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解憂公主謀殺親夫始末

解憂公主謀殺親夫始末

  在和親的歷史上,無疑西漢年間的細君公主、解憂公主是最引人注目的兩個人物。解憂公主的婢女馮嫽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也是傑出的女外交家,地位格外耀眼。1954年時,前蘇聯人類學家金茲佈爾格發表天山中部阿賴地區公元前4~2世紀烏孫時代一處貴族墓葬中的人骨資料,文中提到,這一時期發現的唯一女性頭骨是典型的純粹的蒙古人種也就是漢族人種。他根據漢公主下嫁烏孫的史實推測,這具女性頭骨是下嫁給烏孫王中一位漢族婦女的。那麼這個純粹的漢族婦女是誰呢?
  按照當時的情況,進入到烏孫的並且嫁給烏孫貴族的和親的純粹的漢族婦女有三個,一個是細君公主,一個是解憂公主,再一個就是解憂公主的婢女被稱為「漢使」的馮嫽。細君公主在新疆有墓葬,即便這個墓葬是後人給修的衣冠塚,這個頭骨也不會是細君公主,因為細君公主在烏孫停留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六年,沒有什麼大的成就。解憂公主和親成績顯著,曾經「三為國母」,在烏孫五十餘年,但史書上明確記載她70歲那年經朝廷批準回到長安度過餘生。
  再一個就是馮嫽。馮嫽到烏孫的時候,身份只是解憂公主的婢女,可是她聰明機警,遇事有決斷,特別是極富語言天才,短短時間內她就熟悉掌握西域各國的各種語言乃至風俗習慣。在馮嫽熟悉的語言中,包括安息國語言,甚至可能也接觸過羅馬語言,所以她成為解憂公主的使者(實際上也就是漢朝的使者),前往西域各個國家宣諭,就是進行外交溝通活動。
  當時中國絲綢的最大買家就是安息國,所以馮嫽應該是多次去過安息國的。除這件事之外,馮嫽另外兩件值得記錄的事是:
  一個是處理刺殺狂王事件。太初二年(前103),烏孫國派人來到長安,上書漢廷為烏孫王求娶漢家公主,以此延續烏漢聯盟。原來前去和親的細君公主死,烏孫國要再娶一位漢家公主。漢武帝答應烏孫的請求,將在「七國之亂」中自殺的劉戊的孫女劉解憂封為公主,前往烏孫和親。
  解憂公主到烏孫後嫁給昆莫軍須靡,昆莫也譯為「昆彌」,他是使烏孫中興的獵驕靡的孫子,曾經擔任過「岑陬」官職。解憂公主到後,被封為右夫人,當時烏孫和匈奴是同樣的風俗,以左為上,而左夫人是來自匈奴的。而聽說漢朝又來一位和親公主,匈奴也又派來一位匈奴公主,烏孫王當然不能拒絕,所以此時,軍須靡便有兩位匈奴夫人。後來的這位匈奴夫人的地位應當在解憂之下。
  解憂公主和軍須靡生活幾年沒有生育,而左夫人生一個兒子,稱為「泥彌」,在軍須靡病重時,泥彌尚在孩提,所以,軍須靡將昆莫的位置傳給頗有才幹的堂兄翁歸靡,同時當著眾位大臣囑托,待泥彌長大後,再將昆莫的位置傳給泥彌。按照烏孫的風俗,不論左夫人還是右夫人,或者是後來的這個匈奴小婦人,都要再嫁給新任的昆莫,所以這時的解憂公主就成為翁歸靡的夫人。
  解憂公主和匈奴公主都依照烏孫國的習俗改嫁給號稱「肥王」的翁歸靡。婚後解憂公主和翁歸靡關係非常密切,解憂竟然一連為翁歸靡生三男二女。當然也有一位匈奴夫人(應該不是左夫人)生一個兒子,稱為烏就屠。在解憂的幫助下和馮嫽的奔走下,西域各國對漢朝都採取十分友好的態度,匈奴被孤立,並在漢烏聯軍的打擊下,損失十分慘重。而且,翁歸靡還立他和解憂的長子元貴靡為王儲。
  可惜翁歸靡在擊敗匈奴後染病,一命嗚呼。在烏孫貴族的堅持下,元貴靡沒有繼承得王位,而是遵照軍須靡的遺囑,立左夫人之子泥彌為昆莫,號稱「狂王」。解憂按照習俗又嫁給這個和自己兒子年齡相似的烏孫王,此時解憂應該有50歲。開始她也想以自己的魅力、溫柔來感化狂王,但是在翁歸靡時代,泥彌活的膽戰心驚,精神上很受壓抑,形成怪癖的性格,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甚至還虐待解憂公主,兩人嫌隙越來越深。儘管這樣解憂公主還和狂王生一個兒子,想以此來化解矛盾,但沒如願以償。烏孫國內的臣民們對狂王的印象也十分不好。這時來兩位漢使,解憂就和他們計議利用酒宴刺殺狂王。但是刺殺未成,狂王帶傷逃跑,掌握軍權的狂王的兒子率領部隊包圍解憂公主和漢使,多虧漢軍統領組織部隊前來解圍。從酒宴上逃跑的烏就屠深入北山,號稱自己的匈奴姥姥要派軍前來幫助他,此人在烏孫國內的人望很好,歸附他的人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於是他派人襲殺也躲藏在山裡的狂王,自稱「昆莫」。如此烏孫內戰一觸即發。
  當初劉解憂的侍女馮(馮嫽)熟悉歷史,能夠撰寫文書,解漢朝與西域各國事務,所以曾攜帶漢朝符節為公主出使,各城邦國對她尊敬信任,稱其為馮夫人。她是烏孫右大將的妻子。右大將與烏就屠是親密朋友,所以都護鄭吉派馮勸說烏就屠:漢朝軍隊即將出擊,烏孫必將被漢軍所滅,不如歸降。烏就屠感到恐慌,說道:「希望漢朝封我一個小王名號,使我得以安身。」
  漢宣帝徵召馮來京師,親自詢問烏孫情況,然後派馮乘坐錦車,攜帶皇帝符節作為正使,以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使,護送馮來到烏孫,傳達漢宣帝詔令,命烏就屠到赤谷城去見長羅侯常惠,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都賜予印信、綬帶。破羌將軍辛武賢未曾出塞,即率兵撤回。後烏就屠不肯將翎侯的部眾全部歸還,於是漢朝又派長羅侯常惠率領三位軍校所屬部隊屯兵赤谷城,為烏孫劃分人口和地界,大昆彌統轄六萬餘戶,小昆彌統轄四萬餘戶。然而,烏孫民眾全都心向小昆彌。
  但無論如何,烏孫國的動亂被馮嫽和平解決。後兩年,前51年,解憂已經70歲,請求回國,漢宣帝批準她的請求,馮嫽送她回到長安。二年後去世。此時,烏孫即位的新國王是元貴靡的兒子,他懦弱,治國能力也偏弱,從大局考慮,馮嫽主動申請再次前往烏孫輔政,看到她的一片忠誠,漢宣帝又給她正使的地位前往烏孫。她的到來,使得烏孫的政局馬上好轉。她也勤勤懇懇的理政,諸多朝廷文書都出自她的親筆。後來她就死在烏孫。
  當然,她願意重來烏孫也有想念兒女孫子孫女的個人因素,但是她是真正為烏孫和漢朝的和平相處,共同對付匈奴這個動亂因素做出貢獻的人。如此看來這位出現在烏孫貴族墓葬的女屍就應該是馮嫽。然而在調查的材料中記載,在馮嫽來往奔波的時候,她身邊有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孩,是她的的孫女還是外孫女已經無法考證。馮嫽為什麼會帶著這個小女孩去解決烏鷲屠的事件,因為這個小女孩已經許婚給匈奴一個貴族的公子。據傳這個女孩的名字叫須加,可能是因為遺傳的原因她在外交語言上也極具天賦。曾經多次隨馮嫽去過西域各國,也去過安息國。當時因為西漢在西域的駐軍很少,馮嫽曾經準備如果匈奴真的派兵攻打烏孫,她就命須加出使安息國請求出兵援助。刺殺狂王事件平定之後,須加還是被派往安息國,什麼原因呢?因為此時的安息國已經很久沒有購買漢朝費經周折運來的絲綢,造成大量絲綢積壓在烏孫。須加是去解其中的內幕。
  中國與歐洲的絲綢貿易控制在安息商賈手中,除陸路外,安息國的商人還以波斯灣為中心,與東方的印度和西方的羅馬商人交易。中國的絲綢無論從陸路還是海路,均需經過安息商人之手才能運抵地中海。所以,安息國大量需要中國的絲綢,可這一次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購買中國的絲綢,什麼原因呢?原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帝國羅馬軍隊已經攻進安息國,統帥是羅馬帝國三執政之一的克拉蘇,他率領7個軍團4萬多人越過弗利剌河。於是,安息軍隊與羅馬軍隊之間發生激戰,正當羅馬軍隊在進行殊死搏鬥時,突然安息人展開鮮艷奪目的軍旗,有的揮動著令人眼花繚亂的絲綢條帶,這使本來已經疲憊不堪的羅馬軍隊備受驚嚇,結果羅馬軍隊敗績。安息人殺死克拉蘇,克拉蘇一個兒子自殺,另外一個兒子下落不明。原本赫赫有名英勇善戰的羅馬軍隊中有2萬多名戰死,1萬多名被俘。克拉蘇的首級被傳送到安息宮廷,羅馬士兵被押送到安息後方。
  這次使用絲綢為輔助武器戰勝羅馬軍團的總導演就是須加。這次彩練之舞必定要震動世界!據有的外國歷史學家考證克拉蘇下落不明的那個兒子率領的那支部隊大約六千餘人,採取逆向衝擊的突圍方式,既沒有回頭向敘利亞,而是迎面猛衝,衝出安息國界,進入烏孫和匈奴交界的位置,最後被匈奴收留。
  須加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