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零歲娃3%有便秘 影響發育

零歲娃3%有便秘 影響發育

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小於一歲的幼兒有百分之三的比例有便秘的困擾,而一至二歲的幼童便秘的盛行率上升到百分之十;在台灣,學齡兒童整體盛行率為百分之三十三。戴季珊醫師表示,兒童慢性便秘的問題,常常造成親子之間的關係緊張,根據近來的研究,便秘的兒童在生長發育上也比排便順暢的孩子來的差。軟便藥的使用、飲食調整與行為治療的腸道再訓練是擺脫兒童便秘的不二法則。

功能性便秘有三個好發時期:幼兒期(六個月大至兩歲)、學齡前、國高中階段。幼兒期的便秘常發生在添加副食品之後,由於水分及纖維素攝取的減少,使得排便變得困難。學齡前的兒童容易因為挑食,降低了蔬菜水果及水分的攝取;而工商社會的改變,父母早晨倉促出門常常降低了對孩子排便的注意;另外,這個年齡的孩子,有可能對於家中以外的馬桶感到不習慣而有憋便的狀況,常常對於排便沒有耐心,稍微有解便就交差了事。國高中階段的孩子常因為升學壓力大、減少運動時間、長期坐姿、以及節省如廁時間來念書,造成便秘的問題。

便秘常造成肛裂疼痛甚至肛門出血,這樣的排便經驗使得孩子容易縮肛、夾緊屁股不敢排便,使得糞便在直腸累積,隨著時間過去而變乾、變硬、變粗就更不易排便,家長可能會在精神情緒上給予壓力,更甚者會被強迫排便或灌腸。因此,行為治療在治療慢性兒童便秘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狀況是三餐飯後蹲馬桶五至十分鐘,重點是培養孩子對於飯後就想排便的制約反射,而不是真的要求一定要排出糞便;若是白天沒有時間訓練,至少在晚餐飯後或睡前要進行這樣的行為治療,以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一般來說,使用軟便劑約三至六個月減少宿便的堆積,改善硬便與肛門疼痛的情況,減少孩童對於排便的心理恐懼,並減少縮肛不敢排便的狀況。而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及水份的攝取當然是解決慢性便秘不可或缺的,如何增加兒童的這類纖維素的接受度,關乎軟便劑使用時間的長短。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