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過端午吃粽點 營養滿分不發胖

過端午吃粽點 營養滿分不發胖

過端午吃粽點 營養滿分不發胖

粽子是端午節大家第一個常想到的食物之一,而粽子種類其實又分很多種,光是在台灣常見就有北部粽、南部粽、鹼粽、粿粽、豆沙粽等等,健美冠軍營養師DGI黃威杰就指出,每顆粽子以熱量的角度估算,從二百大卡~六百大卡都有,舉例來說,光一顆北部粽,就需要快走四到五小時,才能將熱量消耗掉。

然而,一般民眾只知道粽子熱量高,但其實還有一個飲食地雷,那就是粽子的營養素比例,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當中,其實不盡然是熱量爆表的問題,更應該關注營養素的比例。黃威杰強調,大家常見的南部粽、北部粽裡面通常都有鹹蛋黃、五花肉、以及用油拌炒過後的米飯,這裡面將近五十%都是油脂提供的熱量,而另外五十%則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明顯不足,所以這邊可以簡單記得三個方向,讓你過端午的時候能夠吃到「粽」點,又能營養滿分不發胖唷。

一、取代正餐澱粉:一顆肉粽將近有二碗白飯的熱量,其中澱粉含量也較高,尤其糖尿病患者如果對於血糖控制有所要求的,建議每日一顆肉粽為限,如果當餐已經有攝取肉粽,建議其他餐可以適當的減少澱粉的攝取,這樣就能降低每日總熱量和澱粉的攝取量。

二、增加蔬菜份量:搭配蔬菜可以增加當餐的飽足感,提供足夠的纖維也能促進腸胃道消化功能,尤其是平常腸胃道消化功能較差的民眾,透過增加蔬菜的攝取,不僅能夠避免肉粽吃過量的問題,同時也讓飲食更加均衡。

三、改用低脂蛋白質:不管是南部粽還是北部粽,裡面都會包較為油膩的三層滷肉,如果是自己包粽子來吃,建議大家可以選用較少油花的部位做為食材使用,這樣不僅能大大降低過多飽和脂肪的攝取,也能補充優質的蛋白質,適量的優質蛋白質,對於體重控制和年長者的肌肉流失,都有一定的幫助。

在享受美食之餘,也要搭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的運動三三三,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至少每分鐘一三○下,相信今年的端午可以讓大家放「粽」不放縱。

端午節吃肉粽應景,有鑑於每年端午過後糖腎病友門診人數增加,新國民醫院一般內科醫師鄒居霖提醒民眾別讓腸胃不開心,連假期間注意安全飲食原則──吃飯七分飽,避免胃食道逆流,這是現代人越來越常見的疾病,臨床上,常見胸口灼熱、上腹痛、吞嚥困難、胸痛、咳嗽及聲音沙啞等。

鄒醫師指出,當食物組成為高油脂、高澱粉及刺激性食物,就會使得胃食道逆流症狀加重,因此,月餅等高熱量食物宜少量食用。此外,吃得太飽、太撐也會造成症狀加劇,連假期間建議聚餐就吃七分飽,少量多餐沒煩惱。

端午節吃粽也有小訣竅,肉粽是端午節必備應景美食,時常不自覺就吃掉一整粒,尤其北部粽大都以糯米與醬料油炒,再包入內餡蒸煮,熱量相較於以生糯米與醬料拌勻後,粽子用水煮熟的南部粽還高。也由於粽子的醣量和熱量高的關係,容易讓血糖波動起伏,因此糖友仍要測血糖,過節淺嘗即可切勿過量。

五穀米取代糯米、內餡包筍丁香菇、瘦肉或豆干取代五花肉;搭配一碗蔬菜,增加飽足感,並延緩血糖波動。一天最多一顆,並取代正餐,減少額外醬料使用。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