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韓非子為秦王揭秘亡國之征

韓非子為秦王揭秘亡國之征

  韓非子,又稱韓非或韓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韓王歇(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農家、雜家、陰陽家、縱橫家融為一爐,是先秦諸子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君主要統治天下,必須依據人性人情。人性饑而食,寒而衣,渴而飲,自私自利,趨利避害,這正是法制可立、賞罰可施的人性基礎。其上期講到秦王大舉發兵,攻打韓國,索要韓非。秦國大兵壓境,令小小的韓國朝野震動,大家議論紛紛,商議對策。
  韓非子當時年紀不小了,是韓王安的叔叔。王叔。若拒不交人,秦強韓弱,韓國危矣!若拱手相送,喪權辱國,韓國顏面何存?這個時候,韓王安必須想出一個兩全之策,既能解秦兵之圍,又能保全自己君王的聲威。他將怎樣做呢?
  他選擇外交途徑,派韓非作為韓國「特使」出使秦國。這是一記妙招,也是委曲求全,沒辦法的事情。人們常說「弱國無外交」,弱國怎麼做外交啊?這就是當時韓王安萬般無奈之舉。在送走韓非的時候,韓王一再對韓非耳語:「你要相機存韓,相機存韓啊!」
  韓非答應使秦,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既然秦王要的不是土地、城池,而是自己,他必須豁出一己之身,解韓國之圍。對於秦王的賞識,他內心裡十分矛盾和焦慮,韓非在本國得不到賞識,目睹韓國逐漸衰落,快要亡國了。他曾一次次上書韓王,但是幾代韓王完全不納其言,令他非常悲憤,好像和氏之璧,不為君王賞識。韓王身邊的親近之人,寵臣權貴,也對韓非萬般排擠。韓非以一己之力,萬不能與之相抗衡。這樣發展下去,其結果,不是以公法誅之,就是以私劍殺之。
  韓非的學說在韓國用不上,他只能自己著書立說,盼望荊山之玉,有一天能見天日。如今自己的學說卻被強秦所欣賞,秦一旦做大,六國必然為秦所滅,此情此景,令他如何抉擇?但是當前無論外面的形勢還是國家的形勢,韓非都不得不踏上通往秦國之路。他知道自己是離開家鄉,流離失所。他不知道未來的前途怎麼樣,所以懷著忐忑的心,出使秦國。
  來到了秦國,秦王如獲至寶,待為上賓。韓非才高八斗,秦王求賢若渴,韓非的書成為秦朝宮廷的必讀經典,韓非之學成為大秦王朝的官方之學。韓非初到秦國那天,秦王舉行盛大的酒宴,為韓非子接風洗塵。文武百官在座,觥籌交錯,好不熱鬧。秦王聽著百官議論吞滅六國,好像感覺這天下指日可待,有點飄飄然了,而完全忘掉了居安思危的道理。韓非子冷眼旁觀,一言不發。
  宴中,百官向秦王敬酒。韓非子對秦王開腔說道:「大王啊,您看我身上穿的這件衣裳,怎麼樣啊?」
  秦王聽到韓非這句話,有點愣了,天下大勢寡人正聽得高興呢,怎麼問起這個了?秦王疑惑不解,看了看,說:「這身衣裳是您從韓國穿來的,雖然看著有點舊了,但還是不錯的!」
  韓非說道:「我這衣服看著不錯,但是大王知道嗎?這要是長久不清理,衣服上面可是會生虱子啊!」
  看到秦王一臉疑惑,韓非接著對秦王說道:「其實現在的秦國,就和我身上穿的這件錦袍一樣,看著很強大,可是也隱藏著亡國的危險啊!」
  秦王聽到這裡,嚇了一跳,我秦國先君數代開疆,才有了如今的大好局面,怎麼還隱藏著亡國之兆啊?你倒是給寡人好好講講。
  韓非說道:「大王,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秦雖號稱以法治國,但也不是無可挑剔。亡國之征,還不少呢!」「君主喜歡修建宮殿臺榭和池沼,愛好車馬服飾和玩賞之物,總是使老百姓疲勞困頓,揮霍老百姓的財物,國家就會滅亡。君王的愛好太甚,也會導致亡國。」
  秦王嚇了一跳,有這麼嚴重,那你趕緊給寡人說道說道。於是,韓非子就先給秦王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晉獻公想向虞國借道去攻打虢國,但這個虞國和虢國是同姓,關係比較近,兄弟一般,兩國還結有同盟。向虞國借道,無異於與虎謀皮。晉國的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條一箭雙鵰的妙計,就是先用重金厚禮收買虞公,靠這個拆散虢、虞之間的同盟,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等到虞國中計、滅了虢國之後再收拾虞國。
  怎麼打動虞國君主的心呢?因為虞國國君最喜歡美玉和寶馬,這在諸侯當中可是出了名的。晉獻公聽了荀息的獻計後,認為計謀很好,但還是捨不得自己的那些珍寶良馬。荀息告訴他,咱現在送他這些個東西,頂多就是在他那兒寄存著,就跟存銀行一樣,時候到了咱連本帶利一起取,還有得賺呢。晉獻公一聽,還有這好事?那就照你說的辦。
  於是晉國的荀息就帶著良馬、美玉等奇珍異寶出使虞國。到了虞國,虞公說:「帶啥寶貝來了?」荀息於是一層層把錦囊打開,一個光華四射的晉國垂棘產的璧玉展現在虞公面前,荀息又給虞公獻上寶馬,並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見了良馬、美玉,高興壞了,哪還顧得上什麼同姓之盟啊,要借道是吧,好,借給你。大臣宮之奇認為這可不好,「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了,虞國必定會跟著被滅掉。晉國的野心不可開啟,對外敵不可忽視。俗語說『唇亡齒寒。』這話說的正是虞國和虢國的關係啊。」但是虞公就惦記著那些寶貝,根本不聽宮之奇的建議,無論誰怎麼勸都沒用。
  於是晉國軍隊通過虞國的土地去攻打虢國,很快就滅了虢國。回來之後,晉獻公殺了個回馬槍,攻打虞國,生俘虞公,輕而易舉地滅亡了虞國,達到了吞併兩國的目的。荀息這時候牽著良馬拿著美玉來報告晉獻公,晉獻公高興地說:「壁玉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馬的年齒卻長了。」
  人人都有所好,晉獻公把美玉和寶馬送給虞公,數年之後再收回的時候,美玉還是原來的樣子,寶馬倒是長大了些,可是他還多賺了個虞國。只是可憐那虞公,最初看起來沒有什麼害處,到最後,寶貝沒得到,還把國家給丟了。貪圖小利,就是對大利益的危害。用舌頭去舔刀鋒上的蜜,可能有性命之憂。
  這個故事講完,秦王心裡有點後怕,這珍寶器玩都能亡國,真是太可怕了,先前為了和氏璧這件珍寶,我秦國還差點和趙國打仗呢,現在想想,為了珍寶享受而興兵出師勞民傷財,真是太危險了啊!
  齊桓公曾問管仲:「富有邊際嗎?」管仲回答說:「水的邊際,就是沒有水的地方;富的邊際,就是富到已經滿足的地步。人不能知足,不能知止,那麼就沒有富足的邊際吧!」因此韓非子說:「貪心太大不知滿足,追求財利貪圖獲取,是亡國之徵兆。」
  看到秦王很有感慨,韓非又給他講了個和秦國有關的故事。春秋時期秦穆公的時候,戎王派由餘出使秦國。秦穆公問由餘說:「我曾經聽說過治國的道理但沒能親眼見到,希望聽你談一談古代的明君因為什麼亡國,又因為什麼興國?」由餘回答說:「我曾聽說過,總是因為儉樸而獲得天下,因為奢侈而丟失國家。」秦穆公深深讚許,他覺得由餘是個大人才。由餘走以後,穆公很不高興,鄰國有這樣傑出的人才,就是自己國家的禍患,怎麼辦呢?他把內史廖召來,研究對策。
  內史廖說:「戎王地處偏僻,道路遙遠,他那沒什麼文化娛樂。你把能歌善舞的美女贈送給他,這個就能起作用。」
  於是秦國把十六個漂亮的舞女送給了戎王,從此以後,戎王天天聽音樂看舞蹈。由餘回國後,好心勸告戎王治理朝政,戎王被美色歌舞蒙蔽了雙眼,每天就是開懷暢飲,別的事情一概不管,牛馬都餓死了一半。由餘看到戎王這個德行,想想戎國是沒指望了,就離開戎國到了秦國。秦穆公親自迎接他,並拜他為秦國的上卿,然後發兵攻打戎國,從此先後兼併了十二個國家,開闢了上千里的土地。所以說,沉溺於輕歌曼舞,不顧及國家政治,就是亡國的災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