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遭諸葛亮陷害的軍事奇才

遭諸葛亮陷害的軍事奇才

  因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雖然曾有人替魏延寫翻案文章,但《三國演義》塑造的反賊魏延形像實在是深入人心,很難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殺。
  魏延出身和履歷不詳。《三國誌·魏延傳》說他是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劉備入蜀。義陽縣(今河南信陽市西北)屬東漢荊州之南陽郡。所謂「部曲」,據《後漢書·百官一》云:「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其餘將軍,置以征伐,無員職,亦有部曲、司馬、軍候以領兵。」可見,部曲本是漢代軍隊中三級編製的名稱。東漢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為社會基礎的軍閥割據形成,軍閥採取「部曲」這種軍事建制來組織自己的軍隊,於是部曲便成了豪強地主割據勢力的私人武裝。魏延以部曲身份隨劉備入川,其地位雖然不高,但卻是劉備軍中的嫡系,而絕非降將。因其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劉備用法正之謀,舉傾國之師,歷時歲余從曹操手中奪得軍事重鎮漢中郡。至此三國鼎立正式形成。劉備自稱漢中王,表示與曹操分庭抗禮。不久劉備返回成都,臨行前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為何劉備如此重視鎮守漢中的大將人選呢?因為蜀漢的基本統治區域是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四川盆地,漢中郡坐落在關中和巴蜀之間,屬於兩大區域交界的地帶。蜀國為了保障自己根據地的安全,有必要將重兵部署在敵我接壤之處。
  關於漢中的重要性,時人及後人多有論述。楊洪曾對諸葛亮云:「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黃權亦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清人顧祖禹曰:「漢中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曹魏若是佔領漢中,將嚴重威脅巴蜀。如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張魯,破漢中,蜀人震恐,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得安也。蜀國如果據有此地,則不僅能夠保障劍閣、成都之安全,更能使其作為北伐之基地。對蜀漢而言,漢中的重要性絕不亞於荊州。基於此,劉備怎麼能不作慎重考慮呢?劉備手下大將著名者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劉備對關羽最為倚重,但其鎮守荊州,不可能調離原來的防區。趙雲其時的主要職責為「掌內事」,即劉備以其「嚴重」而主管劉備的宮中之事。黃忠雖然勇猛,但畢竟年事已高。馬超威名顯赫,但因其是「羈旅歸國」的降將。劉備對其不甚信任。在此情況下,似乎鎮守漢中的最佳人選非張飛莫屬了。而且眾論以為必在張飛,張飛亦以心自許。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劉備乃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劉備置張飛情緒和全軍議論於不顧,而破格任用魏延,這不僅反映了魏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劉備的信任。如果魏延「腦後有反骨」,焉能受此重任?
  效仿劉邦當年登壇拜韓信為大將的故事,劉備在封魏延為漢中督時大會群臣,並且故意在宴會上當面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威壯其言。」。當然豪言壯語誰都會講,那麼魏延鎮守漢中的實際功績究竟如何呢?《三國誌·姜維傳》說:「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到了姜維守漢中,他認為魏延的軍事部署,「雖合《周易》『重門』之義」,但只能保證不丟土地,卻不能大量殺傷敵人,於是他改變魏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方針,放棄漢中外圍據點,將駐軍撤守漢、樂二城,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到盆地內部的做法,並認為此乃「殄敵之術也」。
  對於姜維的此次調整軍事部署,歷代史家多認為是重大失誤,為後來漢中失守、蜀國滅亡種下了禍根。郭允蹈的《蜀鑒》論及此十分深刻。他說:「蜀之門戶,漢中而已。姜維之退屯於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異時鐘會長驅直入,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見。嗚呼,姜維之亡蜀也。」由此可見,諸葛亮選拔的接班人姜維的才能遠不如魏延,因為魏延守漢中凡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沒有放一個敵兵進入自己的防區。接任的王平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針辦,也以少勝多,在興勢打敗曹爽率領的十餘萬魏軍。而姜維輕易改變魏延的戰略部署,卻直接導致蜀漢的滅亡。魏、姜二人軍事才能之高低豈非一目了然!所以劉備在用人和識人上,確實要比諸葛亮高明得多。
  魏延勇略過人,他馳騁沙場,所向披靡,可以稱之為善戰無敵。曹魏方面,除司馬懿以外,能與魏延匹敵者幾無其人。蜀漢建興八年(230),魏延率兵,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戰於陽溪,魏延大破郭淮等。此次戰役,並無諸葛亮指揮,而是魏延單獨領軍作戰。對手郭淮乃曹魏關西首屈一指的重將,號稱「方策精詳,垂問秦雍」。郭淮曾敗馬謖,摧破廖化,擒虜句安,即使諸葛亮亦畏懼他三分,但魏延卻能大破郭淮等。另外,在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中,魏延也立下赫赫戰功,《三國誌·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載:「宣王(指司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史稱司馬懿「畏蜀如虎」,這個「蜀」不單指諸葛亮,恐怕也應包括魏延在內吧。
  以治軍而論,魏延善養士卒,與張翼德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不可同日而語,而與關羽善待卒伍相似。《三國誌》卷三十六《張飛傳》。以此觀之,魏延統大軍能獨當一面,克敵斬將,治軍有方而勇猛過人,絕不遜於關羽、張飛等蜀漢一流大將也。
  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戰略:「聞夏侯茂(時鎮長安)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茂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諸葛亮「以為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因此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