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中暑分陰暑、陽暑 防法不同

中暑分陰暑、陽暑 防法不同

中暑分陰暑、陽暑 防法不同

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引起中暑,不過,傳統中醫認為,身體忽熱忽冷之下,也可能出現陰暑。

開業中醫師羅明宇昨日表示,中暑是高溫環境常見病,但中醫認為,中暑有陰暑、陽暑之分,動而得之稱為陽暑,靜而得之稱為陰暑,一般民眾所知道的中暑大多是指陽暑,對於陽暑的預防比較重視,對於陰暑的防範卻往往不足,簡單來說,陽暑多是因為高溫環境所引發,陰暑多是因為貪涼避熱所引起。

羅醫師指出,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因此患了陽暑的人體溫都會升高,暑邪傷津耗氣,病患常會感到口渴、乏力,還會有頭暈、注意力差、動作不協調,主要發生在持續高溫天氣下,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的人身上。

羅明宇指出,炎熱氣候常會逼著民眾吹冷氣、喝冷飲,甚至洗冷水澡,但是民眾可能不知道,高溫之下毛孔張開,倘若突然納涼避暑過了頭,寒溼等外邪就會趁機侵犯人體,以致損及脾肺或導致元氣不足,進而造成溼阻中焦,很多人就會假中暑。

除了和陽暑相同的發熱症狀之外,還可能出現畏寒頭痛、鼻塞、流鼻涕、四肢痠痛,可能兼有嘔吐、腹瀉,這時代表出現陰暑。

預防陽暑:民眾外出活動或運動,最好避開中午或烈日,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出門記得準備防曬用具,比如遮陽傘、遮陽帽、防曬乳、太陽眼鏡等,以及準備白開水等飲料,適時補充水分,可以多吃綠豆湯、荷葉粥、蓮子百合粥等,有助預防陽暑。

陰暑:不要過度貪涼避暑,避免身體突然忽熱忽冷,以致排不了汗散不了熱,建議穿著外套進入低溫空調環境,大量流汗之後最好馬上擦乾,切勿冷水洗頭或淋浴、進食大量冰鎮飲料,倘若沒有妥善預防,很可能引起寒溼侵襲,進而引發陰暑。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