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古代歐洲人對中國絲和瓷的喜愛

古代歐洲人對中國絲和瓷的喜愛

  從宋朝起﹐中國生產的青花瓷就已達到晶瑩溫潤的境界﹐明清青花瓷更是輕薄如蛋殼﹐彩繪精工﹐遠銷海外﹐被歐洲人視為「白金」。
  人類是由野蠻進入文明的﹐文明程度如何、水平多高、有無保障﹐日用品的品種、質量、數量是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吃什麼、怎麼吃﹔穿什麼、怎麼織﹔日用器皿是什麼、怎麼制﹐都很有講究﹐每一項都是一部「文明小史」。
  就穿而言﹐我們的祖先﹐是從圍樹葉遮羞、披獸皮御寒、戴貝殼串為飾品開始的。用樹葉、獸皮做原材料﹐就得學會「縫」和「編」﹐後來又懂得了用葛籐、苧麻的皮﹐浸泡去脂之後﹐取它的纖維加工成「衣」﹐於是有了「葛布」「麻布」﹐這又學會了「編」與「織」。中國甲骨文、金文中就有組織、編纂、經緯這類詞彙﹐說明此業起步較早﹐而「經」更為關鍵如最重要的著作稱「經典」﹐最注重的財務往來活動稱「經濟」。直到元明之際﹐從南亞與東南亞成功地引種了草棉﹐於是開始用棉花的纖維織布製衣﹐這就開發了「紡」和「績」的技術。由編織到紡織﹐是一大進步。
  我們的老祖宗不以「布衣」為滿足﹐竟然想到把一種又嬌嫩又弱小的小蟲馴化為「蠶」﹐讓它吐出「絲」來﹐拿這「絲」來做衣服﹐居然結實、輕巧又華貴。中國人又花費心思讓它更美﹐「錦上添花」﹐又發明了養蠶、繅絲、織染、印花、刺繡的成套工藝﹐而且從黃帝時代就開始了。養蠶繅絲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的﹐否則黃帝就不能「垂衣裳而天下治」了。黃帝穿的是寬袍大袖的絲綢﹐那「衣」是「垂」在身上的﹔而且是「上衣下裳」的「套裝」。中國人一走出野蠻﹐就穿上了絲綢﹐加上珠玉寶劍的佩飾﹐更是英俊威武了。
  於是帝王將相、神佛仙人﹐全都用絲織品來包裝自己了。你去看﹐凡流傳至今的中國最古老的人物畫﹐神仙畫﹐仕女畫﹐都有華麗包裝﹐而且講究衣紋繪製的「水線」﹐要飄逸瀟灑﹔包裝後﹐還要透出身材的曲線美來﹐既美麗又文明。如此這般﹐當絲綢傳到歐洲時﹐他們能不驚訝喜歡嗎﹖
  順便說一句﹕中國先民是很懂得知識產權保護的﹐養蠶繅絲技術絕不許外傳。連漢唐皇帝女兒外嫁﹐搞和親外交去﹐也不許私帶蠶種。絲綢之路上﹐絲綢制的成品、半成品堆積如山﹐就是沒有蠶。
  「瓷」器的「瓷」﹐原也可以寫成「磁」﹐都是「形聲字」。從「石」﹐是說它的硬度、外觀﹐具有「石」的特徵﹔從「瓦」﹐是就它的成形工藝而言的﹐瓷器的祖宗是瓦器﹕先民把土與水二要素結合成泥﹐包到一個圓柱體上﹐做成坯﹐放到火中去燒﹐火候到了﹐它會變得堅如石﹐剖成兩份或四份﹐就有了筒瓦或片瓦。坯形呈圓柱狀的﹐可以作出不同的瓦質容器來﹐比如瓶(缾)﹐用於從井底提水﹔缶﹐用來煮飯﹔甕﹐用來裝水裝糧食。後來發現瓦器不結實﹐不漂亮﹐還滲水﹐於是上釉﹐就有了「陶器」。陶字從「缶」﹐凡「缸」「罐」「罄」都從「缶」﹐連「缺口」的「缺」也從「缶」。傳說舜的氏族就精於制陶﹐所以叫「陶唐氏」﹔而大唐時代製成的陶器也很精美﹐著名的「唐三彩」就是﹐不過它被形式化了﹐觀賞功能大於實用功能。制陶的技藝再提高一步﹐原料再講究一點﹐就形成了「瓷器」。瓷器是瓦器、陶器的升級版。北京南城有個地名「磁器口」﹐在護城河內﹔護城河外從「劉家窯」「潘家窯」(今易名為潘家園)直到「大北窯」﹐沿線都是生產窯品的。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用瓷器去盛飯菜﹐與用竹節或榆木鏇成的木碗去盛飯菜﹐或者乾脆用手抓飯﹐用闊葉子包飯﹐哪樣更文明呢﹖很明顯﹐瓷器是最佳選擇。
  元代來訪的馬可·波羅返回歐洲家鄉後﹐說中國人會把泥巴作成晶瑩剔透、溫潤如玉的杯盤碗盞﹐而且能畫上精美的圖飾﹐人們都以為他是在編「天方夜譚」﹐可是當他們真的看到並使用瓷器時﹐則嘆服不已﹐如癡如醉。從宋朝起﹐中國生產的青花瓷就已達到晶瑩溫潤的境界﹐明清青花瓷更是輕薄如蛋殼﹐彩繪精工﹐遠銷海外﹐被歐洲人視為「白金」。
  當年﹐歐洲各國的王室之間﹐都在爭豪斗富﹐當時中國瓷器風行歐陸﹐他們競相利用宮廷的豪華來博取外交上的聲譽﹐宮廷日用和宮廷佈置都以擁有瓷器為無上光榮﹐於是便以賽過黃金的價格大批收買中國瓷器﹐一件1.2尺的青花五彩盤就值上萬錢。他們很驚奇中國人如何把泥土燒成了「白玉」。明清之際﹐為適應這種需要﹐中國政府還特地組織專門力量燒製高檔「外銷瓷」﹐裝船運往歐洲。僅瑞典王室於1731~1789年間﹐大量進口中國絲、茶與瓷器﹐光是瓷器一項就達5000萬件﹐可謂「罄其國庫以購瓷」了。
  1740年﹐有一艘中國貨船滿載絲茶瓷器﹐經一年零四個月到達北歐﹐不幸沉沒於瑞典哥德堡外海100公里處。後被打撈出來﹐瑞典皇家為此專門成立了「沉船博物館」﹐把精美瓷器陳列出來﹐至今仍在供人參觀。乾隆時還特為歐洲人定制大批量瓷器﹐並聘請來華歐洲人設計其裝飾圖案。這批歐洲風味的中國瓷﹐現在在歐洲相關博物館中還能看到。後來德國國王因國庫緊張﹐便決定由本國燒製﹐但一時掌握不了配方與火候﹐在很長時期內﹐燒不出中國式的瓷器來。後來﹐有位荷蘭籍人終於仿製成功﹐於是得以普及。這一切﹐無不說明中國文化從物質層面上對歐洲人的生活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同時也從精神層面上改變了歐洲人的藝術觀﹐盛行一時的洛可可藝術即得益於它﹐它生動、優美、自然、傳神﹐易於引發人們的奇思妙想和藝術幻覺。
  歐洲王室爭相購瓷斗富﹐以至於乾隆皇帝要親自組織專門人才、由他直接指揮為「外銷粉彩瓷」特別製作西方人喜歡的款式與圖案。歐洲各大著名博物館﹐每家都有一批「鎮館瓷器」﹐那多半是明清時特製的外銷品﹐是他們高價收購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