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腸胃炎以細菌及病毒性最常見

腸胃炎以細菌及病毒性最常見

腸胃炎以細菌及病毒性最常見

秋冬之際是急性腸胃炎好發時節,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國內群聚腹瀉通報事件便會攀升,北市聯醫藥劑部藥師林映州表示,會引發急性腸胃炎的原因很多,一般常見的急性腸胃炎多為感染性急性腸胃炎,感染源可能是寄生蟲、原蟲、病毒或細菌,其中又以細菌性腸胃炎及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

引發細菌性腸胃炎的病菌,常見的有沙門氏菌、腸炎弧菌、彎曲桿菌、產志賀毒素性大腸桿菌等。病毒性腸胃炎則可能由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星狀病毒或腺病毒40或41型、沙波病毒等病毒所引起,其中又以諾羅病毒為大宗。一般民眾很難區分致病原因,醫療人員須憑藉病史、理學檢查及相關檢驗報告,才能做出判斷。因此民眾意識到發病症狀,及早就醫配合治療才是上策。

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腹瀉,一天可能會出現3次以上的水瀉或不成形糞便,可能同時伴有發燒、噁心、嘔吐、腹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一般來說,細菌性可能會拉出水狀、黏液狀糞便,甚至可能血便,此症狀在病毒性腸胃炎則較少見。

通常感染1至3天後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能持續1至10天,其病程長短取決於感染的病毒或病菌種類及個人免疫力,一般人只要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通常可完全復原,沒有後遺症;但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長期照護者,可能因連續腹瀉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在嚴重脫水情況,可能有危及生命的風險,需特別注意。

急性腸胃炎如果不是太嚴重,通常以支持性療法治療,也就是透過觀察及症狀控制處理,讓病人自體免疫力戰勝疾病,自然康復,但在有嚴重腹痛、持續嘔吐、嚴重脫水、6至8小時無法排尿、血便、意識不清、無法進食喝水等緊急狀況,提醒民眾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