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晚清重臣恭親王死前留下什麼遺言

晚清重臣恭親王死前留下什麼遺言

  1898年5月29日,農曆四月初十。大清國改革開放的旗手,長期擔任大清「總理」並受封為世襲罔替恭親王爵位的愛新覺羅·奕訢,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65歲(虛齡67)。
  國際社會也對恭親王之死表示了高度的關注。美國傳教士明恩溥(ArthurHendersonSmith)則在其著作《中國在激變中》認為,恭親王的逝世,令中國這架「錯綜複雜的政府機器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平衡輪」大清國的洋幹部、美國人馬士在他那本著名的《中華帝國外交史》中認為:「一般人認為如果恭親王不死,可能會挽救國家很多的不幸。」《泰晤士報》駐華記者濮蘭德(J.O.P.Bland)認為「恭親王的死是一件嚴重的事… …如果他還活著,或許不會有義和團亂事」,這是1900年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動亂後,西方人的普遍觀感。
  對於恭親王的地位,美國外交官何天爵曾在恭親王最後一次復出時(1894),有過精彩的論述。何天爵認為,只有恭親王才能「為帝國政策帶來改觀和進步」他認為,恭親王是精通東方外交藝術的老手。他總是將外交對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認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體的問題上。他既高傲又謙和,既粗魯又文雅,坦率而有節制,有時辦事迅速有時拖拉磨蹭,顯得既有心計又脾氣暴躁。所有這些特點都根據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變化隨時轉換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訣在於他能夠事先判斷出需要妥協的時機。他不斷轉換面具並不說明他是個優柔寡斷之徒。隱藏在眾多面具之後的恭親王在認真琢磨著對手,判斷對方的意圖政策,再決定自己的對策。在最後時刻來臨之前,他絲毫沒有妥協投降的跡象,顯得積極對付,毫不屈服。正當他的對手集中全力要發動最後一擊的時候,對手會發現恭親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滿臉微笑的謙卑的夥伴。
  作為所謂的「防禦外交政策」的領導者,恭親王顯得出類拔萃。帝國中還沒有人像恭親王那樣明白帝國可能的未來和帝國自身的弱點。帝國活著的人中還沒有人像恭親王那樣富有經驗,擔當重任… …實際上,在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中,恭親王是政府政策制訂的主心骨,也是執行這些政策的精明強幹的政治家與外交家。
  在恭親王病重期間,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以各種方式向他表示了慰問,並且就恭親王身後的國家大事,進行了廣泛而坦率的探討。
  一個廣為傳說、但顯然無法從正史上得到確證的故事,是說恭親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告誡光緒皇帝:「聞有廣東舉人主張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任小人」高層密談,自然是不可能洩露給位卑言輕的史家的。而人們更願意假定此一政治遺言為真,並將其廣泛解讀為恭親王「反動」的證據。康有為、梁啟超師徒也在各種場合,強化了恭親王反改革的形象。從各種可靠及不可靠的史料來看,恭親王「反改革」似乎是真的。但是,那只是反康梁的所謂「改革」而已。
  有關戊戌變法的真象,近年來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揭示出來,康梁在變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都被他們自己後來的精心宣傳所拔高。在他們倉皇出逃的時候,給予他們掩護的日本和英國的外交官,無人認為他們是大清改革的所謂先行者、是能為理想而獻身的勇士,相反地在發往各自政府的報告中,外交官們對康有為的評價十分糟糕,之所以伸出援手,一是出於所謂的「人道」,二則是考慮到各自國家的在華利益,手上握住了康有為,就多了一個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