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龍種金魚的起源

龍種金魚的起源

  我國大約在明朝十五世紀中期,養殖的文種金魚中,就發現了一側或兩側眼球略有突出的個體。一開始基本上將這種個體予以淘汰。
  但是到了1592年(壬辰---龍年,是年清太宗皇太極出生,倭夷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廣州富商郭某用瓷缸深水飼養的文魚中,發現了兩眼顯著突出的個體。當時將這種個體附會為龍神下凡,而傳得沸沸揚揚。雖則該富商的龍神並沒有繁殖出凸眼的個體。但很快有好事者將原本應淘汰的凸眼金魚作種,培育成新種---龍睛。這種魚因為神秘的背景(現在的眼光看,那算是迷信炒作),而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
  古代上流社會多半是文人,很推崇“墨”色,但由紅龍睛穩定出墨龍睛,居然遲至1893年,經曆了整整300年的變遷才完成。
  早期的龍睛眼睛發育得並不好,離產地較遠的北方地區,就很難得見到正品了。甚至把只凸一眼的魚,也作為“獨眼龍”進行售賣。日本當時已經引進了中國金魚,但開始也是將眼球突出的個體淘汰掉,直到了解到中國已定型出龍種,才轉而肯定出目金這個品種。
  在龍種出現後僅僅4年,金魚中的另一重要系統---蛋種,也萌芽了。並且在1726年(清世宗雍正四年)獨立培育出了蛋種的龍睛,不過有關的資料現在已經相當稀少。
  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龍年,是年鄧小平出生)。清二帝的老師翁同和逝世,光緒帝的情緒甚為低落。而當時宮廷中飼養金魚的把式,正好培育出一個新的品種----朝天龍。該魚最初是在光線較暗的瓷缸內飼養的蛋背龍睛中,發現了眼球向上翻轉的個體。然後選擇這樣的個體交配。逐漸穩定出獨特的品種。也有傳說是將其飼養在黑暗環境中,在上方開一小孔,日久天長,代代相傳而形成了這一奇特色相。此魚取名“朝天龍”亦有仰望天子之意。
  因當時皇帝情緒不穩定,清宮中的太監,將皇帝引去看魚的時候,還戰戰兢兢。但是光緒帝見到新培育出的“朝天龍”後,龍顏大悅。因此這種魚後來得到了宮廷的極大重視,不過也間接的導致了原種“蛋背龍睛”這個品種的萎縮。僅僅7年後,清朝覆滅,蛋背龍睛散落至幾乎絕種。而“朝天龍”這個品種,傳說一度也僅剩最後一缸。但因其獨特的媚眼,最終保存了下來,不能不說是一件幸事。
    新中國建國以後,龍種金魚除了龍睛珍珠、望天球等罕見品種逐漸恢複元氣以外,還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成果---蝶尾。大約8、90年代,蝶尾在市面上普遍出現,與皇冠珍珠等品種一起,將金魚帶入了一個高潮期。特別是其中的熊貓蝶尾,為人所津津樂道。價值幾乎與許祺源大師所培育的鵝頭紅等量齊觀。
     熊貓蝶尾的培育者是福建水生所的林學明,但他一直沒有完全公開培育的過程。僅知道是藍蝶尾和墨蝶尾雜交而成。原理可能是利用墨蝶比較穩定的體色遺傳去穩定容易腿成白色的藍蝶,形成較為穩定的黑白體色。不過現在國內的媒體和受眾,對熊貓蝶尾的關注,一般比較集中在該金魚創下的價格上。對該魚的作者和產生過程並無關心。由此可見,這種魚的風潮過後,應該沒有進一步提升品質的可能性了。
     傳統上將金魚分為4大族類:草、文、龍、蛋。後來又有學者將以望天為代表的蛋背龍睛類金魚,單獨劃分為:龍背種。也就是5類劃分法。而日本對金魚的劃分,是按體型劃為:和金型、琉金型和蘭壽型3類。國際上接受日本分類的比較多。
     將來金魚的種類劃分,很可能統一為3類:草、文、蛋。因為這種劃分,依照單尾鰭、雙尾鰭、無背鰭的特征來定義,簡單明了,除了金蘭子一種以外,沒有模糊不清的過渡類型。而龍睛,過去因為中國人對龍的特殊崇拜,將這種變異的重要性人為拔高了,實際上龍睛和水泡、絨球等變異應該是同一地位的。盡管取消龍種會造成文種家族的相對龐大,但是這樣比較有利於和全世界習慣的接軌。
  即使將來龍種的劃分消失了,但我相信,龍族還是一樣會發揚光大,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TOP

感謝您分享造福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