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教皇的異端屠殺

教皇的異端屠殺

  「只管把他們統統殺光,讓上帝去分辨誰是他的子民。」,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1179)開始對此進行立法,成為後來十字軍對阿爾比派(Albigenses)鎮壓的法律依據。阿爾比派教派在信仰上不同於傳統的基督教正統信仰,而是吸收了摩尼教的許多觀念和儀軌。
  阿爾比派(卡塔爾派)(Cathar) ,這一派信徒譴責世俗,自稱是純潔的所以又稱“清潔教派”(Cathari)。本是巴爾幹半島上 的一個教派,他們反對神職人員稱為"完人",反對神職人 員擁有財產,這些教派在信仰上不同於傳統的基督教正統信仰,而是吸收了摩尼教的許多觀念和儀軌。因以法國阿爾比城(Albi)為主要活動基地,故名。其淵源可追溯到3世紀的摩尼教。在東歐以7世紀亞美尼亞的保羅派和10世紀保加利亞的鮑格米勒派為代表;在西歐以阿爾比派為代表。這些教派都強調持守“清潔”(希臘文Katharos),反對腐化,因而得名。
  大約於1145年傳入阿爾比,後傳遍蘭多克省(Languedoc)。12、13世紀,盛行於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相信善惡二元論和厭世的摩尼教;認為有兩神即善神和惡神,一切皆兩神衝突的結果,善神造靈魂,惡神造肉身,肉身束縛靈魂;堅持極端嚴格的道德教義,摒棄婚姻、生育、飲食、戰爭以及崇拜時的一切物品,拒絕使用一切動物品。怹們認為基督不是上帝,而只是最優越的受造者,是具有肉身幻影的天使,故他的肉身並不具有實體,既沒有死亡,也無升天;基督的救贖事工僅僅蘊涵於他的教導中。
  聖靈也是受造者,是眾靈(包括天使和人的靈魂)的首領;反對天主教會的儀式和組織,不承認教會的權力,譴責教會聚斂財富,斥教宗為魔鬼,號召打倒天主教會和隱修院;拒絕聖餐;認為一切物質皆惡;將教徒分為兩等:“完人”,即接受聖靈的洗禮並嚴格遵守道德生活的人,以及普通的“信徒”。與當時羅馬教會的神職人員的行為有強列衝突,但深得反對腐敗的基層人民支持。自1165年以來的大公會議均譴責該派,但該派傳佈廣泛。教宗英諾森三世(InnocentIII)曾試圖以通信和派遣使節的方式遏制該異端的發展,但是受到阻礙。阿爾比派在法國南部圖盧茲郡受到貴族的同情,反對羅馬教庭。
  1208年,教宗使節卡斯特爾諾的彼得(Peter of Castelnau)在圖盧茲伯爵府中被殺,雙方矛盾激化。教宗英諾森三世發起聖戰,並宣佈凡參加討伐異端的十字軍都不受國家法律約束,他們過去及將來所犯的罪都得到教會赦免,所欠的債不用付息。
  法國北部貴族垂涎南部的財富,紛紛加入。其時法王腓力二世僅同意讓諸侯接受徵召,未親自參與組織十字軍加以討伐。1179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宣佈阿爾比派為異端,動員西歐各國對異端的暴力鎮壓。
  1213年,阿爾比派遭到決定性的戰敗, 十字軍大肆屠殺劫掠法國南部。在他們攻入比塞埃城時, 感到無法區別誰是異端份子,隨軍的教皇特使便指示說:「只管把他們統統殺光,讓上帝去分辨誰是他的子民。」
  這次暴力鎮壓經歷20年(1209~1229),許多富庶的城市化為廢墟,田園荒廢,經濟破壞,阿爾比派及法國南部的貴族勢力都被摧毀。 經過20年的戰爭,於1229年雷孟七世(Raymond VII)簽署摩城條約,雙方敵意結束,後又發生數起叛變,在其領導人物處以極刑後被殘酷鎮壓而失敗。其中最後也是最血腥的一次發生於1245年的蒙茨格爾(Montségur)城堡攻防血戰,蒙茨格爾被十字軍攻破有220名拒絕放棄他們的信念成為火燒烈士 。1233年教宗格列高利九世指派多明我修會的宗教裁判所最終滅絕該派,至14世紀末期,該派消失。
  征伐阿爾比派十字軍是中世紀教皇犯下罄竹難書的異端屠殺中一樁最為殘酷、野蠻事件,十字軍經過多年流血犧牲,並在法國漫步燦爛文明遭破壞的代價下,才取得勝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