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

  話說黃帝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在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中,黃帝、炎帝兩部落聯盟與蚩尤部落聯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東南涿鹿山一帶,一說今河北涿州,還有他說)的作戰。
  黃帝在阪泉之戰中戰勝炎帝在中原地區初步取得領導地時.活動於今河北南部及山東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為首的兩個部落聯盟,逐漸發展壯大。蚩尤部落聯盟,相傳由81個氏族和9個部族組成,史稱「九黎」。為爭奪生存空間和領導地位,它不斷向中原地區擴展,與主要活動於黃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聯盟首先發生衝突,並將其擊敗。炎帝向黃帝求援。炎、黃兩大部落聯盟,遂聯合起來共同與蚩尤部落聯盟進行鬥爭。經多次作戰,最後在涿鹿之野展開決戰。蚩尤戰敗被殺。九黎殘餘一部退向南方,一部歸並於少昊部落聯盟。
  此後,黃帝繼續進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戰,「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咸服」。黃帝在中原地區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加速了各部族的融合,為華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黃帝則被後人尊崇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TOP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
“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
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
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
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
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
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佔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
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
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
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鴞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
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于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
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
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
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
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並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文獻資料: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應龍畜水,蚩尤與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令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山海經·大荒東經》載: “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繹史》卷5引《黃帝內傳》雲: "黃帝殺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維之功。"

《管子·地數篇》雲"黃帝戰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莊子·雜篇》雲"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血流百里。"

《史記》載"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殺蚩尤"。

《路史.後紀四》曰"傳戰執尤於中冀而殊之,爰謂之解。"沈括《夢溪筆談》卷3: "解州鹽澤,鹵色正赤,俚俗謂之蚩尤血。 "

《史記·正義》引《龍魚河圖》云: "問之五胥,乃立五旗五軍,具四面攻之,三日而後得志。傅戰擒蚩尤於中冀,而誅之,爰謂之解。
以甲兵釋怒,用大政順天思敘,記於太常,用名之曰絕轡之野,身首異處。" "遂殺蚩尤" ,"流血百里" ",蚩尤血" ,"身首異處。"足見戰爭的激烈和嚴酷性。

《雲復七簽·軒轅本紀》還載: "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 宋山之上,後化為楓木之林。"

《山海經·大荒東經》載: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青蛇,有木生山上, 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之桎梏,是為楓木。"

《山海經·大荒南經》載: "楓木,蚩尤所棄之桎梏,是為楓木。"郭璞注云: "蚩尤為黃帝所得,械而殺之,已摘棄其械,化而為樹也。"

《軒轅本紀》: "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後化為楓木之林。"

《 南方算術狀》:“楓人,五嶺之間多楓木,歲久則生癭瘤,一夕遇暴驟雨, 其樹贅暗長三五尺,謂之楓人。越巫取之作術,有通神之驗。"

《述異記》更記述了楓木成精變為人形的靈怪傳說:“南中有楓子鬼,楓木之老者,為人形,亦呼為炎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