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國會第一大黨領袖的競選之路

國會第一大黨領袖的競選之路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詔退位。孫中山踐諾辭職,南京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隨後蔡元培、宋教仁等作為專使北上迎袁世凱到南京就職,因發生北京政變,袁世凱以穩定北方局勢的名義,獲准設臨時政府於北京。
  臨時政府到了北京,臨時參議院自然不能繼續在南京辦公。臨時參議院在北上的過程中進行了改選,議員人數從40多人增加到130人左右。在有資料可查的123名議員中,共和黨人數最多,同盟會次之,統一共和黨第三。統一共和黨的吳景濂被選為議長。
  同盟會在1912年4月由地下走向公開,選孫中山為總理,黃興、黎元洪為協理,以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為宗旨。汪精衛、吳稚暉標榜「不做官吏」、「不當議員」等「六不主義」,淡出同盟會會務。對同盟會的發展,孫中山主張做一個在野黨,監督政府;而宋教仁則希望同盟會能在國會中佔據多數席位,進而成為執政黨。黃興等同志都對宋教仁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孫中山只好將同盟會交給宋教仁打理。
  共和黨由民社、統一黨等五個政黨合併而成。孫武自恃有發動首義的功勞,以為自己能在南京臨時政府的內閣中獲得一席之地,結果一無所獲。孫武挾對孫、黃的不滿,拉攏一批軍人,成立了民社。統一黨則是章太炎等光復會成員、張謇等晚清立憲派聯合的政黨。由於歷史上的積怨和路線之爭,新成立的共和黨注定與同盟會不和。宋教仁曾與章太炎商量,將統一黨與同盟會合併,因為張謇等的極力反對而告吹。1912年4月,統一黨的張謇、孟森在沒有獲得章太炎和北京本部同意的情況下,合併了民社及其他一些小黨,在上海宣佈成立共和黨,選舉黎元洪為理事長,章僅為理事之一。章太炎表示不承認合併,統一黨依舊獨立。
  統一共和黨是谷鍾秀、吳景濂等所建,立意在同盟會與共和黨之外的第三黨。臨時參議院中的共和建設討論會儘管勢力微小,但主要成員湯化龍、林長民等無不是響噹噹的立憲派領袖,他們在等待自己領袖梁啟超的歸國。除了以上幾個大黨,自晚清逐步放開黨禁到民初政治自由化,政治性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主要的還有如中國社會黨、中華民國工黨、中華民國自由黨等。台灣著名歷史學家張玉法先生統計,稍具規模的民初政黨有312個。
  北京臨時政府的首任國務總理是同盟會籍的唐紹儀,宋教仁在內閣中任農林總長。唐紹儀因為執意落實總理權力,與袁世凱產生矛盾,被迫辭職。內閣中的同盟會會員宋教仁、蔡元培、王寵惠、陳其美也隨之請辭。宋教仁從行政系統離開後,轉而經營立法系統,先在國會中獲得多數席位,然後組閣。
  在唐紹儀內閣倒台後,袁世凱提名擅長外交的陸徵祥為新任總理,意圖打造一個沒有顯著政黨痕跡的「超然內閣」,三大黨中,共和黨比較支持陸徵祥的「超然內閣」。獲得臨時參議院通過後,陸總理於1912年7月18日第一次到參議院做施政報告,因為操一口吳儂軟語,再加上聲音微小,參議員們只能聽懂一些如「吃花酒」等瑣碎詞語,誤以為陸徵祥不堪大任。
  第二天,除了唐內閣留任的閣員外,陸徵祥又提名了六位新總長,其中三人為同盟會會員,宋教仁主張政黨內閣,反對本黨黨員加入混合內閣,所以要求本黨參議員在投票時對這三人一概否決。統一共和黨也反對陸徵祥提名的閣員,不過出發點恰恰與同盟會相反,因內閣中沒有其黨黨員,該黨參議員對記者說:「大總統亦只知有同盟會與共和黨,故本黨人甚為不平,實言之,此次新提出之國務員意在全體反對。」
  在這種情況下,臨時參議院表決新內閣成員,結果六人票數全未過半。陸徵祥組閣失敗後當場請辭。「超然內閣」行不通,統一共和黨領袖谷鍾秀說:「吾看共和黨氣焰還了得,今日看他怎麼樣。」宋教仁、蔡元培也十分振奮,想要趁機出面組織同盟會的政黨內閣。
  當時正值日俄結盟、英國宣佈在西藏有行動自由,而中國卻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這給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以干涉國會的理由。執法處長陸建章、拱衛軍司令官段芝貴等四位軍界大佬出面宴請參議員。陸建章在發言中說:「今日內閣人員所致力的急務是外患和財政,如果長期沒有政府,亡國的責任應在何人身上?」自副總統黎元洪以下,江蘇、直隸、河南等各地都督、軍長也都通電聲討參議院。甚至首義功臣鄧玉麟也威脅參議院:如果「痛改前非,以國家為前提」,那麼皆大歡喜,如若不然,「為國家起見,惟知以武力判斷,雖受破壞立法機關之痛罵,亦所不計。」隨後,袁世凱又發咨文給參議院,提出了一個新的六閣員名單。
  參議院第二次對陸徵祥內閣閣員表決時,只有蔣作賓沒有被通過。在開會當天,有一位議員寫了張紙條給旁邊的議員。旁觀席上的記者用望遠鏡觀察會場,看見這張條子上寫了四個字:「議員無骨」。參議員否決全部新閣員固然屬意氣用事,但一旦軍界強人紛紛施壓,立即改弦更張,議會的權力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