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13p)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13p)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許多重訓愛好者常會出現肩膀疼痛,其中肩「夾擠」是常見的原因。重訓中的課表安排不當、強度太強、或進階太快、訓練姿勢不正確等,都可能引發相關問題。

近來重訓正夯,但訓練姿勢不正確,可能導致肩膀痠痛,引起肌肉的疲勞疼痛、甚至損傷或發炎。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表示,許多重訓愛好者常會出現肩膀疼痛,其中肩「夾擠」是常見的原因。重訓中的課表安排不當、強度太強、或進階太快、訓練姿勢不正確等,都可能引發相關問題。

不同類型的肩夾擠 分為外肩及內肩
林杏青表示,肩夾擠有不同的機制,依照成因不同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肩夾擠;原發性肩夾擠是直接摩擦導致的肩夾擠,旋轉肌和肩峰下滑囊因為動作反覆摩擦擠壓,引起滑囊及肌腱發炎;次發性肩夾擠又可因為位置的不同分為「外肩夾擠」、「內肩夾擠」。


▲圖:「練健康」健身房協助製作

常見引起外肩夾擠的不良姿勢
以下由物理治療師李冠頡示範訓練中常見引起外肩夾擠的不良姿勢,尤其在發生後的急性期應該避免:

1.肩關節過度外轉、水平外展

-側舉(Lateral raise)

錯誤的側舉:肩膀內旋越多,在側舉到外展肩關節90度時,越容易造成夾擠。



-伏地挺身(Push up)

正確的伏地挺身:手掌在軀幹正下方支撐,下降過程較容易使肩關節向後伸直撐起身體,避免產生過度水平外展。

錯誤的伏地挺身:手掌在身體兩側外開,軀幹在下降過程中低於手肘高度,手肘又比肩關節更前面,容易造成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



2.肩膀過度曲屈(Hyperflexion)

-下拉 (Pullover)

此動作肩膀過度曲屈,容易以發夾擠;由於訓練目標肌群為肱三頭肌、擴背肌,若會引發症狀,可以嘗試以引體向上做為替代訓練方式,並盡量用擴背肌為主要發力肌群。

-引體向上(Pull ups)

正確的引體向上:手肘位於頸部前方,避免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外轉。

錯誤的引體向上:手肘位於頸部後方,容易造成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外轉,造成肩夾擠。



次發性肩夾擠的成因 
如果因為肩膀前側相對不穩定導致肩關節活動無法在適當的位置上,旋轉肌在動作時就必須更用力穩定,導致旋轉肌疲勞疼痛、肌腱不等程度的損傷和發炎。最常伴隨的不穩定常是肩關節前側的區域,因為過度肩外旋、外展、水平外展的動作產生。可能發生在肩峰下滑囊的位置形成外肩夾擠,或是在棘上肌與棘下肌肌腱緊貼肩唇瓣(包覆關節的軟骨)的位置產生內肩夾擠。次發性的外肩夾擠與內肩夾擠分別容易造成肩關節前後側的疼痛。

常見引起次發性肩夾擠的動作 
以下是訓練中常見引起次發性肩夾擠的動作,建議急性期避免:

-肩推(Shoulder press)

正確的肩推:肩關節水平內收30度(手肘要在軀幹前方),避免肩外旋同時又水平外展過度。

錯誤的肩推:肩外旋同時又水平外展過度(手肘在軀幹後側)。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下篇)


因疫情緣故,有許多人選擇在家自主重訓,在沒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更要小心運動傷害的造成。繼上篇介紹肩夾擠的分類、以及應該避免的高危險動作後,此篇繼續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以及物理治療師李冠頡,進一步介紹肩夾擠的診斷治療與後續訓練動作。

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上健身房重訓已成為許多重訓愛好者的日常。不過,因疫情緣故,也有許多人選擇在家自主重訓,在沒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更要小心運動傷害的造成。繼上篇介紹肩夾擠的分類、以及應該避免的高危險動作後,此篇繼續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以及物理治療師李冠頡,進一步介紹肩夾擠的診斷治療與後續訓練動作。

超音波診斷 再搭配藥物、儀器等治療
關於肩夾擠的診斷,林杏青表示,除了少數狀況需要以X光排除骨傷害,肩夾擠問題絕大多數不需要X光檢查。復健科醫師可以用超音波檢查相關的肌腱傷害、滑囊是否腫脹發炎,並在動態影像下檢查肌腱是否有活動不良的情形。至於肩夾擠的治療,除了靠藥物和復健儀器、注射治療、徒手治療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動作上的問題,在急性期避免相對危險的動作,以免傷害反覆發生,透過退階練習(降低技巧性與運動強度、反覆次數)逐漸重新建立動作控制的能力與練習肌力,再進階練習。

肩夾擠可能的動作控制障礙
肩關節外展或屈曲過程中,肩胛需要穩定上旋轉、外展、後傾斜、穩定貼合胸廓後缘,若動態過程不穩定,或是使用內收下轉肌群或前傾肌群代償,較有可能造成肩胛下空間不足,造成夾擠現象或特定肌群使用過度。林杏青指出,訓練盂肱關節前要先確認肩胛靜態、動態穩定,而穩定來源來自前鋸肌和下斜方肌,可以先單一訓練此二肌肉力量和耐力,再以功能性訓練,確保日常生活能正確使用對的控制模式。

肩夾擠時的訓練動作
-划船後拉(Rows):手拉彈性帶,以背肌力量將肩胛骨向脊椎夾肩胛骨內收,帶動手臂向身體後方拉彈性帶,過程中保持手肘靠向軀幹,拉完後慢速放回彈性帶。



-直立上提(Upright row):以手和膝蓋支撐在凳子上,單手拿啞鈴以背肌力量將肩胛骨向脊椎夾(肩胛骨內收),帶動手臂向身體後方提起啞鈴,過程中保持手肘靠向軀幹,後慢速放下啞鈴。



-上臂前撐(Push up plus):身體軀幹打直,向前斜靠在牆壁上,雙手打直支撐身體重量,手盡量往牆壁方向推,反作用力下,會將身體像後推動些許幅度,維持此姿勢15秒,以牆壁做閉鎖鍊;再進階對地板做閉鎖鍊訓練,身體軀幹打直,雙手打直支撐身體重量,雙手盡量往地面推,反作用力下,會將身體向上推動些許幅度,維持此姿勢15秒。



-以彈性帶做開放鍊訓練:雙手打直盡量向天空延伸拉動彈性帶,維持15秒。



-下斜方肌訓練:手臂從耳朵旁外開45度、大拇指朝向天空以做出肩關節外旋轉

以下斜方肌啟動,帶出肩胛骨上旋轉、內收動作,以抬起手臂超過軀幹。



-內轉肌群訓練:肩胛平面範圍內(肩關節維持水平內收30度),屈曲90度,手肘位置固定不動,做出肩關節前旋轉拉動彈性帶(招財貓動作)。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