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台灣肝癌患有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台灣肝癌患有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台灣肝癌患有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每年約有8000人死於肝癌;根據長庚最新研究發現,台灣有近八成的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表示,馬兜鈴酸具腎毒性,是已知的致癌物;根據小鼠實驗結果,馬兜鈴酸造成的基因突變能力強度是現今已知的最強致癌物質,其致癌能力比抽菸、紫外線高。

林口長庚醫院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醫師表示,台灣肝癌患有很明顯的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長庚研究人員接著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了全球近1400個肝癌,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日本、歐洲或北美等地就較為少見。

馬兜鈴酸代謝物會結合基因具口票呤核的石咸基化合物(A,G),形成DNA複合物,造成損傷。自2013年以來,已陸續發現,馬兜鈴酸與泌尿道癌及肝膽癌、膀胱癌、腎細胞癌等有關聯。

謝森永主任表示,台灣高達近8成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患,可能使用過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可能和肝癌的發生有關。對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患,我們建議應定期就醫,並遵從醫師處方。

研究結果已發表於今年2017年10月18日出刊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