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女性肺癌發生率 首度超過大腸癌

女性肺癌發生率 首度超過大腸癌

女性肺癌發生率 首度超過大腸癌

在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前三名為大腸癌、肺癌、肝癌;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前三名為乳癌、肺癌、大腸癌,其中女性肺癌的發生率首度超過大腸癌。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1779人,107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1.3人,較106年增加5.6人,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6年相較肺癌與肝癌序位互換,膀胱癌下降至第11位,106年位居10、11名之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前移1個名次。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4352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4.7人,較106年增加3.7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6年相比較,肺癌和大腸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106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男性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的10-15倍;比較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8倍與14.8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

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男性呈上下震盪趨勢,危險因子:嚼檳榔、吸菸、喝酒,早期(0-1期)存活率達8成。

檳榔健康危害防制執行成效,30-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透過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於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以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研究也發現定期篩檢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

乳癌標準化發生率近年呈上升趨勢,標準化死亡率持平。危險因子:老化、基因變異(BRCA1和BR-CA2遺傳基因)、生育因子(初經早或停經晚、晚生、未哺乳)、家族史、有異常或良性乳房疾病、乳房較緻密、輻射線的曝露、缺乏運動、肥胖、服用荷爾蒙、酗酒。

發現乳癌時的期別分布:0期占15.3%、1期占31.7%、2期占33.5%、3期占12.6%、4期占6.9%;早期(0-2期)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4期五年存活率約3成另,甲狀腺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女性為多數,但男性惡性機會較大。危險因子有:碘攝取不足、輻射曝露、遺傳、家族史、肥胖。五年存活率達98%。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