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五線譜由彩色變身黑白用時將近4個世紀

五線譜由彩色變身黑白用時將近4個世紀

  與如今的黑白世界不同﹐五線譜在繁衍過程中曾是多彩的。那麼﹐「踏著五彩祥雲」而來的五線譜﹐又是如何回歸黑白世界呢﹖
  《藍色多瑙河》作者小約翰·施特勞斯﹐他曾將五線譜寫在襯衣上。法國南部城市蒙彼利埃舉辦過一場特殊的音樂表演﹐18隻鳥兒在一把吉普森電吉他上合奏出美妙的樂章。隨著鋼琴走入越來越多的家庭﹐五線譜在普通大眾中從「臉熟」變為「爆紅」。因為鋼琴教學中﹐全世界普遍使用的都是五線譜記譜法﹐也只有五線譜能完整地表現出樂譜。
  最早期的人類音樂信息﹐只能通過口傳心授才能代代留存。在近現代高科技聲音載體出現前﹐記錄和存儲音樂只有記譜法一種。現今最為人們熟知的五線譜﹐忠實地將曲作者的創作意圖、創作成果「書寫」出來﹐稱得上是人類音樂文明創造的奇觀﹐也是音樂語言產生和發展的縮影。
  五線譜的最早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音樂在古希臘知識領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古希臘人使用過兩種記譜法﹐都用字母或類似字母作為符號﹐一種用來記錄聲樂旋律﹐另一種記錄器樂旋律﹐聲樂記譜法大約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末的艾奧尼亞語﹐器樂記譜法可能更早。現存於維也納國立圖書館內﹐寫在被稱作帕皮魯斯的植物製品上的樂譜﹐據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譜﹐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
  也有研究顯示﹐在1918年發現的一座距離開羅西南100英里的城市﹐奧克西林庫斯的一處古代廢墟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公元前3世紀晚期留存下來的音樂書面記錄﹐一首寫在莎草紙上的讚美詩片段。在那個音樂通常由口頭傳播的年代﹐即便是潦草地書寫在莎草紙上的私用殘存物﹐也是極其罕見的。這也是在基督教誕生的前400年裡﹐唯一留存下來的音樂記錄。在這首讚美詩的上方﹐由一些字母排列或簡單的輔助線條符號﹐來記錄音高與音值﹐這也是最早的樂譜格式的典型特徵。它有八個不同的音符﹐跨越了八度音程﹐這些排成一條直線的字母﹐每個音符對應一個音階﹐以及長短格和短長格的音階組合﹔音符上水平的筆畫和單獨的小點﹐則提示了演唱時哪些字句該如何加以強調。
  此外﹐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的一位學者也曾於1985年發表文章﹐論証了在源於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板上發現了最早的音樂記譜法。作為五線譜記譜法的前身紐姆記譜法大約出現在公元8世紀。「紐姆」一詞源自希臘語﹐意為「符號」﹐是用繪圖的形式表示音樂的一種方法。從8世紀開始﹐為了使那些不常用的聖歌不致因間隔太久而被遺忘﹐抄寫聖歌的僧侶們就在歌詞的上方添加一些與語言重音或標點相似的符號﹐簡明扼要地指明聖歌旋律的上下走向﹐這種符號被稱之為「紐姆譜」。
  初期的紐姆記譜法﹐僅限於指示出聖歌曲調的方向﹐無法標注出音高位置和音符長短。後來有人創造性地使用一根直線﹐將紐姆譜標注到這根直線的上下方﹐把這根直線定義為F﹐於是﹐出現了五線譜的始祖線譜。
  在9世紀中葉﹐用紐姆符號抄寫的完整聖歌旋律出現。在記譜法的發展過程中﹐有的地方開始按照音程的大小來排列紐姆符號之間的上下空間距離。並且﹐逐漸形成了指明旋律音高和音程結構的紐姆記譜法﹐其中有些符號可以表明單一音符或者是一組音符﹐幫助人們完整地記錄音樂旋律。後來這種紐姆譜又逐漸發展到兩線譜和三線譜。
  在11世紀﹐意大利阿雷佐的一個叫圭多·達萊佐的樂僧將紐姆譜線加到四根﹐規定音高為d、f、a、c﹐音域為八度左右﹐通過譜號或顏色來表示不同的音高﹐紅線代表F音﹐黃線或綠線代表C音﹐使音高記寫更為準確﹐這種樂譜被稱為「四線譜」﹐它們後來成為五線譜中高音和低音譜號的起源。此後由於演奏的需要﹐紐姆譜相繼又出現了六線譜、七線譜﹐甚至十一線譜。為紀念五線譜的發明與誕生﹐人們把圭多·達萊佐稱為「五線譜之父」。
  那麼﹐「踏著五彩祥雲」而來的五線譜﹐又是如何回歸黑白世界呢﹖
  越來越多的作曲家不約而同地參與到更為精準的音樂記譜探索中﹐到了13世紀﹐四線樂譜採用全部黑色線﹐只是在線的前端寫上一個拉丁字母﹐以表示這段記譜的絕對音高。這種方式在當時的歐洲漸漸普及。但遺憾的是仍無法顯示明確的節奏。特別是多聲部旋律越來越複雜﹐人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精確描述每個音的長短﹐這時德國科隆一位名叫佛蘭克的修士﹐在他所著的《定理歌曲藝術》一書中﹐首創了以「黑音符」的不同長度。這種用音符、休止符和記號嚴格規定音長短的記譜法﹐是對紐姆譜的補充和豐富﹐堪稱線譜發展中里程碑式的改良。
  15世紀時﹐黑色音符的風潮退去﹐音符種類增加﹐出現了用空心音符來代表音值﹐也就是俗稱的「白音符」。線譜發展到這一時期﹐已基本能記錄音高的位置和音的長短﹐符頭也變成了圓形。為改變樂譜譜線過多過複雜的局面﹐歐洲各國後來又將紐姆譜統一為五條線﹐過高或過低的音用加線來表示﹐使音高的記寫更趨完善。17世紀起﹐在紐姆譜和定量記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五線譜趨於完善﹐逐步定型並一直沿用至今。
  經過幾個世紀的「磨煉」﹐五線譜逐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確。作曲家可以據此更為精細地標記音量、速度和音色變化﹐可以說能得以「事無鉅細地呈現」。過於精準的音樂「語言」後來又被一些人認為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細緻入微地傳達作曲家們的創作意圖﹐但擠壓了演奏者即興發揮的空間﹐這讓音樂演奏者大呼「不過癮」。於是﹐記譜法又發生了方向上的轉變﹐音樂的最終解讀權被交還到表演者手中﹐表演者不再拘泥於「精準呈現」﹐而是大膽釋放個性﹐這使得每一次演奏都變得獨一無二。
  至此﹐音樂記譜法歷經上千年的發展﹐從最初作為備忘錄的概要﹐到能幫助演奏者精確地重複演出﹐兜了一個大圈後﹐又回歸到原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