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順治帝為何會一生信奉佛教

順治帝為何會一生信奉佛教

  順治帝從小就受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壓制和多方面的阻撓,親政前的他受到的教育很少,在他親政以後,發奮讀書學習,學識也在不斷長進,很快就成為一名熟讀經史子集的君主,甚至順治帝還慢慢的對西學和佛學產生了研究,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罕見的博學君主之一,那麼順治帝是何時對佛學開始情有獨鍾的呢?
  在順治帝親政的初期,是以古代的儒學作為了治國的基本指導思想,欲以文教來定天下,對於佛教並不崇信,甚至還曾經加以嘲諷和貶斥。在《清世祖實錄》中記載,順治十年(1653),順治帝與大學士陳名夏商討天下治亂之因和國家長祚之法的時候,曾對喇嘛僧道予以貶斥,他說:「喇嘛豎旗,動言逐鬼,朕想,彼安能逐鬼,不過欲惑人心耳。」可是此話說出之後不久,在順治十四年,順治帝就開始接觸僧人,並很快就成為了佛教的忠實信徒。
  在順治十四年,順治帝駕臨南海子,在太監的勸說下游幸了海會寺,正好見到了臨濟宗龍池派高僧憨璞性聰禪師。憨璞性聰禪師是福建延平順昌人,俗姓連。十五歲出家於天王寺,三年後剃髮。二十五歲起遊歷四方,其師為百癡行之。順治帝問曰:「從古治天下,皆以足足相傳,日對萬機,不得閒暇,如今好學佛法,從誰而學?」憨璞性聰答:「皇上即是金輪王轉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種性,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憨璞性聰禪師的巧言阿諛,讓順治帝覺得很歡心。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憨璞性聰是一位政治和尚。因為他很會逢迎皇上,又廣交皇帝身邊的太監,所以受到順治帝的寵信,在次以後,順治帝多次將憨璞性聰禪師召到宮裡,詳細詢問他佛教界的佛學,並被賜以「明覺禪師」封號。在憨璞性聰的影響下,順治帝對佛教的信仰,愈學愈虔,愈修愈誠,心中是十分嚮往。
  看到順治帝學的這麼認真,在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憨璞性聰特意推薦了南方的三位高僧,玉林琇、木陳忞和溪森。於是順治帝特意遣使者趕赴江南湖州報恩寺召名僧玉林琇來京。玉林琇本人以清高自持,起初並不肯入京。使者曾三次奏請順治皇帝,說玉林琇拒絕進京,但順治帝均不允許,在順治十六年,玉林琇終於啟程進京。見到玉林琇的順治帝自稱弟子,請求玉林琇為自己起一個法名。玉林琇也推辭再三,可是順治帝不僅不生氣,還請求玉林琇給自己的法名要用醜一點的字,玉林琇為順治帝寫了十餘字,順治帝最終選擇了「癡」,上用龍池派中的「行」,於是從此法名「行癡」。
  木陳忞是廣東茶陽人,從小就出身於書香門第。他有著極高的佛學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比玉林琇對順治帝影響更大,順治帝也與他成為了忘年交。在木陳忞的著作《北遊集》中記錄了大量他們之間的談話內容。可以說,順治帝與佛教高僧們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在佛法中,他得以忘卻現實人生中的很多煩惱和難題。
  不僅如此,在順治帝的影響和帶動下,後宮中的很多太監和宮女,甚至嬪妃們也都開始信佛。在眾僧的包圍下,順治帝甚至產生了出家的想法,他曾經對木陳忞說:「朕想前身的卻是佛,今常到寺,見僧家明窗淨幾,輒低回不能去。」「若非皇太后一人掛念,便可隨老和尚出家去。」可是木陳忞並不同意順治帝出家,勸他只有「現帝王身」,才能「光揚法化」,並請他「萬勿萌生此念」。順治帝這才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在順治帝人生的最後幾年中,更加的迷信癡情佛教。尤其是現實中的一些殘酷打擊更令年輕的順治帝無法面對,只得在佛法中尋求解脫。尤其是順治帝鍾愛的董鄂妃去世後,更是萌生了再次出家的念頭。玉林琇勸順治說道:「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作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輪,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 …」最終,順治帝聽從了玉林琇法師的勸告,才放棄了出家的想法。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