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遺尿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遺尿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2014年03月01日      家庭醫生線上  


遺尿症(enuresis)是指小兒5歲後夜間(伴或不伴白天)不自主的排尿。正常小兒1歲左右白天已能自行控制排尿,但夜間仍難免尿床。據調查4.5歲時的尿床者約10%-20%,9歲半約5%,15歲時2%仍尿床。男女性別比3:1。

本症有原發和繼發兩種,前者指兒童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發展遲緩,生後從來不能控制排尿;後者指兒童曾經形成過控制排尿的能力,後來又出現遺尿。本病按病因又可分為功能性遺尿和器質性遺尿兩種,小兒多屬功能性遺尿,約占遺尿症75%-80%,預後較好。

病因

1。遺傳因素 部分患兒有家族史。國外報導30%-50%患兒父母單方或雙方有遺尿史,且發現單卵雙胞胎同時遺尿者較雙卵雙胞胎高,國內有類似報導,提示本病與遺傳有關。

2。神經系統發育不全 有研究發現,患兒膀胱容積較小(小l/3),膀胱肌肉控制排尿機能差。患兒睡眠過深,中樞神經抑制過程佔優勢,膀胱充盈時的刺激不能使中樞興奮,患兒難以覺醒。遺尿症兒童常見有異常的腦電圖,最普遍的是異常的慢波。遺尿患兒少數智商偏低,也說明有神經發育不完善的因素。

3。社會心理因素

(1)劇烈的精神刺激 如意外災害、家庭破裂、親人亡故、剝奪母愛、失去親人照料、居住環境變動引起兒童焦慮驚恐、精神過度緊張引起遺尿。許多患兒在上學考試、激烈運動,過勞後加重。有的兒童因親子衝突,出自報復心理和為取得父母的關心而遺尿。據調查有1/3以上患兒有心理因素存在。

(2)個性和行為特徵 本病好發於膽怯、溫順、被動、孤僻、情緒不穩、過於敏感和易於興奮的小兒。此外長期遺尿羞於見人而離群獨處,日久形成自卑內向性格,做事缺乏信心,行為退縮。

(3)不良的教養態度 在排便訓練中,父母過分嚴格(厭惡兒童的大小便,嚴格規定孩子的排便時間)或過分遷就(忽視排便訓練)導致兒童不能自主排尿。或者兒童失去愛撫、受虐待、打罵責罰,尤其是偶爾遺尿受到家人訓斥,睡前被警告不許尿床,反而加重心理負擔,起到暗示作用而加劇遺尿現象。

(4)其他 冬天寒冷,保暖不足,皮膚血管收縮,不顯性失水減少,晚餐多飲或吃稀飯排尿增多也是誘發因素。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