開打前的求和 英軍長弓將上鐵箭頭對鐵甲的貫穿力約1.6公分
在這場戰役中 長弓兵的定位 對比殺傷 掩護步兵反擊才是他們最主要的任務
阿金庫爾戰役 只能說 英軍占有地利之便 而法軍顯得莽撞無紀律
而最後 也不會是法軍贏得百年戰爭 雖然法軍引進火砲
但主宰戰爭的還是法國騎兵

之前在奇摩知識家 看到有人說 長弓兵因為是拋射 因為有重力 所以更具威力
這應該是錯誤的觀念 下墜的時候固然有重力加持 但是在上升的時候 不也是受到重力的拖累
另外 拋射的缺點就是 因為角度的關係 裝甲的相對厚度會增加 長弓對甲冑的貫穿能力會降低
要發揚長弓對甲冑的貫穿力 直射是最有效果的 但為了要發揚長弓的射程 就只好犧牲貫穿能力
英國人的戰術 應該是以長弓兵為中心做掩護 步兵圍繞著長弓兵做運動
覆蓋式的箭海 應該可以降低騎兵的衝擊 雖然無法有效殺傷重騎 但騎兵要維持衝擊陣形並不容易
只要能夠降低重裝騎兵的衝擊力 那麼重裝騎兵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

[ 本帖最後由 s100104 於 2011-5-21 14:48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