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為什麼一生堅持北伐

諸葛亮為什麼一生堅持北伐

  在今天成都武候祠,有一副清人趙藩寫的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副對聯是後世對諸葛亮評價裡面最有名的一幅,它一方面肯定了諸葛亮以「心攻」評定南中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委婉的批評了諸葛亮沒有審時度勢,窮兵黷武發動多次勞而無功的北伐,最終將蜀國的國力揮霍一空,致使其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一個國家。
  這個觀點在近代以及現代得到諸多的認可。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治國,治理內政是一個好手,但對外戰略,特別是北伐,其諸多舉措常常被人杯葛。普遍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受到質疑的,太過求穩的結果就是軍事上的保守,這叫諸葛一身唯謹慎。一個突出的例子是魏延曾經在北伐時候提出過的一個觀點,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這一謀略在當時和後世都引起了廣大軍事愛好者的爭論。客觀的說,在蜀國總體綜合國力落後於魏國的情況下,又是勞師遠征,軍事上的用奇冒險應該說是一種被迫的選擇。但是諸葛亮卻堅決否決了任何冒險,繼續著看似徒勞無功的北伐。這當然會引起大家的詬病了。
  當然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面很明確的說明了北伐的緣由,即「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材,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於待亡,孰於伐之?」。這段話說得很清楚,反正你不打曹魏,曹魏最後也要滅你,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趁其立足未穩,中原人心向漢的機會,大舉北伐,或許尚有一線生機。這樣看來,似乎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品三國的易中天老師就贊成這個觀點。
  但是仔細一想,也不盡然。實際上當時曹魏也沒有要進攻蜀國的企圖,而且似乎可見的將來也沒有這個打算。在分裂時期,按理說只有勢力強大的一方才會堅持統一,勢力弱小的一方更願意保持獨立,這叫國強主統,國弱就主分。道理很簡單,國弱了還主統,那不是找死嗎?但是三國時候的蜀國是個例外,國力弱小卻力主統一,還不依不饒,又是六出岐山,又是九伐中原。其實這個主要和蜀漢政權的性質有關係。我們知道,劉備起兵就是憑借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漢室的旗號。後來奪取西川成立蜀漢政權,支持統一更成了其政權合法性的根據,因為只有承認蜀地是大漢王朝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漢皇室自居的劉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順的進行統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蜀國必須主張統一,必須打出已經名存實亡的漢王朝的旗幟。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並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種無奈選擇,也是其國家政權合法性的必要保證。那麼蜀漢離開這個合法性就無法生存嗎,又有什麼力量讓蜀漢不惜為此挑戰曹魏呢,在我看來,這都是蜀國內部本土勢力的強大壓力下蜀漢統治階級的被迫選擇,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顯其統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謂的「蜀獨」。
  三國時候的蜀國,主要有三股力量組成,即蜀地原有的本土力量,劉璋帶入蜀地的東州集團和劉備最後入蜀的荊州集團。這三大力量從人數上來說,當然是本土大於東州再大於荊州了,但從統治的角度講,這個關係卻完全折返過來。即最上層是最後來自中原的荊州集團,而次之則是東州集團,最底層才是廣大的本土勢力。這種族群構成如果我們做一個歷史的縱向比較,就會發現這和我們一個小島上本省人,客家人以及外省人的構成驚人的相似。這種以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族群的政權,一定是一個極不穩定的一個政權,因此蜀漢的統治者必然面臨來自本土勢力的強大挑戰,這時候,按照轉移內部矛盾的傳統作法,蜀漢也一定會成為三國中最有侵略性的一個國家,只有將更多的本土勢力從「蜀獨」的夢想轉移到「大一統」的正軌上來,這樣蜀漢的統治階級才能穩定蜀地的局勢。所以對諸葛亮來說,既面臨曹魏的外在威脅,也面臨內部本土勢力搶班奪權的巨大壓力,實在是兩難啊。冒昧的揣摩一下,諸葛亮作為來自中原的儒家士族階層,對於蜀地本土的勢力多半是瞧不起的,畢竟這些地方在當時更多是蠻夷之地。如果一定要在滅亡於蜀地本土勢力和中原曹魏勢力之間作一個選擇,那我傾向於諸葛亮更願意亡於曹魏。這可以從諸葛亮後來對本土勢力的嚴厲打壓中找到證據,某種程度來說,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吧。這種內心的矛盾和兩難我想後世在台灣掌權的國民黨統治階級也應該心有慼慼焉。
  所以現在可以回答諸葛亮為什麼不支持魏延的計劃了,因為諸葛亮的北伐主要就是出於轉移內部矛盾的目的。贏了當然是一個意外之喜,但是輸了卻可能導致整個政權的崩潰,這個風險實在太大。所以當魏延提出一個冒險計劃的時候,當然會被諸葛亮否決。其實從軍事來看,北伐和後來委員長長期叫囂反攻大陸是一回事,都是出於政權穩定的考量,出於政治宣傳的必要,從純軍事角度講,聰明如諸葛亮者又豈會不知軍事滅曹難如登天,這種不斷的勞師北伐絕對不是後世所說的窮兵黷武,而是對政權穩固的深遠考量,因為軍事首先要為政治服務,在這點上,魏延等輩是無法領悟到諸葛亮的苦心的。
  如果大家贊同上面的這些分析,那麼另一項長期以來加於諸葛亮的罪名也就很好解釋了。我們常常把蜀漢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歸結於諸葛亮太過事必躬親,甚至是過於貪權,忽略了人才的後繼培養。這實在是冤枉了諸葛亮,諸葛亮的內心,一直在警惕本土勢力的蜀獨活動,從他斥退蜀獨的代表人物,同為托孤之臣的蜀人李嚴就可以看出來,諸葛亮至死都只在荊州集團內部培養繼承人,在他的內心,是不信任這些益州本土才俊的。在這一點上,諸葛亮無疑是有長遠的眼光的,因為千年以後,台灣的外省人蔣經國不正是培養了一條白眼狼的本省接班人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