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協助光武帝的開國功臣馬援

協助光武帝的開國功臣馬援

  馬援(前14~49),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將軍,封新息侯。
  馬援的祖先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趙奢曾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功勛卓著,被趙惠文王賜號為「馬服君」,自此,趙奢的後人便以馬為姓。漢武帝時馬家從邯鄲移居茂凌。馬援的曾祖父馬通,漢武帝時因功被封為重合侯,但因為他的兄長馬何羅謀反,馬通受到牽累,被殺,所以馬援的祖父、父親這兩代家境式微,地位不顯。馬援有三個哥哥,他們是馬況、馬餘、馬員都很有才能。王莽時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
  馬援十二歲時父親去世。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曾跟人學習《齊詩》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學不下去。於是他向長兄馬況告辭,要到邊郡去種田放牧。馬況很開明,同意他的意向,囑咐他說:「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且從所好」。沒等馬援起身,馬況去世,馬援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一年中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肅衣冠,從來不踏進家門。
  後來馬援當了郡中的督郵。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馬援可憐他,私自將他放掉,自己則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肅慶陽西北)。後天下大赦,馬援就在當地畜養起牛羊來。時日一久,不斷有人從四方趕來依附他,於是他手下就有了幾百戶人家,供他指揮役使,他帶著這些人遊牧於隴漢之間(今甘肅、寧夏、陜西一帶)。馬援過的雖是轉徙不定的遊牧生活,但胸中之志並未稍減。他常常對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援種田放牧,能夠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穫頗豐。當時共有馬、牛、羊幾千頭,穀物數萬斛。對著這田牧所得,馬援慨然長嘆,說:「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於是把所有的財產都分給兄弟朋友,自己則只穿著羊裘皮褲,過著清簡的生活。
  王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的堂弟王林任衛將軍,廣招天下豪傑。他選拔馬援和同縣人原涉為掾,並把他們推薦給王莽。王莽任命原涉為鎮戎大尹(新莽始建國元年,改太守為大尹)、馬援為新城(今陜西安康)大尹。王莽失敗後,馬援的哥哥馬員正任增山連率(連率,新莽時郡一級地方長官,職如太守),他和馬援一起離開了各自的任所,跑到涼州避難。劉秀即位後,馬員到洛陽投奔光武帝,光武帝復其原職,讓他仍到郡裡去,後死於任上。馬援則羈留西州。
  時隗囂佔據天水,自稱西州大將軍,對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為綏德將軍,讓他參與軍事機密跟自己一起發謀決策,議定大事。此時,公孫述在蜀稱皇隗囂為決定去從,派馬援去探聽虛實。建武四年(28)奉書至洛陽,受到劉秀禮遇。建武八年(32),隗囂叛漢,光武帝親征,馬援「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使光武帝得以順利擊潰隗囂。西羌為患,建武十一年(35),馬援任隴西太守,率步騎三千,擊破先零羌於臨洮(今甘肅岷縣)。建武十六年征為虎賁中郎將。建武十七年(41),又被拜為伏波將軍,領兵南下,平定二徵,功封新息侯。此後,匈奴、烏桓侵擾三輔,馬援認為「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又主動請兵出擊,光武帝擔心他年事已高,不許。馬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瞿鑠哉是翁也!」於是派他與馬武、耿舒共同出征。
  建武二十四年62歲的馬援又領兵遠征武陵五溪蠻。建武二十五年(49)三月受阻於壺頭山(今沅陵東北),水急,船難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軍中。《桃源縣誌》稱:「馬援征諸蠻,病死壺頭山」。耿舒代替馬援監督諸軍。帝婿虎賁中郎將梁松至武陵五溪調查馬援,狀告馬援指揮作戰錯誤,在交趾打仗時又私下搜括大批的珍珠,馬武、侯昱等人也說馬援確曾運回過一車珍稀之物。
  光武帝聞訊震怒,追收馬援「新息侯印綬」史稱「薏苡明珠、薏苡之謗」,事實上所謂的珍珠,只是交趾當地的薏苡,可以「輕身省欲,以勝瘴氣」。馬援班師回朝時,便載了一批顆粒較大的薏苡回京,於是被捕風捉影,人皆以為「南土珍怪」。馬援被定罪其妻子只敢將他草草葬於城西,賓客故人都不敢來弔會。後來他妻子和侄子馬嚴六次向皇帝上奏章申冤,馬援才得以正式下葬。
  多年朋友、但因成就不如馬援而被馬援卑侮過的縣令朱勃亦曾上奏說:「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採其一美,不求備於眾。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大臣曠然,鹹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為國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將據聊而不下。豈其甘心末規哉,悼巧言之傷類也。」
  漢明帝時,圖畫東漢初年的名臣列將於雲台,馬援之女馬氏當時為皇后,因外戚之故,唯獨沒有列上馬援。東平王怪而問之,明帝笑而不答。直到永平十七年,馬援夫人逝世,「乃更修封樹,起祠堂」。建初三年(78),曾外孫漢章帝使五官中郎將持節追策,諡援為忠成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