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三分樂趣七分安全,PORSCHE Media Driving Academy 2015泰國體驗(下)

三分樂趣七分安全,PORSCHE Media Driving Academy 2015泰國體驗(下)


雖然Cayenne S E-Hybrid和Cayman GTS是定位、設計、動力驅動配置都截然不同的產品,唯一共通點就是具有PORSCHE的性能賽車基因與科技,但可千萬別以為駕控回饋感受大同小異,兩者的物理特性可會呈現在煞車、加速、過彎等動作上!


基本上現在的車輛,共分為FF前輪驅動、FR後輪驅動、4WD四輪驅動、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RR後置引擎後輪驅動等五種,而在PORSCHE的產品陣容中,除了FF之外其他四種全部包辦,撇開動力規格和定位的不同,無論Cayman GTS、911 Carrera GTS Cabriolet、911 Turbo、Panamera S、Cayenne S E-Hybrid、Macan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動態表現,當然不僅車輛設定和結構上的差異,無法打破的物理慣性亦有明顯差別。

各種驅動模式的差別
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所謂前輪驅動,英文為Front Engine Front Wheel Drive,簡稱FF,顧名思義就是靠前輪帶動車子前進,說用拖的也沒錯,這種設計除了節省空間、好開外,機械結構上也變得更簡單,但卻有轉向不足的特性。

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這算是最為人熟悉、且從192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的驅動模式,英文為Front Engine Rear Wheel Drive,簡稱FR,因為引擎在前驅動輪在後,採用推動車輛所以更有力,且迴轉半徑也比較小,不過轉向過度卻是一大缺點。

4WD四輪驅動:最早問世的四輪驅動系統,出現在1826年的英國蒸氣車時代,結果將之發揚光大的是美國WILLYS與英國LAND ROVER的越野車。這種模式多增加車身重量,但因為是四個輪子均具備驅動功能,所以操控性更佳;不過增加重量影響油耗和性能表現是一大缺點。

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Mid Engine Rear Drive簡稱MR,也就是中置引擎後輪驅動,這種結構為引擎放置在車身的中央部份,因此車身配重相當好,行車時擁有優異的操控性及穩定性;由於配重佳過彎時轉向精準,反應也比一般車來得敏銳。不過若於高速過彎時後輪開始側滑就會發生轉向過度。

RR後置引擎後輪驅動:所謂RR就是Rear Engine Rear Drive的縮寫,即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優點是重量集中於車尾可讓驅動輪抓緊路面,因此加速表現非常出色,同時減速制動時重心獲得不錯的平衡性。然而因後輪慣性力道大,故過彎加速會產生梗為明顯的轉向過度。





所以在「PORSCHE Media Driving Academy 2015」中,首先是讓大家體驗急煞後順著方向盤轉動方向閃避障礙物,在重踩煞車踏板時便會感受到踏板產生劇烈震動,此乃ABS開始作動,四輪於短時間完全靜止,但礙於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慣性車輛依舊向前滑行,雖然如此但轉向系統依舊具有功能,此時僅需握著方向盤像安全的方向,車輛即可輕易閃避障礙物。不過若像Cayenne、Macan這類體態較重的SUV,滑行與完全停煞距離要比Cayman、911要來得長,同時因引擎放置在前方,故車頭往下沉的感受較為明顯。





接下來則是高速繞錐煞停,這個關卡對不少人來說困難度頗高,因為要精確控制油門並維持在一定速度前進,且要確保不會撞到錐筒,同時必須在繞行完錐筒區後平穩地停在指定區域,沒有經過練習的確很難抓到訣竅。當然要輕鬆過關主要是保持一定的速度前進,眼睛要看著行進方向而非盯著錐筒看,且僅需規律地轉動方向盤即可,所以在第一趟時我為維持60km/h前進,就低底盤又是中置引擎的Cayman來說很簡單,只要將引擎設定為圓心即可,但千萬別仗著大馬力猛踩油門,這只會讓車身擺動越來越大,到最後可是無法完成順暢的繞錐,萬一修正不回來甚至還會造成轉向過度;第二趟我加速至70km/h,車身依然貼在地面上行進,隨著引擎聲浪開始跳起恰恰。





第三個體驗算是最有趣,亦和一般駕駛人用車頗有關係,那就是以Cayenne S E-Hybrid和Cayman GTS進行大對決,雖然兩車截然不同,一為SUV一為雙座跑車,但油電複合的Cayenne S E-Hybrid加速可不比Cayman GTS遜色,不過緊急煞停距離就顯得更遠,主要是Cayenne S E-Hybrid噸位較Cayman GTS重,且屬於前置引擎的4WD,而與之相比Cayman GTS就是輕量級,又是MR配置,當加速後緊急煞車時重心便會集中到車頭,因重力加速度的慣性關係滑行距離自然就會長,當然這也是不少從房車換到SUV後的駕駛人最容易忽略,因為車輛除了視野差異外,動態表現也大有不同,尤其面對無法抵抗的慣性,制動加速的反應更大有差異,或許在購車前必須了解。









當然左右車輛物理慣性的除了引擎與驅動配置外,車重、功率設定、產品車型等都是因素,同時駕駛人的開車習慣和相關知識充裕與否,也會影響整體動態表現,而「PORSCHE Media Driving Academy 2015」的最終目的,不僅希望能將正確安全駕駛和物理觀念傳達到民眾,更重要的是讓品牌、科技、駕馭樂趣與造車工藝發揚光大,而這一切PORSCHE做到了!















2014年在台營收翻倍,BOSCH持續投資拓展產品服務


1886年成立於德國的BOSCH,舉凡全球和交通、工業、消費性產品、能源、建築智能、家電相關都與它脫離不了關係,同時於1990年開始在台灣營運,並在2006年整合旗下各事業體,成立ROBERT BOSCH Taiwan Co.Ltd.,在經過25年的努力下,於2014年交出新台幣86億元營收,比起2013年的38億元成長超過兩倍,基於看好台灣潛力,藉由在台25週年之際BOSCH更將持續於本地發展,期望以集團之力創造最便利、安全且友善的環境。


經過多方努力下,BOSCH在本地分公司台灣博世創造相當亮眼成績,不僅2014年營收高達新台幣86億元,較2013年的38億元大幅成長,員工數也從865名增加至900名,根據台灣博世執行董事Bernd Barkey表示,「2014年對於台灣博世來說是成績亮眼的一年,如此傑出的營業表現,再次證明我門長期在地的商業策略及投資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同時在慶祝台灣博世成立25週年,我們也將透過工提在地客戶尖端科技及具吸引力產品和解決方案,盡力在未來達成雙位數成長目標。目前在2015年第一季營業額已朝正向發展,當然也期待此趨勢能維持一整年。」

在2014年,BOSCH四個交通解決方案、工業科技、消費性產品及能源暨建築科技四個事業體在台灣均有強健發展。BOSCH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前汽車科技事業群)呈現顯著成長,歸因於其在汽車產業市場及消費性電子市場中的微機電感測器應用提供多樣及創新的產品組合與服務。其他三個事業群在台灣的發展則反映了各別市場在去年的整體情況。工業科技事業群中,博世力士樂營業額成長和緩,符合其市場狀況。消費性產品事業群之電動工具部門表現優異,由於營業額在傳統銷售通路及網路通路的正向成長。能源暨建築科技事業群之安防系統部門則由於在垂直市場如公共運輸、飯店及商業大樓等提供最先進的影像監視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營業成長健全。

2015年是博世在台25周年紀念,Bernd Barkey也表示,在台25周年對於博世集團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2015年台灣博世將以業務投資及員工培訓和知識移轉來支持成長,持續擴展產品組合與服務,並展現深耕台灣的決心。博世長期以來持續投資台灣,包括在地製造及工程研發,過去五年的投資金額已超過新台幣4.4億元。BOSCH於1990年開始在台營運,提供在地客戶提升生活之科技與服務。在極大的投入下成功拓展在台市場,從一個小型辦事處至四個事業體及兩個研發中心。在2011年,BOSCH收購揚弘集團,此台灣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汽車零件售後服務市場的啟動馬達、發電機、雨刷及車用冷氣系統。為提供在地客戶更廣泛的產品系列及更好的服務,博西家電(前博世與西門子家電公司)在2012年於台灣正式成立辦公室。

此外,BOSCH機車安全也下了不少功夫,主要在於研發機車用ABS系統。根據德國事故資料庫GIDAS顯示,使用ABS可以預防1/3機車死傷事故。Bernd Barkey表示,台灣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身為全球領導機車安全系統供應商,BOSCH自1994年起已生產超過75萬個安全系統,我們的ABS可以裝置於各種動力車型已利安全煞車。

同時掌握物聯網商機為BOSCH的另一個策略性目標,而此也與台灣市場極度相關。BOSCH預測至2015年底止,全球將有超過75% 的人口及66億個裝置與網路互連,在2020年前將增加至300億。MEMS感測器在物聯世界中為關鍵科技,身為全球領導供應商,BOSCH第50億個微機電感測器近期在德國Reutlingen市出廠。如今,全球生產的每兩支智慧型手機中就有一支搭載BOSCH的MEMS感測器。2015年初BOSCH發表全球第一個結合測量壓力、濕度、溫度與室內空氣品質的環境感測器,對此Bernd Barkey表示,台灣自1980年起就以高科技產業聞名,如今就是提供使用者創新產品、點燃其對生活的熱情之時,同時BOSCH在台灣已經準備好掌握物聯網商機。

當然BOSCH一直以來都致力於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自2009年起投入於提升道路安全意識、環境保護及社會關懷之面向。為提升機車ABS對於道路安全的意識,自2013年起持續在台灣舉辦學生校園活動。在環境保護方面,於2011年參加ECCT(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Taiwan)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的LCI(Low Carbon Initiative)低碳倡議行動。身為LCI計畫之發起會員之一,BOSCH在台灣貢獻其全球減碳解決方案之最佳範例。在社會關懷方面,台灣博世長期經營「博世成就愛」公益計畫,透過這個計畫結合公司資源與員工力量幫助台灣弱勢團體。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