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讖緯對孫吳政權定都與遷都的影響

讖緯對孫吳政權定都與遷都的影響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是從孫吳政權建都建業(今南京)開始的。其實,南京只是孫吳政權的備選地之一。南京大學歷史系的胡阿祥教授認為:「一個常常被忽略的事實是南京並非孫吳建都的首選之地。而且即便孫權在南京稱帝后,也曾一度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市)。」229年,孫權正式稱帝,並定都在建業(今南京)。在孫權稱帝前後,對於都城的選擇,曾有多次反覆。胡阿祥教授考證:「東吳的國都,除了建業,還有五個備選項,分別是蘇州、京口(今鎮江)、曲阿(今丹陽)、公安(今湖北公安縣)、武昌(今湖北鄂州市)。」
  一般認為影響孫吳政權都城選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東吳割據江東,一直力圖問鼎中原,而中原豪傑,也一直對江東虎視眈眈。建業西臨長江天險,四面環山,中間有平地,軍事上易守難攻。因此,從軍事上講,東吳將自己的大本營建在這裡是再合適不過了。選建業為都的理由,也正是蘇州和曲阿出局的原因。而公安和武昌二地,胡阿祥教授說:「它們在軍事上倒是很好的地方,但它們空間較小,而且赤壁之戰後,劉備向四川發展,孫吳和蜀漢聯盟,上游的威脅解除。在這樣的情形下,建業成為孫吳定都的不二之選。」
  實際上,《三國誌》記載公元265年,孫皓為了鞏固在長江中上游的勢力,一度遷都武昌,然而僅僅在一年零三個月後,孫皓便還都建業。孫皓放棄武昌,更大程度上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相比武昌,當時的建業在物資補充上則非常方便。孫權時期,又修建破崗瀆運河,連通秦淮河和太湖,物資保障完全沒有問題。
  筆者認為影響孫吳政權都城選擇的因素除了以上以外,另一個重要因素也不可忽視,這就是讖緯。
  221年,秦始皇東巡,過江。望氣的人說:「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出於吳,而金陵之地,有王者之勢。」於是秦始皇就改金陵曰秣陵,因鑿鐘,斷金陵長隴以通流,至今呼為秦淮至吳,又令囚徒十餘萬人掘污其地,表以惡名,故曰囚卷縣,現在稱嘉興縣。在《史記》、《宋書》和《建康實錄》都記載同樣的史事,很明顯是想說明孫氏稱帝是五百年前上天安排的。
  漢世術士言:「黃旗紫蓋,見於斗、牛之間,江東有天子氣。」這是孫吳政權從天命觀的角度,進一步說明在漢代已經在江東出現某些帝王的徵兆,這是為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尋求依據。「昔秦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及孫權稱號,自謂當之。考其歷數,尤為未及;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秦淮和嘉興是有的,秦始皇確實對金陵的王氣採取過一定措施。孫權正式稱帝在229年,距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尚差五十年,考其歷數,尤為未及,孫權還是把它拉來當作上感天命下應人心的證據。
  因為江南金陵有天子氣「十六年,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為建業。」
  孫皓在位十幾年,在政由己出,皇權強化之後就想建功立業以便提高自己的聲望,於是圖謀遷都並進而北伐。任何朝代遷都都是一件大事情。但是孫皓登基不久,便著手遷都武昌。孫皓何以如此輕率。究其原因有三:
   一當時蜀漢滅亡不久,西部邊防壓力大。
   二是孫皓意欲強化皇權,減少其在建鄴的勢力的牽制。
   三是孫皓迷信讖緯,《孫皓傳》注引《漢晉春秋》:「初望氣者雲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故孫皓徙武昌,遣使者發民掘荊州界大臣名家塚與山岡連者以厭之。既聞但反,自以為徙土得計也。使數百人鼓譟入建業,殺但妻子,雲天子使荊州兵來破揚州賊,以厭前氣。」
  但是孫皓的遷都,遭到了朝臣的激烈反對。吳孫皓寶鼎元年(266)春夏旱,是時皓遷都武昌,勞民動眾之應也。這也說遷都是勞民傷財不合時宜。吳孫皓時,嘗歲無水旱,苗稼豐美,而實不成,百姓以饑,皞境皆然,連歲不已。吳人以為傷露,非也。按劉向《春秋說》曰:「水旱當書,不書水旱而曰大無麥禾者,土氣不養,稼穡不成。」此其義也。皓初遷都武昌,尋遷建業,又起新館,綴飾珠玉,壯麗過甚,破壞諸宮,增修苑囿,犯暑妨農,官民疲怠。《月令》,「季夏不可以興土功」。皓皆冒之。此治宮室飾台榭之罰,與《春秋》魯莊公三築台同應也。班固曰:「無水旱之災,而草木百谷不熟,皆為稼穡不成。」
  孫皓初,童謠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這是人民利用讖緯來詛咒孫皓,不希望遷都武昌。運用讖緯來分析孫吳政權定都和遷都的原因,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