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不明] 九大克隆動物:首只克隆印度野牛不幸夭折[9P]

九大克隆動物:首只克隆印度野牛不幸夭折[9P]

1996年,蘇格蘭的研究人員用一只成年羊的體細胞成功地克隆了一只小羊,名為“多莉”,這一消息震驚了世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多莉后來患上了關節炎,之后又患上了無法治愈的進行性肺病,在6歲時被執行“安樂死”。多莉的出生和死亡引發了一場關于動物克隆的倫理問題的辯論,爭議一直持續到今天。一些人認為克隆是拯救某些瀕臨滅絕物種的唯一希望。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看起來似乎是牛和水牛之間的交叉物種。他們棲息于柬埔寨、老撾、中國、印度、尼泊爾和越南等地的亞洲熱帶林地。由于人類侵占了它們的野生棲息地,它們的數量正在減少。2001年在美國愛荷華州,一頭美國牛生下了一頭被稱為“諾亞(Noah)”的克隆野牛。諾亞最初表現出了良好的狀態,培育它的一位科學家告訴CNN記者:“諾亞出生后12小時內,能夠獨自站立,並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新環境。”但在出生48小時后,諾亞就因患上腸道疾病而​​死亡了。





瀕臨滅絕的歐洲盤羊,又稱為歐洲野羊,該動物于2001年在意大利首次被克隆。由于在科西嘉島、塞浦路斯和撒丁島的地中海島嶼的原始棲息地受到了威脅,歐洲盤羊差點在一個世紀前就滅絕了。科學家使用與克隆“多莉”羊同樣的技術克隆了一只歐洲盤羊: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黑足鼬在2006年通過體細胞核移植技術首次被克隆,當時是為了進行人類醫學研究,然而,克隆技術或將拯救這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黑足鼬是北美最瀕危的哺乳動物之一。黑足鼬喜歡吃的草原犬鼠數量減少了,農民常常指責黑足鼬破壞農作物,導致黑足鼬的處境艱難。





水牛也被稱為亞洲水牛,它們喜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泥濘水域,它們吃水生植物和草原牧草。在亞洲,水牛主要用來作為勞動力。2005年,廣西大學傳出喜訊:一頭克隆水牛平安誕生,它不僅是世界首例成活的體細胞克隆水牛,也是世界首例成年體細胞克隆水牛。





獼猴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東南亞和中國。它們是社會性的動物,雌性占主導地位。在2000年,科學家克隆出了一只名為“特拉(Tetra)”的獼猴,它是世界上第一只成功克隆的靈長類動物。克隆特拉所采用的方法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完全不同,克隆獼猴采用了胚胎分裂的方法。





爪哇野牛,別名白臀野牛,也被稱為印尼本地牛,它們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野生牛種。爪哇野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因為爪哇野牛的數量在過去的15年至20年里減少了約85%。2003年,為了保護該物種,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冷凍20多年的爪哇野牛皮膚細胞成功克隆出了兩頭爪哇野牛。克隆小牛的遺傳物質來自聖地亞哥動物園瀕危物種繁殖中心,這家動物園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發起名為“冷凍動物園”的計劃,共采集和冷藏了數百種動物的細胞和遺傳物質。





非洲野貓分布于非洲和中東,體型比一般家貓小。非洲野貓是第一個被克隆的野生物種之一。美國新奧爾良的奧杜邦瀕危物種研究中心(Audubon Center for Research of Endangered Species)的研究人員在2005年宣布,他們的克隆野貓孕育並生下了兩窩小貓。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貝特西博士(Dr. Betsy Dresser)說:“通過改進克隆
程序,然后鼓勵克隆動物生育,我們可以拯救野生動物的基因。”





2000年,最后一只比利牛斯北山羊在西班牙死去,該物種被宣布已滅絕。但在2009年,科學家利用保存的最后一只比利牛斯北山羊的DNA克隆了一只新生的羊,但出生后不久就死于肺病。這是科學家首次使一種已滅絕的物種“複活”,雖然只存活了很短的時間。





白尾鹿在北美極為常見。盡管如此,美國得克薩斯農業和機械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3年克隆了首只白尾鹿。這一成果被認為在瀕危鹿種保護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在美國,農場主養更多的白尾鹿是為了發展狩獵行業,這是因為狩獵行業使農場主有利可圖,可以比畜牧業賺更多的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