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的治國方略

諸葛亮的治國方略

  漢朝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強。到了東漢末年,朝廷昏暗,玩弄朝政,上行下效,據記載:豪強擁有私人隊伍,到處築起堡壘,實行武裝割據(朝廷不管),他們住著接連數百棟的大宅院,佔有大片的良田,牲畜成群,有成千上萬的奴婢和徒附(半農奴),而且還養了賓客、刺客和敢死士,窮人被迫服從役使,冤枉也不敢申訴,因為申訴只有危險而沒有好處。另外當時虛偽游手比農民還多,虛偽游手之所以多,是因為為富貴人提供淫侈之物可以牟利。而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裡,這樣的社會結構是嚴重失調的,所以農民是被壓迫到了極點。
  劉備集團入蜀,面臨的是一個風氣敗壞,朝政荒廢,刑法不肅,地方豪強專橫跋扈,並且還凌駕於君主之上的政治環境。法正認為應該實行寬鬆政策,所謂寬鬆說到底是在原來的秩序和利益分配上更為寬鬆,施以更大的恩惠,這樣就可以得到豪強勢力的支持,從而使政權穩定。雖然這不失為一個簡便的方法,比較容易平穩度過。不過法正的這種觀點是不適合的,甚至可以說是助紂為虐。作為早就診斷了天下弊病的諸葛亮予以了否決,表示要嚴厲以治,實施「重法」。
  歷史上但凡變革,都必然會受到原有舊勢力的阻礙,因為新法改變了原來的秩序,必然侵害到某些勢力的利益。如果變革者沒有非一般的魄力,斷然是難以執行下去。諸葛亮也一樣,還受到了不少爭議,比如郭沖說:「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歎。」可事實真如此嗎?另外記載,「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世」,估計是諸葛亮實施新法受到了一些勢力的抵制,這大概是所謂「刑法峻急」而造成的紛亂吧。下面看看究竟是哪部分勢力會阻礙新法呢?諸葛亮的新法是根據上面所說的社會弊病而制定出來,所以可以排除農民,分析一下不外乎是以下這幾類勢力:
   1、地方豪強:他們不僅擁有財勢,還有武裝力量,長期以來都是目中無人和驕橫,對於新政權本來就不屑了,而現在又面對損害他們利益的新法,必然會聯合起來反抗;
   2、地主和商賈:他們擁有不盡的財富,新法突然斷了他們的財路,自然也不肯讓步;
   3、山寇盜賊:此時正是政權更迭而未立足之際,可以順便作亂和搶劫;
   4、唆眾分子:劉備集團的敵對分子,挑撥無辜民眾,聚眾鬧事;
  面對這麼紛亂的局面,諸葛亮的對策是堅決的以軍事力量予以痛擊,毫不手軟,用了七天時間終於給平息了下去。諸葛亮的「威之以法」終於奏效,豪強地主階級也終於威服了。接下來說說諸葛亮是怎樣把他的政策給貫徹下去的:
   1、「科教嚴明」:諸葛亮制訂了蜀科作為一國的法度,同時還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進行吏治,也就是官吏和民進行同時治理,杜絕了歷史上藉以抑制豪強而橫行的「酷吏」現象。在實施之前,諸葛亮也務必做到反覆宣傳,使大家都明法,避免違法犯禁。
   2、「賞罰必信,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絕對講信義,只要有善舉的,不管事情大小,都會予以獎賞,即使是仇人也是;只要有絲毫怠慢法度的人,即使是親人也會受到懲罰,所謂「法行則知恩」,這樣大家都知道感恩了。
   3、「撫百姓,示儀軌」:實行仁愛政策,安撫百姓,示之以文明禮儀;
   4、「約官職,從權制」:按照權制規定,不隨便封官,所謂「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從而革除了劉璋濫封官導致為官者不知榮的現象(靈帝賣官,官職就更不值錢)。
   5、「開誠心,布公道」:構造坦誠的社會風氣,祛除浮誇之風,布正義之道。
   6、「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只要能改過自新,即使犯了重罪也會釋放,這體現了諸葛亮的教化思想。
   7、「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對於虛偽游手,即使是很輕的也必戮。我們知道在農業社會裡,農業是本,如果社會上出現大量這種不務實的人,不但影響社會風氣,而且還會影響社會生產效用,所以諸葛亮嚴厲杜絕,要構造人人勞作的文化。
   8、「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這是諸葛亮的治實精神,一切圍繞事物的本性,力求精練。
  諸葛亮之所以能把上面的措施執行到位,關鍵在於有制度可循和做到堅決貫徹這個制度。私以為諸葛亮應該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監督制度。我們知道商君為把散慢的農民組織起來,非常殘酷的推行「連坐法」,五家為伍,二伍為什,對民進行極端強制。諸葛亮在《論諸子》裡指出:「商鞅長於理法,不可以從教化」,很顯然諸葛亮的政治手腕與商君是有本質區別的,諸葛亮雖然「重法」,但絕不極端,他充滿了儒家仁義教化的政治思想,「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正所謂內法外儒,集霸道王道大成。
  諸葛亮推行新法是成功的,達到了顯著的成效,「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並且「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新政權帶來了社會的穩定,為亂十戶有八的現象不存在了,全民一片辛勤勞動的氣象,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自然感懷和敬愛這位「鐵腕而又仁義」的諸葛丞相;舊勢力集團威服於諸葛亮的鐵腕風格,同時也被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征服,當然新法也會保護這些舊勢力的合法權益,所以全國基本都真心支持這個帶來新生力的新政權。
  其時劉備集團剛入蜀,除了面臨腐敗的政治環境外,還面臨著國庫空虛的困境。蜀漢有位叫劉巴的經濟學家,諸葛亮從荊州到益州可謂屢費周章,費盡口舌最終說服為蜀漢效命。這位經濟學家提出,「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鑄蜀幣五銖錢,向民間借貸,其時就是「借雞生蛋,然後蛋生雞」的循環,但要推行這個經濟政策,是有很大難度的。首先要依賴於信用,信用度不夠,民間根本不敢用你蜀漢的錢;其次政權也要有足夠的生命力,如果你滅亡了,那麼錢也就泡湯了;最後朝政要能夠平諸物價,否則百姓的錢就等於被國家吞掉。當然在諸葛亮高效的行政能力之下,是成功的推行了,另外據考證,從武漢出土的的考古遺物中,發現大量的蜀幣漢五銖錢,而地理位置則相對於東吳所統治的荊州,可見東吳有百姓是信用蜀幣的。下面說說諸葛亮怎樣因地制宜,因情而治的發揮最大效用來發展經濟。
  我們知道蜀漢資源貧乏,土地清弱,國小民寡,不像中原那樣佔盡了先天地利優勢。中原在南北朝之前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戰亂時被破壞嚴重,但整體的基礎條件和優勢還是最優的。在農業社會裡,自然是要重農的,曹操推行了國家式的「屯田制」,其時屯田官和佃戶的關係與一般地主和徒附(半農奴)的關係沒有區別,最多是相對寬鬆一點點。這個舉措對受到破壞極重的中原起到了積極的恢復作用,但這只是權宜之策,局限性很大,因為這是強制性分配的獎賞制度,說白了本質上還是與地主和徒附是一樣的,到後來被剝削者窮困不堪,無法為繼,剝削者也無法再壓搾,後來司馬昭乾脆就廢除了這個「屯田制」。
  再看諸葛亮,「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如此,富國安家,不亦宜乎?」可見,諸葛亮的農本方針是「勸農」。「勸農」的優越性在於可以充分發揮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多勞多得,實行「不奪民時,不盡民財」的雙贏政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民本」思想。學術界稱讚諸葛亮的「勸農」思想之所以比曹操的「重農」思想精確和效益高,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根源吧。諸葛亮在執行「勸農」的方針時,是有很多的激勵措施,百姓只會有動力,而不會感到有壓力。當然諸葛亮北伐之時也進行國家式的「軍屯」,但是這與「屯田制」完全不是一回事。諸葛亮在駐漢中時,自然是不會放著大批精壯的勞力不用,所以動用軍隊參加農業生產,有空閒時就屯田和殖副業,使得糧食生產及副業都興旺。
  諸葛亮興修水利的力度是很大的,專設了堰官,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當年諸葛亮用於清淤維護的石標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樣仿製的鋼標尺替換。而諸葛亮立下的維護法規,一直被原樣執行。
  蜀漢貧地,僅依賴發展農業是遠遠不足的,所以恢復鹽鐵官賣是勢在必行,一來可以削弱豪強之利,二來可以增加國家收入。另外對於聞名遐邇的蜀錦給予了極大的鼓勵措施,蜀錦是一種高利潤的外銷商品,當時都供不應求,單位生產效益比其它的任何商品都要高。大力促進蜀錦外銷可以增加國民收入,換取本國的稀缺資源,從而達到資源最有效的配置。
  諸葛亮大量的修建館舍、橋樑、道路等非急務的工程,這在同時代裡不為人所理解。在戰亂時期,其實百姓連吃都成問題,全民搞糧食生產都來不及,而諸葛亮卻還有餘力去搞設計、搞建築什麼的,這不是浪費民力是什麼呢?孰不知這是諸葛亮的高明,基建搞好了,百姓容易來往通商,可以帶動經濟的繁榮,這雖然不是什麼近利,但它的收益卻是潛在和長遠的,另外這還屬於利民的民生工程呢,無怪乎東吳荊州的百姓都信用蜀幣了。
  另外諸葛亮重視生產技術革新,從而提高生產效益。諸葛亮隨時隨地的革新(真是有天份),比如木牛流馬、連弩、搭橋槍、蒲元神刀、五折剛鎧、孔明鎖、九連環、改善了制錦工藝、梯田等等。總之,「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諸葛亮對於夷越採取「撫」的方針,提出「夷漢分治」「助其發展」的兩項策略。基本措施是:
   1、重新細化行政區域,把四郡改為七郡,加強了蜀漢的中央集權;
   2、削弱大姓和夷帥,並廣收忠於蜀漢政權的俊傑,把有威望調到成都任職(比如孟獲),也把一些留任南中各郡,以達到收納民心的效果;
   3、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其發展。只要夷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麼就能夠提高夷民對蜀漢政權的向心力,然後也不容易被有居心和試圖割據的豪強和山寇所利用;
   4、提出「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其時不是完全不留兵,負責南中事務的有馬忠、張嶷和李恢,隨時應變南中變化。比如諸葛亮剛返回成都,就有不服氣的豪強想再次伺機割據,被李恢大破,李恢繳獲了大量的金銀耕牛戰馬以充國庫,而李恢所用的軍資都是南中豪強的。
  民族融合併不是可以一促而就的,諸葛亮提出了好的方針政策,但是必須長遠的貫徹才行,畢竟民族文化差異性大。諸葛亮也非常務實的提出「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基本目標。其實諸葛亮的這個政策短期內已經取得很顯著的成效,諸葛亮生前雖然發生一兩次不服氣的豪強或盜賊作了小亂,但是蜀漢後方基本上是穩定的,夷民的心是向著蜀漢政權的。
  政治架構關係到政權的穩定性,政略的實施需要這個國家機構去推行,推行的好壞關係到政策結果的好壞。劉備集團入蜀後,就按照名望、才能和勢力構建了政治架構。綜觀蜀漢從建國到滅亡,中央集權都是穩定的,即便是昏弱的阿斗後期,政權都是牢握在手,而且蜀漢也從沒有發生過升級到表面化的權力鬥爭,實屬難得。
  諸葛亮說到,「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可見治國的根本在於舉賢,而舉了賢才可以使國家安定,並指出歷史從來沒有說得到賢才會令國家危急的。「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諸葛亮指出選舉人才要善於從隱處發現。比如蔣琬非百里之才,任小職而失職,劉備怒而戮,諸葛亮求情,劉備雅敬亮,乃不加罪。還有龐統和劉巴,他們都是差點跟蜀漢擦肩而過的人才。
  諸葛亮提出知人性之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比如楊洪,劉備急書諸葛亮發兵,諸葛亮就問楊洪,楊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諸葛亮認為他挺有見識,正合自己意,於是提拔暫領法正的蜀郡太守之職,之後表現非常出色,便改為正職。這就是諸葛亮「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提拔上來的,同時也可以反映諸葛亮虛心納諫、集思廣益的作風。
  關於馬謖好議軍計,諸葛亮很是欣賞,打算給予實踐的機會,孰不知馬謖會違亮節度,這是諸葛亮有生以來的一次失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比如關羽對馬超的人事安排有疑問,寫信問中央的諸葛亮,諸葛亮很巧妙的回了信,立即使關羽釋然,關羽還興奮的拿著諸葛亮的信到處示人。這封信能有這麼大的份量可以看出,關羽及其周邊的官員都是很敬重諸葛亮的。
  還有張飛敬慕劉巴,但劉巴卻看不起他,結果受了氣,諸葛亮而後到劉巴那兒為張飛說好話。另外諸葛亮寫過信調解了張裔對楊洪的誤解,知道了楊洪的大公無私,同時也調解張裔與他下屬的矛盾。只有魏延、楊儀這一對水火不容,但諸葛亮生前都盡其才,逝世前出於大局作了最妥當的安排,察人是精準的。
  比如廖立自以為才名只在諸葛亮之下,不料確在李嚴等諸人之下,甚為不滿,於是把滿朝文武包括劉備都批個遍,這在軍隊裡可以說是擾亂軍心,諸葛亮把它流放。李嚴多次把個人私慾凌駕於國利之上,最後失節,諸葛亮把他貶為庶民。但是諸葛亮屬於只要知錯而能改之的,還是會重用,不料諸葛亮病逝,他們也就沒機會,且面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也未免心有慚愧。
  諸葛亮注重國民素質教育和培養人才,說諸葛亮沒有培養人才那是很冤的,說諸葛亮沒有培養阿斗也就更說不過去。劉備病危期,諸葛亮住在白帝,百忙之中奮筆疾書,抄寫10萬餘字的申、管、六韜等帝王必修課寄給阿斗(諸葛亮是因材施教的,估計裡面有批注),然後在《出師表》勸諫「親賢臣,遠小人」「不宜妄自菲薄」「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另外在《臨終遺表》裡也是寄予期望,「伏願陛下清心寡慾,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
  諸葛亮生前留給蜀漢的人才,北有王平,南有馬忠、張嶷和李恢,東有鄧芝,中央有蔣琬等,將有姜維,他們對蜀漢都各盡其才,終生盡忠盡職,諸葛亮都沒有看漏眼。在諸葛亮提拔的國家棟樑逝世之後,由於阿斗昏暗,德政不舉,人才失缺,以致蜀漢衰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違背了「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和「舉賢求安」的理念。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