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元稹為何要做個負心漢

元稹為何要做個負心漢

  元稹是中唐時期傑出的詩人,與白居易齊名,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並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創作成就毋庸置疑,但他一生對感情的態度卻被後人所不齒。元稹雖輾轉於仕途,但骨子裡是個詩人。古往今來的詩人,有幾個在情感上不是五彩繽紛的呢?
  元稹(779~831),字微之,別字威明,在家排行第九,世稱元九。祖籍洛陽,六世祖遷居長安。元氏是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後裔,隋朝以前顯貴輩出,唐代以後家族日漸衰落,到了他的祖父元悱,僅當了個縣丞。元稹的父親元寬尚武多才,卻長期沉淪不遇,在元稹八歲時,父親過世。他隨母親鄭氏居鳳翔親戚家,在那裡度過了童年。
  他的母親鄭氏是個了不起的女人,那時家中「衣不布體,食不充腸」,元稹根本無錢上學,鄭氏就親自教元稹讀書識字,擔當起教育兒子的重任。元稹自小勤奮好學,不僅直接受教於母親,還常常從鄰人家裡借書。九歲時,元稹作詩成熟,驚歎於長輩。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冬天,十三歲的元稹回到長安。第二年應試明經科及第。唐代科舉名目甚多,而報考最多的科目則為進士和明經兩科。不過兩科相比也有難易之分,進士科難,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而明經科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元稹為盡快擺脫貧困,獲取功名,選擇投考的為相對容易的明經科,一考成功。及第之初的元稹卻一直無官,閒居於長安。但他沒有終止勤奮學習,京城的文化環境和他的廣泛興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養。
  貞元十五年(799),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濟市)任小職,與其母系遠親崔姓之少女名「雙文」者(即後來傳奇小說《鶯鶯傳》中的崔鶯鶯)戀愛。崔鶯鶯才貌雙全,而且家中富有,但畢竟沒有權勢,這與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離。根據唐代的舉士制度,士之及第者還需要經過吏部考試才能正式任命官職,所以元稹於貞元十六年(800)再赴長安應試。元稹自從赴京應試以後,以其文才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韋夏卿所賞識,且與韋門子弟交遊,從而得知韋夏卿之女韋叢尚未許配與人,於是意識到這是一個走門路、攀高枝的絕好機會。貞元十九年(803),元稹與白居易同登書判撥萃科,進入秘書省任校書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慮到崔鶯鶯雖然才貌雙全,但對他的仕途進取沒有多大幫助,所以權衡得失,最後還是棄鶯鶯而娶了韋叢。
  也許是受良心的譴責,也許是對初戀情人崔鶯鶯的難以忘懷,所以很多年以後,元稹以自己的初戀為原型,創作了傳奇小說《鶯鶯傳》,即後來《西廂記》的前身。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元稹還寫了《離思》詩五首,以「懷念」崔鶯鶯,其中第四首中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句子,為後世所傳誦。「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是他對其她女色絕無眷戀之心,除「君」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元稹到了長安,為了求取功名,竟無情地把他的初戀情人崔鶯鶯拋棄了,娶了對他有「幫助」的韋叢。透過這些華美的詞句,我們看到了一個虛偽的元稹,一個把感情當兒戲的元稹。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