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早戀”涉性,家長怎麼辦?

“早戀”涉性,家長怎麼辦?



廣州日報
B11 |  健康·心理 |  By 伍君儀    2012-07-22

編譯 伍君儀
★專家認為早戀並非科學的概念,令青少年備受壓力★失戀對孩子可造成毀滅性打擊,容易出現自殺和報復★青少年性濫交影響學習,很多女孩的性行為並非自願愛的感覺,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普遍體驗,青澀歲月的愛情將成為他們一生的回憶。現在人們受教育的時間延長,結婚越來越晚,但青春期卻不斷提早,令愛與性的初體驗日益豐富。

然而早戀是很多家長忌諱的話題,性愛更是禁區中的禁區。事情一旦發生,卻是誰也無法否認的現實。家長一竿子打死的態度只會失去對子女的影響力,專家建議不如在愛與性的問題上加以引導,讓孩子的感情生活更加安全。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瑪麗·C·拉米亞博士認為,孩子的愛是一種迷戀——他們會花很多時間來想對方,希望對方對自己也有相同的感覺。與成熟的愛相比,迷戀是淺層次的吸引,喜歡的是對方的外貌,或者以為對方能給自己提供什麼好處。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E·皮克哈特稱,戀愛的青少年希望花所有時間和對方在一起,把其他朋友都晾在一邊。兩人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感覺自己是不完整的。當彼此關係出現風吹草動,兩人就十分警惕,很容易為一些小事情而傷心,出現週期性的沮喪,原因是害怕失去對方——這是戀愛的代價。

大多數青少年的戀愛關係沒能持續,很少有人與初戀情人結婚,因為青少年談戀愛不是為了擇偶,而是為了快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退休名譽教授南茜·卡利什博士調查了1600名年齡從18歲到92歲的人,發現其中56%不願意重拾初戀。儘管如此,愛的初體驗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一生中唯一的真愛。儘管他們後來找到滿意的伴侶,但在婚姻中總感覺缺少了什麼,仍然思念著初戀情人。他們說,如果年輕時與初戀結婚,婚姻才算美滿。

早戀:家長的反對無效Amy(化名)是廣州市第25中學的初中生,不但人長得漂亮,學習成績也很好,還是音樂代表。她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戀愛,上初一後與前男友分開,然後與另一個班的蘇同學相戀。媽媽一直反對她戀愛,要求她把心思放在學習和考試上,令她心情抑鬱,把QQ簽名改成死亡的墳墓,還寫了一封遺書給前男友。

200915日,Amy和蘇同學在街上拍拖被媽媽發現,媽媽當著多個熟人的面強行拉女兒回家。當天夜裡,母女倆發生激烈爭吵,萬念俱灰的Amy從自家所在的第8層樓縱身一躍……有的父母沒有把子女情竇初開當回事,貶之為早戀”——“小孩子懂得什麼是愛?然而,他們卻樂於聽見子女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卡利什稱,如果愛父母是真愛,那麼少男少女之間的愛難道是假的?

孩子戀愛,更多的父母十分關心甚至擔心。他們不希望孩子太早涉及人生大事,怕孩子遇人不淑,擔心有不軌的行為發生,特別是性的方面。因此,他們不同意子女戀愛,甚至嚴格禁止。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學者李陽等人認為,早戀不是科學的概念,卻幾乎成了不正常、不良學生的代名詞,被貼上早戀標籤的學生承受了嚴重壓力,建議用親密同伴關係異性友誼等詞語代替。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成熟的中學生相互喜歡、傾慕並帶有獨佔性和性訴求的情感是理性、成熟和負責任的,與成人之間的戀愛是沒有不同。

皮克哈特稱,這些父母沒有認識到早戀也有積極的一面:小情侶長時間黏在一起,就不會濫交、參加狂野派對等,少惹了許多是非;他們在社交上會比其他孩子更成熟;他們從戀愛中學習如何戀愛,為未來的親密關係做好準備。

最起碼,戀愛中的孩子情緒高漲,第一次有機會愛一個父母以外的人,增強了獨立性。
皮克哈特認為父母的反對反而強化孩子的愛情。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如果支援和包容子女的戀情,例如歡迎對方來家裡做客,在他們感情遇到波折時願意傾聽、給予同情,在性行為方面提供指導,那麼孩子會聽父母的話。如果盲目反對,父母連施加影響的機會都沒有。

失戀:警惕自殺與報復
東莞某鎮一中學兩名學生戀愛交往一段時間後,女生提出分手,男生一直不同意。200712月,男生將女生帶回家裡,用手機強行拍下她的裸照和一段視頻,以此要脅她不要分手,她在惶恐之下同意複合。後來男生多次約會她都被拒絕,於是產生了報復心理,在QQ群內猛發她的豔照和視頻,還注明她的真實身份。男生被女生告上法庭,最終被東莞市法院以侮辱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只要戀愛,就有失戀的可能。皮克哈特以中學生為例,稱他們要不感情出了問題而分手,要不考上不同的大學後無法克服距離問題而各奔前程。戀愛的結束少有順利的,至少有一方感到很受傷,特別是被甩的一方,感到痛苦、無助和被背叛。

失戀後,女孩會因為傷痛而出現抑鬱,最糟糕的情況是傷害自己——“沒有他我活不下去!”“我再也不會愛別人了!傷心的她們會找閨密、父母傾訴,從而得到社會支持,有助於走過這一段艱難的歷程。

相比之下,受過更多磨礪的男孩容易壓抑受傷的情感,不習慣敞開心扉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多獨自應對。通常男孩墮入情網比女孩更深,也許他們比女生更渴望感情上的親密,而女生在成長的歲月中已有閨密相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種需要。因此,被甩後男孩可能反應過激,把失戀的傷痛轉化為憤怒,出現報復行為而傷害別人——“她就是為了傷害我的!”“她會有報應的!大人們經常低估失戀的影響,漫不經心地跟孩子說沒什麼大不了
然而初次失戀對一些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可能令他們產生自殺的衝動。因此,美國青年村組織的專家克莉絲汀·蘭德斯提醒家長注意觀察子女飲食和睡眠有無改變,有沒有過分憂慮男友或女友的想法,發現任何不妥就要和子女談心找出原因。皮克哈特建議家長多鼓勵失戀的子女說出痛苦的感受,讓他們明白愛是有風險的,我們所愛的人傷害我們最深,注意不能用自己付出的愛來衡量對方的愛。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芭芭拉·格林堡博士建議,失戀的孩子不要只關注戀愛,而要尋找其他的興趣愛好,而騷擾和跟蹤女生的男孩要看心理醫生。

性愛:濫交的孩子學習比較差2008年的一天,一名15歲的陽江女中學生在姐姐的陪同下,走進了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驗血檢查發現HIV陽性,證實染上了愛滋病。據介紹,她是當時該院收治過通過性接觸感染愛滋病的患者中年紀最小的一名。原來,不諳世事的她竟然有多個性伴侶,初中未讀完便輟學了。

大多數青少年在戀愛中會用性的親密來鞏固彼此感情,這被認為是早戀的弊端。據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的調查發現,美國有45%的女孩認識一位元朋友或者同伴曾經進行性交或者口交,而且不是自願的。

很多人相信,涉性的青少年學習不好,考上大學的機會也比較少。美國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社會學家比爾·麥卡錫與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家埃裡克·格羅德斯基研究了十幾歲的孩子後發現,有穩定情侶關係和性生活者在學習上與節欲的學生沒有什麼差別,包括學習成績、上學出勤率、升讀大學率等,被勒令停學的情況也不多。然而,性濫交的學生成績較差,他們不太喜歡上學,被停學、開除的機會較高,升讀大學的機會較低。

美國犯罪心理學家薩曼塔·斯梅瑟斯坦因博士認為,上述研究沒有得出性生活不檢點就是學習不好的原因,因為性與學習上的表現可能有著更深層的共同原因,人們應該關注性濫交的孩子是否有其他的問題。

在性的方面,蘭德斯建議家長:●在深思熟慮後,儘早跟子女談戀愛與性問題。最好在9~10歲,最晚不要超過12歲,趕在戀愛的苗頭發生之前。讓孩子明白拒絕是他們的權利,提醒口交也屬於性交(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不以為然)。

●很多壞事情往往是沒有想清楚就做,因此要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合適的,什麼行為絕對不能做,例如向異性發送不雅照片,可抓住名人醜聞曝光的機會進行反復教育。

●父母有權知道孩子手機的密碼,不定期檢查孩子的手機,查看短信內容。提醒孩子發淫穢短信是違法行為,會被員警調查。孩子不守規矩的時候,父母有權剝奪他們使用手機的權利。


●同伴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大,青少年也最看重同伴,因此家長要認識子女的朋友,必要時介入,勒令子女遠離損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