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飲食著重滋補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飲食著重滋補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飲食著重滋補

冬天即將來臨,在中醫的觀點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因此天氣寒冷時,會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變慢,雖然能夠藉此保存體力,但也會降低抗病能力,也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流行性感冒、肺炎、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缺脂性皮膚炎、嘴唇乾裂、腸胃炎等症狀。

另外冬季時皮膚也容易乾燥,建議在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像是阿膠、麥冬、百合、玉竹、熟地、黃精、當歸、何首烏、枸杞子、山藥、山茱萸、女貞子、紅棗、桂圓等具有滋潤效果的中藥來幫助改善,這些中藥可以應用在藥膳中,或者是平日泡茶飲用,從體內增加保濕功效。

平時也可吃些像是雞蛋、白木耳、黑木耳、水梨、桑椹、蓮藕、蜂蜜、黑芝麻、菠菜、紅鳳菜、胡蘿蔔、蕃茄、茄子、秋葵、海帶、紫菜、珊瑚草、櫻桃、葡萄、蘋果、藍莓、覆盆子、蔓越莓、海參、海蜇皮、豬腳筋、雞腳、蛤蜊等也食物,來幫助養血、潤燥、滋陰,來達到預防皮膚乾燥發癢的效果。

在冬季飲食重點在於滋補,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順應體內潛藏的陽氣,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應該少食生冷,但也不宜吃的燥熱,以提高機體的耐寒力。

建議可適當選用羊肉、蝦、韭菜、鱔魚、桂圓、木耳、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或是多吃甘薯、馬鈴等薯類及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蔬菜類,也可吃些堅果類。

若是食用像是生蘿蔔、生黃瓜、鴨肉等寒涼食物,可搭配辣椒、胡椒、蔥、薑、韭、蒜、芫荽、肉桂、茴香、八角等辛香料來做食用,冬季飲食,不要吃得過飽,以免引起氣血運行不暢。

四季養生理論認為,冬季儘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並且可多在陽光下進行戶外活動,但同時也注意保暖;運動應選擇舒緩柔和項目,如太極拳、外丹功、保健操或養生功法舒展身體,活動過快或過於劇烈,身體出現大汗,容易損傷陽氣,久致陽虛畏寒。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