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拖雷之死

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拖雷之死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長子術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就是拖雷。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四子拖雷﹐最不喜歡的是長子術赤﹐而術赤在成吉思汗駕崩前就已經病逝了。成吉思汗駕崩後﹐先由拖雷監國兩年﹐但拖雷並不是合法的繼承人﹐後來由窩闊台正式繼承了汗位﹐史稱元太宗。公元1232年﹐也就是窩闊台繼承汗位的第四年﹐拖雷突然在軍中暴死。他究竟是怎麼死的?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有的說拖雷是被他的三哥窩闊台害死的﹐有的說是受了巫師的蒙騙而死的﹐也有的說的確是得了暴病而死的。究竟哪種說法正確﹐現在仍是一樁疑案。那麼﹐就讓我們回歸歷史﹐在歷史的層層迷霧中去尋找答案吧。
  立儲﹐對於封建王朝來說﹐就是選擇皇帝的接班人。這件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歷來是封建王朝中最敏感的問題。歷朝歷代﹐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曾經上演過多少刀光劍影、你死我活的爭鬥﹐曾經有多少人成為皇權鬥爭的犧牲品。在那無數次的爭鬥中﹐人世間最可貴的親情被可怕的慾望掩蓋了﹐被血淋淋的屠刀斬殺得無影無蹤﹐人的靈魂也被徹底扭曲了。可以說封建時代的許多皇帝是踏著親人的屍骨而爬上那個寶座的。作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同樣犯了嚴重的錯誤。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則﹐通常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嫡長子術赤應該是成吉思汗的合法繼承人。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定了三兒子窩闊台為自己的接班人。成吉思汗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原因有兩個。
  第一﹐成吉思汗打心眼裡不喜歡長子術赤﹐因為懷疑術赤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說到這個問題﹐還得從當年的一件事說起。成吉思汗的母親叫訶額侖﹐本來是蔑兒乞惕部首領脫裡脫阿的弟弟赤列都的未婚妻﹐在成親的路上被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搶去﹐成為也速該的妻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母親。因為這件事﹐脫裡脫阿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結下了冤仇。後來雖然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兒人害死了﹐但脫裡脫阿並沒有忘記這個仇恨﹐一心要報這搶親之仇。
  成吉思汗的第一位妻子叫孛兒帖﹐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都為孛兒帖所生。當年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成親不久﹐就遭到了蔑兒乞惕人的突然襲擊。脫裡脫阿以牙還牙﹐擄走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後來成吉思汗在其他兩個部落的幫助下﹐打敗了蔑兒乞惕部人﹐救回了孛兒帖﹐不久就生下了術赤。但是成吉思汗卻對術赤是否為自己的骨血產生了懷疑﹐以致成為他心中永遠抹不去的一塊陰影﹐這也成為他不喜歡術赤的重要原因。
  那麼﹐術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呢?據世界通史著作《史集》中的記載﹐孛兒帖在被蔑兒乞惕人擄去之前就懷有身孕了﹐在成吉思汗把她救回來的路上就生下了術赤。很顯然﹐術赤肯定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這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在那個科學知識非常欠缺的時代﹐成吉思汗對自己的兒子產生懷疑﹐在今天看來還是可以理解的。《史集》是波斯人主持編纂的一部世界通史著作﹐是用波斯文寫的。該書是目前古文獻中研究蒙古史最重要的書籍之一﹐史料價值極高﹐ 因此書中對於術赤出生問題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第二﹐察合台極力反對術赤為合法的汗位繼承人。察合台在成吉思汗的嫡子中排行老二﹐性格比較剛毅﹐辦事雷厲風行﹐與他哥哥術赤的性格截然不同。術赤是個非常敦厚善良的人﹐性格又比較內向﹐不喜張揚。因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兄弟二人長大以後就一直不和﹐再加上大家對術赤的出生有懷疑﹐所以察合台從來就看不起他的大哥術赤﹐並堅決反對術赤為汗位繼承人。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率大軍西征花剌子模。出征前﹐成吉思汗的另一位皇后也遂提醒成吉思汗﹐讓他考慮立儲問題。按說成吉思汗早就該考慮這個問題了﹐因為從年齡上講﹐他這時已經快60歲了(1162年出生)﹐而長子術赤是1179年出生的﹐這時已經40歲了。成吉思汗遲遲不確定自己的接班人﹐一方面是因為連年征戰﹐無暇顧及;另一方面恐怕還是對術赤不大滿意﹐所以一直猶豫不決。經過也遂皇后的提醒﹐成吉思汗覺得是該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了。於是﹐他把四個兒子都召集到自己大帳中﹐商議立儲之事。
  成吉思汗首先徵求術赤的意見﹐術赤是老大﹐讓老大先說。可術赤此時心裡是非常鬱悶的。按常規來說﹐老大自然就是合法的繼承人﹐何須多問?所以他沒有馬上表態。當他剛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察合台卻搶先說話了。察合台毫不客氣地對成吉思汗說﹕「如果您要選那個蔑兒乞惕種人的兒子做您的繼承人的話﹐我們是決不會甘心居於他的下面的... ...」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可察合台說話從不留情面﹐一開口就帶著侮辱性的言語﹐矛頭直接對準了術赤的痛處。術赤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與察合台當面吵鬧起來﹐最後還都抽出了寶劍要進行格鬥。成吉思汗喝住了兩個兒子﹐把察合台罵了一頓﹐並聲稱術赤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察合台不得放肆。察合台的囂張氣焰雖然被壓下去了﹐但他還是堅決不同意讓術赤做汗位的合法繼承人而是推薦了三弟窩闊台。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察合台的真實用意。察合台之所以極力反對術赤繼承汗位﹐不排除他有覬覦汗位的野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在四個嫡子中排行老二﹐如果把老大扳倒﹐接下來不就輪到老二了嗎?這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這種場合﹐察合台又不敢明目張膽地表露自己的心跡﹐所以就虛偽地推薦了自己的三弟窩闊台。
  其實﹐成吉思汗對四個兒子早就做過分析。長子術赤雖然敦厚善良﹐但缺乏雷厲風行的剛毅性格﹐難以成就大事。次子察合台雖然剛毅勇猛﹐但缺乏虛懷若谷的氣度﹐難以君臨天下。三子窩闊台熱情豪放﹐為人處世靈活多智﹐而且很有城府﹐似乎找不出什麼缺點。四子拖雷雖然精明過人﹐可惜年紀太小﹐難以服眾。看來﹐只有老三窩闊台是比較合適的人選了。
  成吉思汗見察合台極力推薦窩闊台﹐於是就徵求術赤和拖雷的意見。術赤心裡雖然不願意﹐但他心裡明白﹐父親不喜歡自己﹐根本沒有讓自己接班的打算﹐所以只得勉強點了點頭。老四拖雷知道﹐自己上面有三個哥哥﹐怎麼輪也輪不到自己﹐所以也同意了。立儲問題就這樣解決了。當然此時的察合台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也不能說了。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七月﹐成吉思汗病逝於六盤山下﹐享年66歲。臨終前﹐他把察合台、窩闊台、拖雷都召到身邊來﹐安排後事。為什麼沒有長子術赤呢?開頭已經說過﹐術赤在成吉思汗病逝前半年就去世了﹐他是病死在自己封地的。成吉思汗把剩下的三個嫡子叫到自己的臥榻旁﹐囑咐他們說﹐將來的大汗之位由窩闊台繼承﹐讓察合台和拖雷一定要幫助窩闊台治國平天下﹐誰都不許有二心。成吉思汗還特別抓住拖雷的手﹐叮囑說﹕「拖雷﹐你要全力佐助你三哥平定天下!你沒能即汗位﹐是長生天的意思﹐誰也別怪。」成吉思汗還交代﹐遵照蒙古族的傳統﹐窩闊台在繼承汗位之前﹐必須召開由諸王以及各部酋長等參加的「庫裡爾泰會」﹐通過這個大會議定之後﹐才可以繼承汗位。成吉思汗還向窩闊台推薦了一個智囊人物﹐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律楚材。
  「庫裡爾泰會」相當於今天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汗位繼承人只有通過這個大會議定﹐才是合法的。但是成吉思汗死後要馬上召開這個大會﹐卻遇到了很多阻力和困難。一方面﹐西夏國雖然剛被滅掉﹐但金國和南宋仍然存在﹐要完成成吉思汗統一中國的遺願﹐任務還非常艱巨。另一方面﹐術赤病逝後﹐他的兒子拔都嗣位。拔都對於他父親術赤沒有能夠成為汗位的繼承人而耿耿於懷﹐所以找了種種理由﹐不去參加「庫裡爾泰會」。再說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他當年為了反對術赤﹐極力推薦窩闊台為汗位繼承人﹐沒想到弄巧成拙﹐自己弄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沒有撈到。他不甘心汗位被三弟窩闊台佔去﹐所以也不願意召開這個大會。「庫裡爾泰會」開不成﹐窩闊台就不能繼承汗位﹐所以在成吉思汗死後﹐只能由幼子拖雷臨時監國。所謂監國﹐就是代理國政﹐代理大汗行使權力﹐發號施令﹐統領國家一切事宜。
  拖雷這個人以勇於攻戰﹐崇尚武功著稱。因為他在嫡子中年齡最小﹐成吉思汗非常喜歡他﹐所以他一直在成吉思汗身邊﹐跟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戰功。成吉思汗死後﹐按照蒙古人的慣例﹐拖雷獲得了其父的所有領地以及大部分軍隊﹐其實力是最大的。1229年﹐拖雷監國已經快兩年了。依照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汗位應該傳給窩闊台﹐但此時的拖雷並沒有一點移權的跡象。汗位一直虛懸﹐對國家非常不利﹐這可急壞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前面提到的耶律楚材。
  這個耶律楚材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本來是遼國皇族的後代﹐也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東丹王突欲的八世孫。不過他出生的時候﹐遼國已經被金國滅亡了。他三歲喪父﹐靠母親的教育﹐成了一個名聞遐邇的博學才子﹐後來到金國的中都燕京任職。1215年﹐蒙古軍攻佔燕京後﹐耶律楚材一心一意鑽研起佛教來﹐形成了以儒治國、以佛治心的思想原則﹐並立志以自己平生所學貢獻於國家。
  1218年﹐成吉思汗聽說耶律楚材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把他招到自己身邊﹐成為成吉思汗最重要的智囊人物。耶律楚材足智多謀﹐跟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征討西夏﹐屢出奇謀﹐多次被成吉思汗稱為「神人」。窩闊台是個城府很深的人。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他就看中了耶律楚材是個治理國家的棟樑之才﹐並暗中決定一旦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對這個人加以重用。成吉思汗病逝後﹐窩闊台就將耶律楚材帶在自己身邊﹐遇到大事小情﹐總要徵求耶律楚材的意見。耶律楚材見窩闊台非常尊重自己﹐心裡很受感動﹐所以決定盡最大努力﹐促使窩闊台早日繼承大汗之位。
  1229年秋天﹐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庫裡爾泰會」終於在克魯倫河畔召開了。在這次會上﹐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三個人﹐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窩闊台和拖雷表面上你推我讓﹐實際上窩闊台早就想繼承汗位了﹐而拖雷卻遲遲不肯交權。這種風平浪靜式的爭鬥﹐比那些血淋淋的骨肉相殺要文明得多。雖然窩闊台對拖雷的做法很不滿意﹐甚至心生怨恨﹐但兄弟之間總算還沒有撕破臉皮。但是這樣推來讓去﹐大會開了將近40天仍沒有結果。耶律楚材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他首先去找拖雷﹐把事情挑明讓他順利移權。
  耶律楚材辦事是很講策略的。他見了拖雷之後﹐首先給拖雷一個下馬威。他對拖雷說﹕「在下昨夜夜觀天象﹐又以太乙數推之﹐明日為立新汗的最後吉期。錯過明天﹐大蒙古國將會由大亂而一蹶不振﹐再不可能有新汗產生了。」拖雷對耶律楚材的意思非常清楚﹐他生氣地對耶律楚材說﹕「我從來不曾虧待過你﹐你為什麼要跟我分心呢?」耶律楚材說﹕「窩闊台是大汗生前指定的即位人﹐大汗生前有大恩於在下﹐在下必須肝腦塗地以報萬一﹐所以我不能因為您監國就見風使舵﹐做出違背大汗的事來。」
  耶律楚材的這些話﹐句句千斤﹐態度非常明確﹐就是要擁立窩闊台繼承汗位﹐看你拖雷怎麼辦吧。拖雷並不是任人擺佈的人﹐他惡狠狠地問道﹕「你可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嗎?」拖雷的意思是﹐你耶律楚材不支持我繼承汗位﹐難道就不怕我把你殺掉嗎?耶律楚材表現得非常從容﹐他捋著自己的長鬍子﹐坦然地說﹕「一死而已﹐也好早日拜見大汗。」
  耶律楚材的這句話更厲害﹐一下子就把拖雷鎮住了。你不就是想殺我嗎﹐我不怕死﹐死了好去拜見大汗。拖雷一時間無話可說了。耶律楚材抓住機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繼續說﹕「大汗生前最喜愛的人就是你了﹐你難道願意違背大汗的遺命嗎?這大蒙古國是大汗率領他的兄弟和你們弟兄多年浴血奮戰打下來的﹐你能忍心看著它毀於一旦?大汗的在天之靈期待著你們擁立窩闊台為汗﹐期待著你們在窩闊台率領下捲起漫天西風﹐橫掃落葉一般﹐奪取金、宋兩國﹐一統天下﹐你可要三思啊!」
  拖雷被耶律楚材的話打動了﹐回憶起父親臨終前的囑咐﹐他眼裡不禁滾出淚珠來。耶律楚材還幫拖雷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耶律楚材說﹕「大汗駕崩之後﹐你遲遲不召開大會﹐世人都在猜測﹐你是不是有奪取汗位的打算?我想﹐你是最忠於大汗的﹐絕不會有此非分之想。要知道雖然你大哥已經不在了﹐但還有你二哥察合台呢﹐如果鬧起來﹐你能穩操勝券嗎?」
  耶律楚材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誨﹐終於把拖雷的思想做通了。拖雷下了決心﹐要立即移權﹐擁立窩闊台繼承汗位。接著﹐耶律楚材又去做察合台的工作。他對察合台說﹕「大汗駕崩已經兩年了﹐大汗之位遲遲未定﹐不知王爺有何打算?」察合台對於耶律楚材的問話﹐一時間不知道該怎樣回答。說自己想繼承汗位吧﹐肯定不行;說自己願意擁立窩闊台做大汗吧﹐自己還不甘心﹐所以他只能保持沉默。
  耶律楚材接著說﹕「聽說﹐當年立嗣的時候﹐是大汗聽了你的主張﹐才決定讓窩闊台繼承汗位的。如今﹐你大哥雖死﹐但他的兒子們仍在西方﹐是否也有謀取汗位的企圖呢?這很難說。如果現在不早做定奪﹐恐怕夜長夢多。有人在下面說﹐王爺自己想做大汗﹐我認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第一﹐王爺是最講信譽的人﹐想當年自己提名窩闊台﹐今日又與他爭搶﹐豈不是言而無信!第二﹐論實力﹐你的弟弟拖雷和你的侄子拔都都要勝過你﹐真的搶奪起來﹐恐怕你也難以如願。」
  相比起來﹐察合台的工作要比拖雷好做得多﹐察合台聽了耶律楚材的話﹐覺得非常有理﹐最終也同意擁立窩闊台繼承汗位。第二天﹐拖雷繼續主持召開「庫裡爾泰會」。但是﹐這次大會與前幾天的大會有實質性的不同。前幾天的大會﹐三方都在扯皮﹐形不成統一意見。但今天一開會﹐拖雷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明確表示﹐要遵照父汗的遺命﹐擁立窩闊台繼承汗位。接著﹐察合台首先響應﹐當即拉起窩闊台的右手﹐拖雷拉著窩闊台的左手﹐把他拉到了汗位的寶座上。
  除了耶律楚材﹐所有人都驚呆了﹐包括窩闊台在內﹐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窩闊台還在發愣的時候﹐察合台、拖雷已經帶頭跪在了地上﹐向窩闊台行禮。在場的人見狀﹐也都呼啦啦跪倒在地﹐向新大汗行禮。這樣﹐窩闊台在拖雷監國兩年之後﹐終於登上了大汗的寶座。這是1229年秋天八月的事。窩闊台之所以能繼承汗位﹐耶律楚材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第一功臣。元朝的第二位皇帝產生了﹐這就是元太宗窩闊台。
  窩闊台即汗位後﹐首先把察合台打發回他的封地去了。察合台的封地在哪兒呢?他的封地範圍包括阿爾泰山以西、阿姆河以東的廣大地區﹐外加天山南北的西遼舊地。後來﹐察合台在自己的封地建立了察合台汗國﹐其都城設在阿力麻裡附近的忽牙思﹐即今天的新疆霍城縣水定鎮西北。察合台與窩闊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窩闊台也非常尊重察合台﹐凡遇軍國大事﹐必派使者去與察合台商議﹐然後才加以定奪。窩闊台汗十三年(1241年)五月﹐察合台早窩闊台五個月病逝。
  窩闊台讓察合台回到自己的封地﹐卻把拖雷留在自己身邊﹐按照成吉思汗臨終的部署﹐準備全力伐金。第二年七月﹐窩闊台率拖雷及拖雷的長子蒙哥南下﹐渡過黃河與陝西的蒙古軍會合﹐進攻鳳翔。到十二月﹐攻克了韓城、蒲城。窩闊台汗三年(1231年)二月﹐蒙古軍終於攻克了鳳翔。金國遷民於河南﹐扼守潼關。五月﹐窩闊台在官山九十九泉(今內蒙古自治區卓資縣北灰騰梁)避暑﹐召集諸王、大臣商議伐金之策。最後議定兵分三路進攻金朝﹐於次年春在汴京會師。窩闊台自統中路軍﹐經山西﹐取黃河以北要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從白坡(今河南孟縣西南)渡河﹐向洛陽進兵。左路軍由斡赤斤(成吉思汗的四弟)統領﹐向濟南進兵。命令拖雷統右路軍自鳳翔經寶雞﹐入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假道宋境漢中﹐沿漢水東下唐州(今河南唐河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從背後包抄汴京。冬十月﹐窩闊台指揮的中路軍圍攻河中府﹐到十二月破城。然後﹐於窩闊台汗四年(1232年)正月由白坡渡河﹐進兵鄭州﹐與拖雷南北呼應。
  再說拖雷率領的右路軍攻取寶雞後﹐派使臣到宋朝﹐要求向宋朝借道﹐但使臣卻被宋朝的邊將殺害。於是﹐拖雷率3萬精兵攻破大散關﹐進入宋境。冬天的時候﹐拖雷率軍順漢水東下﹐經興化(今陝西漢中)、洋州(今陝西洋縣)、金州(今陝西安康)﹐攻佔了房州(今湖北房縣)、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然後渡過漢水北上進入金國的鄧州境內。到窩闊台汗四年正月﹐拖雷的大軍與金兵在鈞州(今河南禹州市)附近的三峰山展開激戰﹐金軍主力全部被殲。二月﹐窩闊台與拖雷攻克了鈞州﹐兩路大軍會合。蒙古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接連攻佔了河南的十幾個州﹐獲得了巨大勝利。
  三月﹐窩闊台命令大將速不台進攻汴京。金國軍隊用「震天雷」、「飛火槍」守禦。「震天雷」是以鐵罐裝滿炸藥﹐點火引爆﹐可穿透鐵甲﹐殺傷力很大;「飛火槍」就是用鐵管注入火藥﹐能燒傷十餘步之敵。雙方攻守16晝夜﹐傷亡都很大。蒙古軍不能速勝﹐沒有更好的辦法﹐而金軍也疲憊不堪﹐於是雙方於四月停戰議和﹐蒙古軍退到河、洛之間﹐徐圖破城之策。窩闊台於是帶著拖雷北返﹐經真定、中都﹐然後北出居庸關﹐到官山避暑去了。
  我為什麼要詳細敘述這段歷史呢?就是要說明兩個問題。第一﹐拖雷移權讓位是真心真意的﹐不是虛情假意。第二﹐拖雷是真心擁戴窩闊台的﹐並沒有任何反心。窩闊台正式繼承汗位後﹐拖雷總是服從窩闊台的領導﹐從大局出發跟隨窩闊台征伐金兵﹐並且一心一意﹐毫無二心。如果拖雷稍微有點二心的話﹐他也不會跟窩闊台那麼緊密配合﹐更不會捨生忘死地跟金兵玩兒命。可以說﹐從窩闊台繼承汗位的那天起﹐拖雷就打心眼裡承認了窩闊台的合法地位﹐並且是竭盡全力在幫助窩闊台進行統一全國的大業。我們可以設想﹐對於這樣一位高風亮節、光明磊落的人物﹐窩闊台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是不應該虧待拖雷的。但是﹐歷史是不能設想的﹐歷史是殘酷無情的﹐歷史沒有朝著我們美好的願望去發展﹐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意想不到的悲劇還是發生了。
  據《元史·睿宗傳》記載﹕「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禱於天地﹐請以身代之﹐又取巫覡祓除釁滌之水飲焉。居數日﹐太宗疾愈﹐拖雷從之北還﹐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壽四十有(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窩闊台汗四年(1232年)五月﹐窩闊台身體不舒服了﹐大概是得病了。到了六月﹐病情更厲害了。拖雷於是向上天禱告﹐願意代替窩闊台得病﹐甚至替他去死﹐後來又把巫師用來祛除疾病的水喝下去了。數日之後﹐窩闊台的病就好了﹐拖雷在北還途中﹐在阿剌合的思得病而死﹐年僅41歲。
  首先說一下拖雷的年齡問題。為什麼「壽四十有(一)」中的「一」要用括號呢?這是因為拖雷的生年史料缺載﹐弄不清具體是哪一年出生的﹐所以括號中的「一」是後來根據史學家的推算而添加的。怎麼推算的呢?《元朝秘史》中有一段記載﹐說成吉思汗在攻殺塔塔兒人時﹐有一個塔塔兒人逃脫﹐竄到成吉思汗後營行帳中覓食﹐趁機劫持了5歲的拖雷﹐幸虧被部屬救出。這次戰爭是指金章宗承安元年﹐即1196年的斡裡札河之役﹐這一年拖雷5歲﹐以此推算﹐拖雷應該出生於1192年。拖雷死於1232年是沒有疑問的﹐所以他活了41歲﹐括號中的缺字應該是「一」。
  但是﹐關於拖雷的死﹐其他的史書記載卻有所不同。《元朝秘史》詳細記載了拖雷之死的情況。其經過如下﹕在官山避暑期間﹐窩闊台汗突然得了重病﹐於是請醫生來看。醫生開了藥﹐窩闊台汗吃了好幾天﹐病情並未好轉﹐反而越來越重。蒙古人講究迷信﹐窩闊台就請來巫師為他驅除病魔。那個巫師對窩闊台說﹕「大汗征戰多年﹐殺人過多﹐又毀壞城郭﹐這樣就激起了山川之神的憤怒﹐天神要拘大汗去問罪呢。」
  窩闊台聽了巫師的話﹐心裡非常恐懼﹐於是向巫師求教解脫之法。巫師說﹕「至少得有一個親王代替大汗去向天神請罪﹐才可以免除大汗的災難。」在親王之中﹐當時只有拖雷隨侍。窩闊台就命人把拖雷叫到身邊﹐說﹕「四弟﹐我這病恐怕是不行了。」拖雷見窩闊台叫自己「四弟」﹐很是感動﹐急忙說道﹕「三哥偶染小疾﹐三五日就會好的﹐何出此言?」
  窩闊台說﹕「方纔巫師為我祈禱﹐上天怪罪﹐定要拘我﹐若我不去﹐說除非有一個親王代我才行。現在隨軍的親王只有四弟你﹐可軍中無我尚可﹐無你是萬萬不行的。所以為兄只好將你叫來﹐安置一下﹐我去之後﹐吾弟要... ...」不等窩闊台說完﹐拖雷趕緊說﹕「既然小弟能代﹐義不容辭。三哥是一國之主﹐萬萬少不得。」說完﹐命內侍將巫師請出。
  巫師被叫來之後﹐拖雷說願意代大汗到天神那裡請罪。巫師拿出「咒水」﹐讓拖雷喝下。拖雷二話不說﹐一飲而盡。拖雷被人抬回自己的寢帳﹐沒幾天就死了。以上是《元朝秘史》的記載。
  還有一部史書叫《世界征服者史》﹐書中說拖雷是因飲酒過度﹐得病而死。我們再看看《元史·太宗傳》是怎樣記載的。《元史·太宗傳》中的記載更加簡單﹐只有一句話﹕「九月﹐拖雷薨」。至於拖雷死的原因﹐隻字不提。是病死的?還是怎麼死的?不得而知。所不同的是﹐《元史·太宗傳》中說拖雷死於九月﹐這與《元史·睿宗傳》中的記載也有出入。《元史·睿宗傳》中並沒有明確指明拖雷死的時間﹐但從行文上看﹐應當是死於六月。如果拖雷不是死於六月﹐《元史·睿宗傳》中肯定有明確的時間記載。因為人的生死是大事﹐作為史書是非常看重這一點的﹐特別是專門寫一個人的傳記﹐不可能對這個人的死亡時間不作考究。況且﹐在那段記載中﹐「五月」、「六月」都寫得非常清楚﹐如果拖雷真的是死於九月﹐怎麼文中卻不寫了呢?所以﹐從行文來看﹐拖雷是死於六月的﹐而不是九月。這一點與《史集》和《元朝秘史》中的記載是相吻合的。
  還有一點也值得懷疑。《元史·太宗傳》是專門寫窩闊台汗的﹐對於拖雷的死﹐卻明確記載為九月。而《元史·睿宗傳》是專門寫拖雷的﹐難道卻不寫拖雷死亡的時間了嗎?顯然不是。所以﹐《元史·太宗傳》所寫的「九月﹐拖雷薨」﹐筆者以為是有誤的﹐是故意所為。寫史者故意將拖雷的死亡時間推後三個月﹐這顯然是在為窩闊台開脫殺害親兄弟的罪過。
  史書對拖雷死亡的原因有不同的記載﹐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拖雷的死不是簡單的「遇疾而薨」﹐而是存在諸多疑點﹐至今仍為一個疑案。對於拖雷的死亡原因﹐史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拖雷是被窩闊台害死的﹐而且持這種意見的人居多。
  第二種意見認為﹐拖雷是甘願替窩闊台而死的。
  第三種意見認為﹐拖雷是受了巫師的蒙騙而死的。
  奇怪的是﹐史學家們都不認為拖雷是得暴病而死的﹐也就是說﹐拖雷的死不屬於自然死亡﹐而是屬於他殺。綜合史書的記載和史學家們的觀點認為﹐拖雷確實是被窩闊台害死的﹐而不是病死的。理由如下﹕
  第一﹐窩闊台存在殺人的動機。拖雷是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成吉思汗曾經打算把汗位傳給幼子拖雷﹐但由於當時拖雷年紀太小﹐未能如願。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習俗﹐成吉思汗死後﹐把自己的屬地、財產和大部分軍隊都留給了拖雷﹐使拖雷擁有了巨大的實力。拖雷監國兩年而遲遲不肯移權﹐勢必引起窩闊台的不滿而心生怨恨﹐只不過窩闊台城府極深﹐沒有發作而已。此其一。
  後來﹐在耶律楚材的斡旋下﹐拖雷雖然移權讓位﹐但拖雷在蒙古帝國中的威望依然不減﹐窩闊台始終感到一種嚴重的威脅。即使拖雷在三年五年內沒有反心﹐但誰敢保證他在十年八年後也沒有反心呢?這是窩闊台最擔心的問題﹐換了誰都會有這樣的擔心。在窩闊台看來﹐與其這樣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還不如乾脆把對方幹掉﹐以絕後患。此其二。
  窩闊台在繼承汗位後﹐把他的二哥察合台打發走了﹐但卻把拖雷留在了自己身邊﹐不讓拖雷回到領地去。這是為什麼呢?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果讓拖雷回到他的領地去﹐就等於是放虎歸山﹐要想再控制他就十分困難了。所以﹐窩闊台牢牢地把拖雷捆在自己身邊﹐使拖雷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有了機會﹐就可馬上動手﹐除掉對方。此其三。
  因此﹐窩闊台要除掉拖雷是必然的結果﹐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罷了。
  第二﹐窩闊台設計害死了拖雷。窩闊台要除掉自己的親兄弟﹐但還不想留下任何把柄﹐讓天下人恥笑﹐所以就精心設計了一個騙局。他與那個巫師串通一氣﹐緊密配合﹐先是自己裝病﹐然後讓巫師來「驅除病魔」﹐巫師於是編造了一套鬼話﹐來引拖雷上鉤。拖雷上鉤之後﹐巫師拿出了所謂的「咒水」讓拖雷喝下。事情一步步按照窩闊台導演的程序進行﹐最終實現了他們的目的。所以﹐拖雷的死完全是窩闊台一手製造的陰謀。
  第三﹐拖雷的死與那杯「咒水」有直接關係。不論是《史集》﹐還是《元朝秘史》﹐以及《元史·睿宗傳》﹐都說拖雷是喝下那杯「咒水」而死的。這就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那杯所謂的「咒水」究竟是何物?這難道還用明說嗎?所謂的「咒水」其實就是一杯置人於死地的毒水。拖雷正是喝了那杯毒水才死的﹐根本不是什麼暴病而亡。至於《世界征服者史》中所說的拖雷「因飲酒過度﹐得病而死」﹐究竟是否屬實呢?我們可以推斷一下﹐拖雷所飲的「酒」到底是一種什麼酒?文中沒有說﹐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書中所說的「酒」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咒水」呢?這倒很有可能了。
  拖雷究竟有沒有反心呢?我們從史書上找不到這方面的記載﹐說明他至少在那個時候是沒有反心的。窩闊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惜殺害自己的親弟弟﹐這是封建社會皇權制度的必然結果﹐也是造成拖雷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從史書的記載看﹐拖雷是一個傑出的人物﹐他不僅有一個偉大的父親成吉思汗﹐而且還有一個偉大的兒子忽必烈﹐這兩個人物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非常耀眼的人物。就拖雷本人來講﹐他對蒙古帝國做出的傑出貢獻﹐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容否定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