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不舒服又查不出原因 恐患老年憂鬱症

不舒服又查不出原因 恐患老年憂鬱症

不舒服又查不出原因 恐患老年憂鬱症

劉育嘉表示,一般憂鬱症患者會表現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食慾不振、失眠等,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念頭與企圖。但老年憂鬱症患者有時反而不會表達自己情緒低落,而是抱怨身體不適,如頭暈、胸悶、心悸、疼痛等,可能花很多的時間做各種的檢查,卻找不出病因,除了患者感到心灰意冷外,也讓家屬誤認患者是想博得關注,因而延誤治療,造成家人關係惡化。即使像陳女士退休後積極安排活動,仍可能因本身慢性病,以及老化引起生理功能退化與對死亡的焦慮,對於有完美主義特質的人會形成一種壓力,尤其女性好發比例比男性高。

疾病和心理社會因素都會誘發老年憂鬱症,如腦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慢性疼痛、視聽障礙、行動不便等身體疾病。而部分降血壓藥物、類固醇、鴉片類止痛藥也可能引起憂鬱症。另外,工作不如意或退休、親朋好友過世、婚姻不協調、經濟困難、子女獨立離家生活等因素也會誘發老年憂鬱症。

治療方式可分成心理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透過瞭解其心理社會因素,藉由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家族治療等方式,協助處理患者的負面想法與家庭功能失衡的問題。藥物治療主要以抗憂鬱劑為主,短期使用安眠鎮靜藥物為輔。憂鬱情緒需要服用抗憂鬱劑至少兩至四週才漸有療效,此時家人的陪伴與督促服藥就格外重要,若對藥物有任何問題,要與醫師討論,切勿隨意停藥。

劉育嘉醫師建議,養成規律的有氧運動習慣,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戒菸與戒酒,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風險,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培養宗教信仰,多與人接觸如參與志工服務,都能預防老年憂鬱症的發生與復發。當長輩出現求醫增加、不遵照醫囑服藥、生活功能減損、社交退縮、認知功能退化時,建議至身心科接受評估,及早發現與治療可恢復原本功能,也能夠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