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明朝打下蘇門答臘﹐控制印度洋海權﹐卻未能開啟海洋時代

明朝打下蘇門答臘﹐控制印度洋海權﹐卻未能開啟海洋時代

  由於遼、金壓迫北疆﹐西夏阻斷西域﹐自宋一代貿易開始轉向海外。下海!下海!使海域大開﹐塞翁失馬竟然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南渡後﹐宋高宗從海路逃向溫州﹐在江心嶼上望海潮﹐猛然開竅﹐發現市舶之利最厚﹐所以一到臨安﹐他便號召對外開放﹐以開拓海疆為發展戰略。宋高宗鼓勵海商打造海船﹐購置貨物到海外貿易﹐還在海岸線上﹐每隔30里建立一個燈塔導航系統﹐引導航行的海船﹐還請商人協助﹐組成了一支艦隊。這支艦隊﹐足以取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長期掌握的制海權。
  南宋時期﹐朝廷全力經營海洋﹐浙、閩、廣三市舶司收入已達兩百萬貫﹐佔了五分之一。南渡之初﹐宋高宗捉襟見肘﹐因為海外貿易﹐財政收入很快恢復。到了孝宗一朝﹐財政規模就全面超越北宋。從那時起﹐中國人就與阿拉伯人一道﹐控制了印度洋的海權。
  宋朝向海洋發展核心目標是「重商」﹐不知還有海權。明初﹐雖有太祖「片板不許入海」令﹐但朱棣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朱棣渴望海權﹐鄭和的龐大艦隊下西洋﹐亦貿亦戰。馮承鈞撰《中國南洋交通史》認為﹐明朝以前﹐稱南海、西南海者﹐至明朝時﹐改稱為東洋和西洋。婆羅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所以說「當時所謂之西洋﹐蓋指印度洋也」。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時﹐東洋幾乎就成了中國內海﹐西洋才是新世界。「下西洋」的起點﹐不是中國東南沿海﹐而是蘇門答臘島。蘇門答臘和爪哇以東﹐包括台灣和琉球﹐都屬於東洋﹐在中國海的範圍內。在此範圍內﹐鄭和可以廢立國王。
  鄭和七下西洋﹐打了兩仗﹐都打在蘇門答臘島上﹐因為下西洋的關鍵﹐就是控制這個島。如果以此為據點﹐進取西洋﹐這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真正的航海遠征軍﹐開闢中國歷史上的海權時代。遺憾的是﹐鄭和船隊到過紅海﹐未入地中海﹔沿非洲大陸東岸南下﹐未繞過好望角﹐奔向大西洋。
  朱棣、鄭和以後﹐皇家海權夢失落﹐民間海權夢方興。嘉靖時﹐閩人吳樸著《渡海方程》﹐主張在海外置都護府﹐開市舶司。從東洋到西洋﹐從南洋到北洋﹐八萬里水路﹐要設多少督護府?這樣的眼光﹐已超越海防﹐含有以海權立國的思想。以都護府和市舶司﹐將鄭和下西洋以來所賦予的「國家理由」﹐從軍事和貿易兩方面坐實。
  一國海權興衰﹐取決於該國的民間海洋力量。明清兩朝﹐如潮水般出海的閩人、遍佈南洋和西洋的華僑﹐他們是中國海權的最重要的力量。遺憾的是﹐明清兩朝的帝王們﹐從未賦予他們任何「國家理由」﹐反而把他們當作「天朝棄民」﹐國家亂黨﹐必欲置之死地。
  我們已經習慣把巨變歸咎於歐洲列強的入侵﹐歸咎於船炮和傳教士﹐鴉片和基督教。但仔細一想﹐就發現屠殺華僑﹐與明朝、清朝合作的西班牙人、荷蘭人﹐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只有利用了中國民間海洋力量的英國人﹐帶來了巨變。
  知道倭患是怎樣消除的嗎?是戚繼光、俞大猷等善剿﹐才使倭寇消失。實際上﹐明代軍事家鄭若論海防之策有二﹐一曰「御海洋」﹐一曰「固海岸」。戚、俞等人﹐未能御倭於海洋﹐未能拒倭於海岸﹐故引倭上岸﹐聚而殲焉。若以籌海論﹐戚、俞皆未入流﹐然以抗倭言﹐他們卻守住了國防的底線。如鄭若所言﹐以廣船、福船巡海﹐就能「御海洋」和「固海岸」﹐何以非要引倭上岸?如果是國家之間的戰爭﹐自然可以禦敵於國門。萬曆年間﹐明海軍與倭國在朝鮮決戰﹐就是一場典型的「御海洋」之戰﹐明海軍大獲全勝。
  如果交戰方的主體處於模糊狀態﹐「敵人」是被冠以「倭寇」之名的本國民間海洋力量﹐請問明軍如何「御海洋」和「固海岸」?後來﹐明朝招安了鄭氏海商軍事集團﹐使民間海洋力量﹐有了合法身份﹐這樣一來﹐「倭寇」消失了﹐連「海上馬車伕」荷蘭人都屈服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