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非鄭氏叛將不能收復台灣

非鄭氏叛將不能收復台灣

  康熙元年(1662)五月,佔據台灣堅持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病逝。其弟鄭世襲與其子鄭經為爭奪王位而火並。清廷趁機招撫駐守廈門的鄭經,鄭經交出了明朝敕命及玉印等。次年五月,鄭經殺死鄭世襲,台灣內亂平息。鄭經向清廷請求仿照朝鮮、琉球藩國方式,佔據台灣,永不登陸,不剃髮,不改漢族衣冠,否則雖死不降。清廷內部對台灣鄭氏一直存在著招撫和攻剿兩種主張,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一貫主張以武力攻剿台灣。朝廷與台灣和談失敗之後,施琅上疏康熙帝,建議以武力進取台灣, 以杜絕後患,並就如何選練士兵、籌集船餉、海上指揮、攻戰機宜等事提出全面意見。
  施琅(1621~1696),字道侯,福建晉江人,原來是明朝的游擊將軍,後為鄭芝龍手下左先鋒,因為誅殺逃兵得罪了鄭成功,被迫降清,任清朝福建水師提督。康熙三年(1664),施琅與另幾位鄭軍降將周全斌、楊富等人率水師,進攻台灣,遭遇颱風退回。次年再攻台灣,又遭遇颱風無功而返。朝廷中許多王公大臣,因此對施琅的忠誠產生了懷疑,說他有親屬留在台灣,與鄭氏舊恩未斷。施琅這次上疏的結果是被朝廷召進京城面陳攻台方略。
  施琅進京之後,又上了一道《盡陳所見疏》,詳述武力統一台灣的方略。他提出「因剿寓撫」的策略, 即撫與剿並用,但側重點在於剿,以剿促撫。剿撫都須根據具體情況,敵順則撫,敵逆則剿,既然朝廷三番五次招撫無效,就應以武力征剿,以強大軍事壓力迫使鄭經就撫。十分可惜,此時正值鰲拜輔政,竟將施琅奏章擱置一旁,非但不理,反而解除他的兵權,留在京師,授內大臣職,實際上是閒散供養。福建水師多是鄭成功舊部,均調往外省墾荒,並將戰船悉數焚燒,攻台計劃盡遭破壞。由此可見,鰲拜擅權多行謬政。
  裁撤福建水師之後,朝廷繼續對台灣進行招撫。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逮治鰲拜之後,命刑部尚書明珠、兵部侍郎蔡毓榮去福建,與靖藩耿繼茂、總督祖澤沛在泉州府商討招撫台灣之策。然後派太常寺卿慕天顏,都督僉事季全,帶了詔書去台灣。慕天顏、季全往返台灣,兩次都不能與鄭經達成一致,只好返回京師覆命。
  在平定吳三桂之亂的戰爭期間,鄭經配合吳三桂,反攻大陸,佔領了福建和廣東很多州縣,康熙帝倣傚當年秦始皇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派兵鎮壓福建、廣州的耿精忠,對鄭經則一如既往,堅持招撫政策。而耿精忠再次降清之後,又與福建總督郎廷相一齊將鄭經趕下海去。鄭經退守廈門,清朝水師尚未恢復,對他無可奈何。和碩康親王傑書修書一封,派人往廈門招撫,鄭經仍然堅持「不剃髮」原則,回答得十分慷慨悲壯: 「何必裂冠毀冕,然後為識時務之俊傑哉?」民族感情異常強烈。康王大怒,下令造船,準備進剿廈門,然而談何容易。進剿不成,雙方又開始了談判,仍無結果。清朝雖然屢次招撫鄭經不成,但招撫鄭經部下軍民卻大見成效。這幾年,不斷有台灣軍民從台、澎等地投奔大陸。新任總督姚啟聖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姚啟聖,字熙之,一字憂庵,原為浙江會稽人,後隨族人籍隸漢軍鑲紅旗。康熙二年中舉,授廣東香山知縣,不久因事革職。平定吳三桂之亂期間,他投效康王帳下,屢獻奇謀,很得康王賞識,由代理知縣累升至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鄭經騷擾福建,派悍將劉國軒登陸,連敗清軍,進圍海澄。福建總督郎廷相,提督段應舉束手無策,被朝廷革職。由康王舉薦,姚啟聖升任福建總督,又撤換了其他幾位重要官員。
  姚啟聖採用黃道人的建議,在漳州設修來館,大力招撫鄭經手下官兵,高官厚祿,收買人心,同時將招撫情況公佈於眾,並不限制投誠官兵往來。有人領了賞銀又回到海上,因此消息四處傳播,引起鄭軍矛盾重重,相互猜疑。結果,鄭經五鎮大將各率所部官兵來降,到第二年,投誠官兵已達13萬人。康熙帝對於姚啟聖的招降工作十分滿意,親降璽書褒獎,高興地對大臣們說: 「閩督今得人,賊且平矣!」授予姚啟聖兵部尚書銜,對黃道人也大加讚賞,優敘黃道人軍功,特旨以僉事道任用,後授為直隸霸昌道。
  黃道人,名性震,福建漳浦人,原在鄭成功手下任百夫長,鄭成功死後,黃潛回老家,出家為道人,以避亂世。自姚啟聖任總督以後,社會日趨安定。他極贊成姚啟聖的寬大政策,於是出山來助姚啟聖平定台灣。後來,他任湖南布政使時,正值夏逢龍叛亂,朝議出兵,康熙帝很有把握和預見地說: 「湖南有黃性震在,他能佐平數十年的海患,何愁不能平定這個跳梁鼠輩?」可見康熙帝對他的器重,果然他很快就平定了夏逢龍的叛亂。
  為了進剿台灣,康熙十八年(1779),恢復福建水師,調湖廣岳州水師總兵萬正色為提督,將江南戰艦百艘,14000水師調往福建,撥西洋大炮20門給福建水師。
  萬正色,字中庵,福建晉江人,原也是鄭成功部將,投降後因懼怕被追究,曾改姓黃。他善使大刀,勇猛無敵,號稱「黃大刀」。平定吳三桂之亂有功,升參將,才改回本姓。萬正色僅用了一年便收復了廈門、金門、銅山,受到朝廷嘉獎。
  平定吳三桂之亂以後,姚啟聖上書請求滿洲兵撤出福建。當滿洲兵撤出福建時,企圖將搶掠的百姓(主要為婦女)裹脅北上,姚啟聖再三懇求康王傑書制止這種行為,得到了康王的同意。康王下令: 敢有私攜良民同行者斬!他又不惜重金將百姓贖回,「使閩人出湯火之厄」,一時閩人爭說「姚公活我」。這是姚啟聖最值得人稱道之處,但在官場中卻未必有人會稱讚他拯救了兩萬百姓。常有人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康熙帝對他也就有了偏見。
  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鄭經病逝,姚啟聖收到台灣密報,立即上疏朝廷,建議趁機攻取台灣。康熙帝召集大學士會議,商議攻剿台灣方略。許多人不贊成以武力攻取台灣,認為海上風濤莫測,沒有把握。福建最高軍事長官鑲黃旗滿洲都統寧海將軍喇哈達,也是反對者之一,連萬正色也上奏說: 「台灣斷不可取。」
  贊成以武力攻取台灣的有內閣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和福建巡撫吳興祚等人。李光地是福建安溪人,這些人代表了閩浙沿海地方利益集團。反映了沿海地區人民要求安居樂業的迫切心情。台灣問題最終仍需武力解決,台灣不剿平,東南沿海就不能安定。有人認為,李光地看出康熙帝已決意取台灣,所以逢迎皇上。自古以來「逢迎」都是大臣邀寵的手段,李光地似乎不是這種人,因為康熙帝並不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暴君。
  李光地與施琅有過多次交往,對他的才能有深刻的瞭解,當康熙帝詢問他福建水師提督人選時,他舉薦施琅,「若論才略,實無其比」,「海上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則先奪敵士氣」。大學士李霨又推薦施琅。姚啟聖更是一再上疏保舉施琅擔任此職。反對武力征剿的大臣們不同意起用施琅,理由是施琅的兒子和侄子都在台灣,施琅一旦去海上,必然叛變。 姚啟聖通過派往台灣的密探,得知一年以前施琅的子侄兩家已經被鄭經滿門抄斬。如此看來,施琅就與鄭氏有血海深仇,從而解除了對施琅的懷疑。既然萬正色反對攻台,正好由施琅替換,重新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施琅13年前所上《盡陳所見疏》,受到鰲拜的輕視,現在得到了康熙帝的重視。13年前所以不可行,是因為施琅可疑,他的兒子、侄子都在台灣,他本人又是降將,因此他提出的平台方略也就不予考慮。許多事情,可行與不可行,並不在於事情本身是否具有充分的理由,而在於此事由誰提出和由誰來做。康熙帝召施琅於內廷問計,施琅說: 「如今卜測天時,揆度人事,鄭氏氣勢決不能再延。」然後詳細分析了雙方的情況,以及他的用兵之法。康熙帝很是讚賞。
  施琅請求給予他專征之權,總督和巡撫只負責後勤給養,不必干預軍務,可是朝廷不允。他知道自己仍受到朝廷的懷疑,萬一有人打小報告 ,自己還是不容易自我洗刷,他請求皇上派遣身邊的侍衛吳啟爵,隨自己一起去。他任內大臣十三年,深知侍衛與皇帝關係密切,受皇帝信任,可以保護自己,但是兵部不同意這麼辦,認為如果皇帝的侍衛也發號施令,與當年派太監作監軍有什麼區別?如此必然貽誤軍機大事。康熙帝明白施琅的用意,就說: 「吳啟爵只是一個侍衛,留在京城有什麼用處?如果去福建,也可以通消息,就照施琅所請辦吧。」並特別設宴為他赴任餞行,以示信任。後來吳啟爵在關鍵時刻往來於福建與北京之間,反映前線戰況,溝通君臣的意見,還真起了不小的作用。看來,施琅確是明瞭君臣關係之奧秘。
  施琅與姚啟聖在利用風向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因此出師時間遲遲不定。康熙帝召集朝中大臣議事,都認為師期不宜屢變,應限期於夏至以後進取台灣。康熙帝十分開明,對於進兵日期並不作硬性規定,他說: 「此事關係重大,施琅身在地方,必然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作戰計劃。」施琅主張先打澎湖,因為據守澎湖的是鄭軍主力。他說: 「鄭軍以劉國軒最為驍勇,如果打敗劉國軒,台灣可不戰而下。」姚啟聖主張,他與施琅各率一支船隊,同時進取台、澎。這樣勢必分散兵力。姚啟聖雖然頗有才略,但是指揮打仗還是外行,有搶功之嫌。施琅反對兩路出擊,因為即使集中兵力也未必取勝,何況分散兵力,兩路出擊?而且這也是不必要的,他正確地估計到,打敗劉國軒,台灣可不戰而下。兩路同時進兵,萬一有一路打了敗仗,就會影響另一路,使整個戰役受挫,那時候,朝廷就要治他的罪了。施琅再上《決計功剿疏》,懇請皇上授以專征之權。他表示: 「如果皇上信任臣的愚忠,獨任臣討賊,令督撫二臣催辦糧餉接應,使臣整訓官兵,不限日期,只要風利可行,臣即督師勇進,一鼓蕩平台灣。如若失敗,請治臣之罪。」
  康熙帝又一次召集群臣商討。大學士明珠說: 「若以一人領兵進剿,可得行其志,兩人同往則未免彼此掣肘,諸多不便,所以不必命姚啟聖同往,著施琅一人進軍,似乎可行。」明珠是首輔大臣,於是眾臣們都表示贊成。康熙帝經過反覆考慮,認為大臣們的意見很好,就同意由施琅自行進剿。康熙帝能完全信任叛將施琅,可見他既善於識人,也能用人不疑。
  在用人問題上,姚啟聖、施琅也有分歧,施琅對被姚啟聖處罰過的藍理十分器重,而對姚啟聖賞識的朱天貴卻不打算使用。兵部不同意施琅重藍輕朱的意見。康熙帝認為兩人皆可用,特旨授二人官職。在後來的海戰中,藍、朱二人均英勇善戰,不負厚望。在征剿台灣的準備過程中,各方面意見常常對立,康熙帝能夠消除大臣們的偏見,審慎對待不同意見,不獨斷專行,也不優柔寡斷,又頗有知人之明。兩位大臣都能做到以大局為重,姚、施二人雖意見不合,但仍然相互合作。姚啟聖督辦糧餉,保證供給,前經姚啟聖所定武弁功罪條例,施琅則照例遵行。有分歧是正常的,求大同存小異,戰爭的領導者們齊心協力,是戰爭勝利的基本保證。
  康熙二十一年(1682),施琅會齊各路總兵,宣稱利用北風進攻台灣,然而卻遲遲不發兵,給台灣造成強大的精神壓力,姚啟聖趁台灣人心惶惶之時,再次派人前往招撫。在發兵之前,劉國軒忽然遣使議和,但是仍然堅持以前提出的不剃頭不登岸的條件不變,還是不承認不服從中央政府,這是雙方最後一次談判。
  康熙二十二年(1682)五月,康熙帝見招撫無效,下令進兵。經過兩次激戰,鄭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清軍也傷亡數千人,總兵朱天貴陣亡。劉國軒率殘兵敗將退回台灣,澎湖守軍隨即投降。康熙帝接到澎湖大捷的戰報,非常高興,立即命令將這個勝利消息,傳達給各級官員,並特派一名侍衛赴福建,慰問全部官兵。時恰逢中秋夜,皇上衣錦袍,登樓宴賞,看月宮景物,聞捷報大喜,即脫錦袍賜施琅。又自作一詩,寫一手卷,並賜之。
  台灣既平,論功行賞獨不及藍理,當時藍理死戰,身被七傷,大腸已流出,裹傷復戰。而敘功時,施琅卻將藍理名字刪去,因為藍理剛猛,不肯屈意事人,施琅忌恨他這一點,遂落其名。後來李光地在皇帝面前讚揚藍理,康熙帝乃接見藍理並親自查看他的傷口,既是關心藍理傷口是否痊癒,也是察臣工是否欺君,並手書「所向無敵」橫幅賜藍理。
  這時,姚啟聖主張,乘勝直搗台灣。有人主張應誅殺鄭軍殘餘,其子女沒入軍中為奴,以血前恨。黃性震密請保全之,使數萬人得以存活。施琅則表示,為國為民不必計較仇怨,只求鄭軍能不戰而降最好。他優待俘虜之後,將他們放回,令其規勸台灣軍民來降。被俘鄭軍感恩不盡,一時台灣軍民人心思歸。鄭軍主力既已大部覆沒,台灣已是囊中之物,就不必過於著急拿下台灣,其用意無非是少殺傷而多保全。中國人的哲學中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觀念,戰爭中的「人和」表現在哪裡?就是「網開一面」,不搞「斬盡殺絕」,消滅敵人不是戰爭的真正目的,只是手段,當可以不殺傷而達到目的時候,又何必再製造傷亡呢?武將不嗜殺,不邀功,才是真智慧,才是真將才。還有一點,那就是中國人的鄉土觀念也很強,姚啟聖是江浙人,對於福建人的傷亡不太介意,而施琅是福建人,戰場上拚死搏殺的雙方大多為福建人,施琅不忍見到家鄉子弟過多的死傷,所以力主招撫,能為家鄉父老做一些善事豈不更好?雖然,當初他是堅決主張以武力功剿台灣的。招撫不行當然要用武,可以招撫時,又何必用武呢?當時有人說,施琅回台灣「必報父仇」,施琅則明確表示「斷不報仇」。
  鄭氏集團打算再竄呂宋,重建國家,劉國軒極不贊成。這裡也有黃性震的功勞,他潛入台灣,施計離間劉國軒和鄭氏集團的關係,由於劉國軒兵權在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贊成,事情就辦不成。不得已,鄭克塽派出代表,到澎湖談判,又提出居留台灣不登岸的要求,被施琅當即拒絕。鄭克塽再派人攜降表赴澎湖呈繳,不再提居留台灣的條件。
  施琅將降表上報朝廷,康熙帝交議政大臣討論,大臣們認為可以接受,康熙帝也認為,為了防止其再竄外國,又生事端,還是撫之為善。 康熙帝派工部右侍郎蘇拜等前往福建,繼送對台灣投降人員頒發的赦詔。施琅前往鄭成功廟行告祭之禮。這是安定民心之舉,康熙帝南巡時也行祭明太祖朱元璋陵墓的儀式,都是為了安慰漢族人的民族感情。可見施琅不是一般的軍事家,他具有政治家的胸襟氣度,康熙帝任用施琅征台,可謂得人。
  統一台灣之後,放棄還是留守台灣,朝廷內部卻有了爭議。李光地等人主張放棄台灣。福建總督姚啟聖指出,台灣不僅要守,而且決不可拖延。施琅也堅決主張留守台灣,並親自到台灣做了一番考察,然後向皇帝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備述台灣的戰略價值和放棄之後的危害。侍郎蘇拜、御史趙士麟、大學士李蔚、王熙也都同意施琅留守台灣的意見。至此,康熙帝表明意見,台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
  康熙帝下詔設台灣府。姚啟聖推薦蔣毓英擔任第一任知府。蔣毓英在任內頗有政績,使台灣的經濟、文化得到發展,其政治地位更加重要。蔣毓英三年任滿,升按察副使,專門負責管理台灣府事,等於連任三年,他還主持了第一部《台灣府志》的起草工作。
  姚啟聖、施琅、蔣毓英等人,為台灣的統一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多年以後,康熙帝仍然念念不忘他們的功績。 而康熙帝的知人善任,從善如流,也是使他們能夠施展才能的一個重要條件。明君賢臣,共同以國事為重, 通力協作,上下同心,軍事和招撫手段並用,終使台灣回歸祖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先是平定「吳三桂之亂」,後是統一台灣。在這兩次戰爭中,康熙帝放手重用漢將,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康熙帝的開明大度真是清取天下的運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